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求学宝志愿填报-新高考政策意味着哪些学科会变成“冷门学科”?

2024-11-18 19:55:12 | 好学网

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求学宝志愿填报-新高考政策意味着哪些学科会变成“冷门学科”?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求学宝志愿填报-新高考政策意味着哪些学科会变成“冷门学科”?

求学宝志愿填报-新高考政策意味着哪些学科会变成“冷门学科”?

新高考改革方案设计者的初衷确实是好的,但是由于没考虑全面而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第一是低估了老师家长考生的功利心。在目前的氛围里,老者消师家长考生在选择科目时,根本不以自己喜欢/擅长哪一兆罩科为依据,而是以如何多得分为标准。
按照新高考浙江地区来说,的确有放弃物理选其他的趋势。是因为大家普遍觉得物理是高中9科里面最难的科目。所以这不是喜爱不喜爱的原因,而是大家都选择比较简单的放弃难的。赋分制,完全由一个增加公平性的机制变成了一个制造不公平的机制。如果没有赋分制,就是比较原始分,那么选物理的考生还不至于这么少。现在由于赋分制,马太效应会越来越严重。
赋分制并不公平,基于不同科目学科难度而言,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选考符合条件的一门科目即可,很多高校专业甚至不限选考科目各选考科目难度不好把握,选考人数样本量各不相同,放在一起比较竞争就没有公平性可言。可以关注下志愿填报软件求学宝,有各地区的关于新高考的政策,资讯信息可以参考下,也可以直接在线咨询志愿专家询问高考的问题。哪几个学科会被大家讨厌啊........估计就数学
物理吧
,但是数学必考。
新高考情形下选择易得高分的对未来更有利。有时候哪怕很喜欢一门课也不一定首猜知要选为选考科目,毕竟兴趣不代表天赋。

求学宝志愿填报-新高考政策意味着哪些学科会变成“冷门学科”?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1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八个省(区)陆续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八省(区)明确于2022年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于2025年整体实施。 好学网

四川:取消文理分科,启动“3+1+2”模式

四川省教育厅6月27日在四川成都召开高考综合改革新闻通气会。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改革方案,四川“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四川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内蒙古:从2022年秋季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6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二是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三是深化统一高考考试招生改革;四是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到2025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新高考”后,普通高考考试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行“3+1+2”模式。与现行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不同,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一是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

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是“新高考”的一大亮点,旨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并为高校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陕西:“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根据陕西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方面,陕西省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3+1+2”模式,2025年进行整体实行。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在招生录取方面,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普通高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宁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导向

宁夏自2025年起,普通高等学校将依据考生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简称“两依据、一参考”。在考试科目方面,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

“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充分考虑宁夏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做好生涯规划、选择考试科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宁夏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成峰说。

在本次高考综合改革中,历史或物理按卷面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而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要实行等级赋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分别对应物理、历史两个类别,有6种组合、6个群体,每个群体之间再选科目不同、考试人数不同、各再选科目试题难易程度不同,所以这4门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宁夏教育考试院院长夏鑫告诉记者,之所以这么改,就是要解决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促进高中阶段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办学质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2

6月27日,多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据悉,全国第五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份(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此,有网友遗憾表示“这个政策好,可惜没赶上”。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改革此轮已是第五批。第一批和第二批采用“3+3”高考模式,即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和第四批皆为“3+1+2”模式,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3+1+2”模式?

“3+1+2”模式即:“3”指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3+1+2”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科“固定组合”考试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改变了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学生的模式,向“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转变。突破了单一高考录取路径,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如此改革之后将不再有文理科的区分,“3+1+2”模式下共有12种组合方式可供学生自主选择,文理交融,有利于考生扬长避短,增大考生的选择空间。

那选了不同科目但是考了同样的分数怎么办?宁夏教育考试院院长夏鑫表示,假设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的成绩排在全区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的成绩排在全区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地将他们的成绩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再选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转换成等级分,转换后考生再选科目成绩排序不变,解决了再选科目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如何录取?

在招生录取方面,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

“两依据”一是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

“一参考”是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考试招生的重要参考,在考试成绩相同时,高校可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综合素质评价是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和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日常动态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5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涵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13门科目。

考试按照教学进度,学完即考、随结随考,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不计入高考总成绩,合格者颁发高中毕业证书。选择性考试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成绩“合格”后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在高校招生录取环节,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文理分科,只有文综和理综2种固定的组合。实施“新高考”后,将按照考生选考物理组合、历史组合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同时,把原来的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一个批次,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这次改革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也是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成绩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量化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全省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成绩使用全省统一组织的文化基础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全省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与统一高考招生都是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去年12月印发了《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强调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学士学位证书格式一致,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此轮改革还明确,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社会人员的评价录取方式,完善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3

2022年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其中提到“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稳妥启动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最近,河南、陕西、四川等省区公布了改革方案。其中,取消文理分科、高考采取“3+1+2”模式成为特点。

“新高考”怎么考?

与传统文理分科有何不同?

“新高考”到底怎么考?按照《方案》,四川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考试安排方面,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选择考试科目在每年6月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新高考”后,考生的成绩构成方面,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分值均为100分,总分300分。等级转换计分方法另行制定。

那么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据介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择物理、化学、生物1种固定组合。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学生怎么“选”考试科目?

高校录取会有什么变化?

“新高考”来了,考生家长最关注的莫过于“1”与“2”这里面的科目怎么选。

按照《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科目中,分招生专业(或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类)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考生家长要时刻关注心仪院校专业的招生要求,及早开始进行生涯规划。

那今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方式、志愿设置会有什么变化?这里值得家长重点关注:

按照《方案》,从2025年起,高等学校将按物理科目类、历史科目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别录取。按“院校+专业组”,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提前批及特殊类型除外)。投档录取只分层次、不分批次,同一层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

在志愿设置上: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的组合方式,适当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满足考生志愿填报需求。考生志愿填报不分批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具体志愿数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设置等将另行公布。

录取方式。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除提前录取的批次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求学宝志愿填报-新高考政策意味着哪些学科会变成“冷门学科”?

高考填志愿什么时候改革的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填志愿什么时候改革的的相关内容。

平行志愿改革始于2008年,当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6省区实施试点。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能有效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随后,2009年,河北、吉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宁夏10省区加入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在全国推广。

2010年,广东高考首次采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标志着这一模式在更多地区落地。

2013年,山东省与黑龙江省也宣布采用平行志愿,进一步扩大了这一模式的影响力。

2014年,辽宁省加入平行志愿行列。

到了2015年,甘肃省与陕西省也加入平行志愿改革,这一模式继续在更多地区普及。

以上就是求学宝志愿填报-新高考政策意味着哪些学科会变成“冷门学科”?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求学宝志愿填报-新高考政策意味着哪些学科会变成“冷门学科”?”相关推荐
志愿填报前与高校签约意味着什么
志愿填报前与高校签约意味着什么

志愿填报前与高校签约意味着什么 在高考志愿填报前与高校签约意味着考生与高校达成协议,包括提前录取、特殊计划或项目以及就读承诺三种情况。提前录取中,高校在高考前与优秀考生签订协议,确保考生被录取。特殊计划则设立针对特定专业或项目的优惠政策,考生只需填报志愿即可获得优势。就读承诺则表示考生在高考后将选择该高校就读,虽无具体录取保障,但作为承诺,考生将高校作为首选或重要选择。签约前需了解高校政策和

2024-12-12 15:35:24
高考政策新变化有哪些
高考政策新变化有哪些

陕西安康高考填志愿可以报几所学校 陕西省高考志愿批次设置: 2016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设置为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专科)批次。单设本科批次为面向国家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定向招生。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模式。提前批次(包括艺术类、体育类)、单设

2024-07-03 15:51:40
一段线二段线意味着什么 一段线可填报哪一批次志愿
一段线二段线意味着什么 一段线可填报哪一批次志愿

一段线二段线意味着什么一段线可填报哪一批次志愿 1、高考一段分数线、二段分数线、三段分数线指的是本科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等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考生上一段线,意味着获得了填报提前批本科志愿的资格,以及在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时填报普通类本科志愿的机会。 3、普通类二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达到二段线但是未达到一段线的考生,提前批志愿填报时,

2024-08-07 16:30:12
2024高考艺考播音主持要求有哪些 最新政策变化
2024高考艺考播音主持要求有哪些 最新政策变化

2024高考艺考播音主持要求有哪些最新政策变化 播音主持艺考需要考生需要五官端正、身高等身材要求合格。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有敏锐的思维和应变能力。另外对考生的知识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要求。2024年播音与主持类省统考的变化主要在考试内容方面。 2024艺考播音主持有哪些要求 1、五官端正、身高合格 播音主持艺考对考生外貌的要求就是要五官端庄、举止优雅。另外,对于考生的身高也会有一定的要求,其中

2024-10-08 12:41:13
“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意味着什么?
“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意味着什么?

“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意味着什么? 想参加成人高考,应该从哪开始? 从了解院校和专业开始,成人高考和普通高考稍有不同。普通高考是先考试再填志愿选院校专业,成人高考是先填志愿选院校专业再考试。 所以,想参加成人高考的第一步,就是选院校专业。 一、选定成人高考报考院校专业,先选专业,再选院校。 建议结合工作来选,比如你是从事会计工作的,那就选会计专业,然后看看有哪些院校在招会计专

2024-10-06 09:45:51
高考艺术加分政策2023年会有哪些变化?
高考艺术加分政策2023年会有哪些变化?

高考艺术加分政策2023年会有哪些变化? 高考艺术加分政策2023年如下: 一、统考加强,校考减少: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对于本地生源极少的专业,鼓励采取联合组织省级统考的方式,报相关省级招委同意后向社会和高校公布。艺术类专业点设立不足四年的高校,凡省统考涉及的专业,不得组织校考,应直接使用省级统

2024-10-22 05:19:23
新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考报志愿报几个 高考报志愿一般可以报 4至十几个专业不等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填报的院校和专业,具体的报考数量会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每个专业后可以选择的学校也会有所限制,可以根据所在地的报考指南和招生计划确定具体填报的专业及学校数量。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 专业选择的重要性 :填报高考志愿时,专业的选择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未来的学习方向和职业发展。

2024-09-18 14:55:03
新高考模式下,专业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参考策略?需要注意哪些?
新高考模式下,专业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参考策略?需要注意哪些?

新高考模式下,专业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参考策略?需要注意哪些? 由于在高考平行志愿的投挡全过程中。志愿者检索系统会 按照学生所填写的学校次序,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先后开展相匹配。假如相匹配到某一个学校时,这一学校没有进行招生人数,就把该学生的档案资料看向该学校,此次投挡完毕。因此,高考平行志愿也是有先后顺序的。因而,在填写高考平行志愿的历程中, 一定要把自己最令人满意的高校,最心爱的高校

2024-10-30 02: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