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4 13:23:36 | 好学网
历史高考时间轴如下:
1、距今纪年法:该纪念法一般用于表述原始社会时期的时间,一般用于表述不太确定的时间。
例如:如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
2、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法是今天我们最常用的纪年方法:如:抗日战争胜利时间:1945年。
3、世纪纪年法:经常的考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公式总结:公元纪年法去掉个位和十位在百位上加一,所得数字就是该年所在的世纪。一般情况下,40-60年代可表述为该世纪中期,如:1953年,可表述为20世纪中期。
世纪的前二十年,一般可表述为世纪初,如: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则可表述为20世纪初,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而该世纪后十年一般可表述为,世纪末。
如:1992年,中共十四大,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可以表述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民国纪年法:即1912-1949年在中国使用的纪年方法,在1949以后在台湾仍在用。
常考方式: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公式:公元纪年—1911=对应民国年。如:1937年是民国26年,1937-1911=26,即1937年是民国26年。
5、帝王年号纪年法:
中国王朝时期的一种重要的纪年方式,开始于汉武帝,止于清朝灭亡(袁世凯闹剧除外)。
初中阶段需要把握的地方:1)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年)。2)开元:唐玄宗的前期主要年号(713-741年)。
另外明清皇帝,多用年号称呼帝王,而初中阶段接触的较多的是清朝的皇帝。如:康熙年号(1662-1722年)。说明:中国古代帝王在先皇去世/退位当年不改年号,第二年采用新的年号。
我在本科是一名理工科学生,今年报考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硕,专业内方向是世界经济学。初试成绩为430分,排名学硕第二,其中政治81分,英语一74分,数学三135分,801经济学综合140分(专业第一)。最终顺利被一志愿录取。
本人20年3月份开始复习,至21年3月复试结束,历经一年多最终如愿考上浙大。考研整个过程下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纪律和计划的重要性。记得曾经在管理学课程上,老师说成功人士做事情有个共性,他们会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做一个详细的规划,然后严格执行计划,我当时不以为然,认为此举毫无用处,而现在我明白我错了。接下来我具体讲讲我的考研经验。当然如下内容仅是我个人愚见,每个人天赋秉性不同,可能该经验并不适合每个人,希望大家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考研是一个从里到外都需要准备的事情。关于院校选择,其实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困难。因为我的本科再往上就是清北和华东五校。我是一个比较恋家的人,同时浙大背靠最大的民营经济省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再结合自己的理想和职业规划,就选择了考回浙江。
在此拦蠢缺简单介绍一下浙大经济学院。经院统招的硕士大部分是专硕,主要集中于金融、税务、国际商务三种,每年有一百多个名额;给经济学硕的统招名额比较少,近年来每年有24位,再细分下去,实际上平均每个方向只有2人。以2022年招生计划为例,统招人数最多的方向是国际贸易学(4位):
虽然每个方向招生人数少,一志愿风险比较大(2021年就有两位428分和427分报考产业经济学的同学依然被调剂去了另外的方向),但浙大采用的录取方法是用大类排名确定复试名单,再根据综合成绩进行方向之间的相互调剂。因此,实际上的风险并没有从录取人数来看那么可怕。
(此外,浙大经济学硕是非常注重初试的,高分考生几乎从来没有被刷过,可供有意愿的同学参考)
专业课考察的是801经济学综合
我专业课考了140,算是比较高的分数了(专业课想上120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比我高的人不多。浙大801题型不同于其他财经院校的考试,他更偏重于书本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并不会有创新、应用解题模式的题型,很多题目都能够在书本上找到答案,但由于书本内容很多,而考题就那么几道,你想通过押宝的方式压中题目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全面的熟悉课本知识,书本高于一切。题型是西方经济学100分+自选科目50分(我选的是计量经济学)。
先说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书是浙大自己出版的两本书加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属于入门选手级别的书籍,但不能忽视,还是需要完整的过一遍,最近两年都考了简辩一道论述题(我就是忽略了这本书所以这道论述不会答),16年失业问题,17年经济增长。
浙大自己出版的两本书很关键,
要认真完整的学习至少2遍,课后计算题全部要做且都弄懂。
看书的过程中,碰到不懂的或者关键知识点要用笔记本记下来,标记不会的题目。名词解释可以关注课后习题里的名词解释,我当时还看了金圣才上的名词解释(事实证明并没有软用,都没有考到)。简答和论述都是考察书本上的知识,但是还是需要一定题目的练习量,学习答题的方法和逻辑,这部分我当时用的是金圣才的书。
计量经济学部分,我个人认为使用李子奈版本的计量经济学更好,
着重1到5章,不过里面中级水平的知档念识不需要掌握(例如矩阵运算这种),看完书之后把课后练习做一遍就差不多了,书本上有的证明题要搞懂。然后就是做真题了,把03年至今有的真题全部做一遍搞懂,体会老师的出题逻辑。最后还有一点提醒一下,复习过程最好理清楚宏微观的框架并反复记忆,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可以定位到你框架的哪一部分,这样子有助于记忆书本知识。考前的2到3天,把书本知识全部过一遍,这将非常有利于你答大题目。
再给大家展示一个简答题。在做笔记时就融入自己的思考,分好答题的点。这样做笔记虽然花的时间稍长,但可以大大减少后期的时间(大家不一定要手写,如果有电子版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组织语言,有很多学长学姐就是这么做的)。
研究真题!研究真题!研究真题!
所有准备专业课的同学,我是说所有,都要紧紧围绕真题来进行一切准备工作。对于可能还看不懂题目的跨考生来说,更是要把真题当成第一标杆。
真题如何使用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查看分值和题型分布。以浙大801经济学为例,题型和分值如下:
名词解释,5分(6个)
计算题,10分(4道)
简答题,10分(4道)
论述题,20分(2道)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之后我的笔记就是按题型来分类做的。
②观察题目和考点主要出自哪几本参考书上。以浙大801经济学为例,今年参考书主要有4本,两本是浙大自己出的宏、微观教材,两本是曼昆的宏、微观。但是近年来80%以上的题目都出自浙大自己的这两本教材上,所以,要确定好重点:以这两本教材为学习主干(听另一位考上的同学说,ta甚至没有看曼昆的那两本书,后来尽管专业课分数不高,但也考上了)
③此时再去看题目的具体内容。要结合书本一起看,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成为考点,哪些地方会出名词解释,哪些地方会出简答/论述。
政治:
政治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也没有什么技巧,总结一个字就是背。选择题的分数非常关键,差距基本都在选择题上,后面的论述大家差距不大,所以一定要做好选择题。在大的逻辑上必须理解清楚,比如整个政治考试的内容是围绕历史时间轴来的。首先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把精讲精练过了一遍(其中每天看多少内容都有具体的计划),看的过程辅助做1000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并对错题做标注。完了之后开始看风中劲草,不同于精讲精练只是熟悉为主,看这本书时侧重于背诵和记忆(给自己做好时间规划,要在多少天之内完成)。
风中劲草看完之后,8套卷差不多就来了,8套卷的选择题要全部搞懂,大题可选择性记忆(具体哪些肖老师会说)。进入12月份4套卷差不多就来了,除选择之外,4套卷上的大题全部要背熟练,今年几乎压中5道大题。
6月-8月 肖秀荣《精讲精练》 1000题
徐涛强化班
目标:6-8月份把基础过1轮
1、配套《精讲精练》听徐涛强化班,听完课之后再看 一遍书
2、听一节课,当天对应做配套1000题,错题就是你不理解的地方,返回书中看对应知识。
9-10月份 肖秀荣《精讲精练》 徐涛背诵冲刺笔记徐涛优题库
目标:9-10月背诵选择题知识点+刷题巩固
1、二刷《精讲精练》+《1000题》错题
2、这期间持续做题强化,可使用优题库作为习题
3、开始背诵选择题的知识点
11月-12月份 肖八 肖四 腿四 徐八米三 肖秀荣押题班(考前一周更新)
腿姐冲刺班
目标:11-12月背诵大题+强化选择题+模拟
1、每天拿出1小时背诵选择题知识点+主观题知识点
2、刷题保持手感,查漏补缺(只刷横似题选择题
3、最后看一下冲刺班和押题班,了解答题框架
英语:
1、基础阶段:
时间:5 月初——6 月底
任务:本阶段重点为英语单词、考研语法。
具体任务为: 考研英语 5500 大纲单词看视频课「过」一遍,每天 1 个单元 2 小时,大概花费 30 天时间。后续以「月」为单位,每个月复习 2 遍,即每天复习 2 个单元。 选择一个考研语法网课,在 4 月前将课程看一遍,并记笔记。 做 2002-2008 年真题阅读部分,把不认识的单词都标记出来,在语境中重复单词会记得更牢。
2、强化阶段:
时间:7 月初——10 月底
任务:本阶段重点为英语真题,辅助英语单词背诵。 英语真题训练,提前留出最近 6 年的真题作为冲刺阶段考前模拟。使用考研真相,剩下年份的真题以周为单位,保持一周一套英语真题的速度。除大小作文之外都要做,考英语二的同学在此阶段建议用英语一的真题作为复习材料。 每周一套英语真题,要做到: 标记出每一个不认识的单词; 画出长难句句子结构并分析; 通篇阅读文章感受行文逻辑; 分析题目理解错误原因,并总结做题技巧;
3、冲刺阶段:
时间:11 月初——考研初试
任务: 总结英语大小作文写作框架,背诵优质句子充实作文语料库。 最近 6 年的英语真题,进行整套模拟(含大小作文),严格控制做题时间训练答题速度,在模拟中训练做题技巧,最后进行查漏补缺。 回顾复习近 20 年真题和选项。
数学:
我高中读的是理科,数学基础比较好,加上数三本身偏简单(最近两年有变难的趋势),所以复习套路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
比起大多数同学,我的数学参考书购买得比较少。一本全书作为复习主干,一本《张宇线代9讲》作为补充,外加试卷:真题+李林6+李林4+张宇4。
之所以没有买很多资料,在于我不提倡搞题海战术,但我坚持把一道经典题反复做多遍,多总结。因为数学是一门经常出现“脑子和眼睛学会了,手学不会”情况的科目,把两道同一类型的经典题做5遍,直至搞懂其出题角度、做题逻辑、答案撰写,绝对比做一遍10道同一类型的题目收获要大。
我对数学三复习的整个过程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掌握题型的固定做法。考研数学想得高分比高考数学得高分要简单很多,主要原因就在于:高考数学要掌握的技巧比考研数学更多,有很多题目形式都千变万化,而考研数学的题型是基本上固定的,变化很小,甚至连出题的形式都是固定的。只要能熟练掌握常规题型的做法与原理,就能获得不错的分数。
不可否认现在的考研数学难度越来越大了,但是我认为这种难主要还是集中在计算量上,数学三的题型是很常规的,不必将其难度魔幻化。以今年的数三为例,我感觉唯一与往年稍有不同的就是最后一道大题(概率论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将一个变量改成了两个变量。事实上,如果这道题明白最大似然估计的原理,仍然是一道简单的题目。
因此,我的复习总思路是:确定好题库→第一遍做题→筛选错题,分类→第二遍做第一遍中的错题→筛选重复错的题,分类→对反复错的题反复练习,直至考前。不轻易开做新题,只做最开始确定好的题库。
数三更多在于基础,基础题型都会做,130没压力,无需太过紧张,考试遇到不会的题,你可以先跳过去做后面的,即便返回来之后还是没做出来,那就更不需要紧张了,说明这题90%的人不会做,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第二遍刷全书,600道题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要仔细做,主要针对第一轮中四类错题来进行复习。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第二类题目,整张试卷有130分都是用常规方法和套路就能做出来的题。做这样的题没有捷径,给我的感觉是:每一类题都是一种需要一定流程才能制作出来的工艺品,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手和大脑熟悉做这件工艺品的流程。有什么办法呢?无他,唯手熟尔,反复练习。
这一遍做完又会了一半的题目,还剩下300道错题,先把全书放一放。此时已经10月上旬了,应该马上开始做真题。20年的真题每天做一份,并把错题标记出来;每天做完之后,立即去反思错误所在,并与全书上留着的300道错题进行比较,把错误所在的考点圈出来。这样做完一遍,就能清楚地知道哪些是考试高频且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了。
从真题里我大约得到了100道错题。11月份,就针对全书上的300道错题+真题中的100道错题继续进行练习,这些筛出来的错题是自己最宝贵的资源。我用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投入4-5小时,把这些题目仔细地做了两遍。这一个月针对错题的练习非常重要,最终得分在哪个分数段很大程度上靠这个月做题的细致程度。 好学网
同时,也要辅以自己容易出错的公式的默写,比如泰勒公式(如何记泰勒公式有小技巧,可以看网上的视频)、多元微分方程解的形式等。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做题时包括填空题在内,要在在作业纸上尽可能完整地把每一步步骤都写出来,不能省略着写,也不能跳着写。以自己的某份作业纸为例:
一方面,这样详细地写可以把自己的细小问题完全暴露出来,让自己完全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因为数学题任何一步卡住都无法成功地拿到满分;
另一方面,步骤分占比非常大。今年我大题计算至少错了三个地方,但仍然拿到了135分。这说明只要步骤完整,扣的计算分是比较少的。
复试
先说分数比例,复试占总分的40%,初试占60%。我必须强调一下复试的重要性,很多同学觉得只要初试分数高,复试就可以随便浪,我可以告诉你,你要是真随便玩,那你随时都可能会翻船,复试分数的差距远比你想象中大,由于初试总分要除5,所以一折算大家的分数差距不大,30分其实换算之后也就6分,所以一定要非常重视复试。
这样的话其实大家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但是有些真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深深明白。不论怎样,都有几句肺腑之言想叮嘱,这几条可以说是我能上岸最重要的事了。甚至前面的经验都可以不看,但这张最好能仔细看。
不要熬夜,真的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从小到大,哪怕是准备高考,我都要睡9个小时左右,少于8.5个小时我就会浑身酸痛头晕脑胀。所以考研期间我每天的睡眠时间是9小时(哪怕到最后也是8.5小时)。自己可以计算一下,每天24个小时,即使扣除9小时睡眠、1小时吃饭,两小时运动休息,也足有12小时一天。把这12小时充分利用起来,在这12小时里拥有一个体力充沛、精神焕发的头脑去思考、背诵知识,不仅心情好,也绝对比牺牲睡眠和休息时间把学习延伸至15个小时效果来得好。
尽全力保持平和、积极、安宁、愉悦的心态去学习,不用把考研想象成紧绷和苦大仇深的事情,千万不要想得太多。考研不是易事,但绝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我知道有很多同学是以悔恨、绝望为动力支撑自己学习下去的(我自己以前也那样),但是不得不说,以这样的心情学习,虽然可以把自己绑在书桌前,但是效率不会高,也无法钻研难题,因为心全被乱糟糟的事情挤占了。虽然我和众多考研的人一样,心态是一天一小崩、三天一大崩,但这种难受不是因为其他事情,单纯是因为考研本身有些难关暂时无法攻克。这种状态是学习的最好状态,希望大家都能想办法找到这种状态。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高考时间轴2023的相关内容。
2023年上海高考时间轴如下:
上海2023年6月7日-9日举行高考,等级性考试时间是5月6-7日。具体上海高考5月8日扮晌大考试科目为化学、思想政治、物理;5月9日考试科目为历史、地理、生物学;6月7日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6月8日考试科目为外语。
一、2023上海高考时间及科目安排
1、上海2023统一高考时间安排:语文6月7日9:00至11:30、数学6月7日15:00至17:00、外语笔试厅竖(含听力)6月8日15:00至17:00、外语听说测试6月9日8:00起。
2、上海2023等级性考试时间安排:化学科目时间:5月8日9:00-10:00、思想政治科目时间:5月8日13:00-14:00、物理科目时间:5月8日15:30-16:30、历史科目时间:5月9日9:00-10:00、地理科目时间:5月9日13:00-14:00、生物学科目时间:5月9日15:30-16:30。
二、2023上海高考各科分数
1、上海本科
2023上海高考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已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均为70分。
2、上海高职专科
2023上海高考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总分为450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谨激考试已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上海高考注意事项
1、准备充分。复习要早规划,建议合理安排时间,充分掌握知识和技能,备考前多做一些真题和模拟试卷,以帮助了解考试形式和难度。
2、注意考试规则。考生应仔细阅读考试规则和要求,了解考试流程、注意事项和所需材料等。
3、保持好心态。考前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情绪的影响,调整心态,积极应对考试。
4、注意时间管理。考生应根据考试时间和试题难度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尽可能有效地使用考试时间。
5、保持安全。考生到考点前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迟到或早到,严格遵守考场规定,不要携带参考资料以及其他违禁品等。
6、仔细阅读题目。考生需要认真理解每道题目,注意审题、梳理思路和答题技巧,有针对性地为每道题目作出最佳答案。
7、小心检查答卷。考试结束后,考生需要仔细检查答卷,确保题目序号一一对应、答题位置准确、答案规范等,避免因不小心的疏漏而影响考试成绩。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历史高考时间轴 浙江大学世界经济考研经验?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北京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现北京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研究院研一,理论经济学专业在读,本科为某一本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第一年全身心跨考经济学失败,第二年侥幸以笔试面试双第一考上山东省某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入职以后边工作边考研,最终以笔试376第四、面试第一、总成绩第三成功上岸。 现将跨专业考研经验以及研究院考研基本概况介绍如下,将重点介绍研
经济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经济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1、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简称“人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
请问美国大学经济学排名:了解美国经济学专业的优秀学校 您好,我是专注留学考试规划和留学咨询的小钟老师。在追寻留学梦想的路上,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准备相关考试,都可能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扰。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留学顾问,我在此为您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咨询和指导。欢迎随时提问! 美国大学经济学排名:了解美国经济学专业的优秀学校经济学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学科,美国也是世界经济最为发达和成熟之一的国家,因
世界大学经济系排名 经济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发布时间:2009-12-18 2009年经济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1哈佛大学HarvardUUSA 2芝加哥大学UChicagoUSA 3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USA 4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alifornia-BerkeleyUSA 5普林斯顿大学Prince
金融学世界大学排名 金融学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 一、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简称纽大,由时任美国财政部长艾伯特·加勒廷成立于1831年,私立大学。有45000余名学生。纽约大学同时在伦敦、马德里、悉尼、柏林、巴黎等地共设立11个全球学术中心。美国大学协会成员。截至2019年,纽约大学已连续五年为国际学生及海外留学学生数量最多的美国大学。
美国经济学排名前三十的大学 美国经济学排名前三十的大学,排名如下: NO.1:普林斯顿大学 NO.2:哈佛大学 NO.3:哥伦比亚大学 NO.4:麻省理工学院 NO.5:耶鲁大学 NO.6:斯坦福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又译普林斯敦大学;英语:PrincetonUniversity):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是美国殖民时期第四所成立的高等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现北京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研究院研一,理论经济学专业在读,本科为某一本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第一年全身心跨考经济学失败,第二年侥幸以笔试面试双第一考上山东省某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入职以后边工作边考研,最终以笔试376第四、面试第一、总成绩第三成功上岸。 现将跨专业考研经验以及研究院考研基本概况介绍如下,将重点介绍研
经济学考研分最低的学校 下面请看考研院校排名一览:经济学专业 一、经济学一级学科最新排行: 理论经济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武汉大学4南开大学5厦门大学6复旦大学7东北财经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辽宁大学2上海财经大学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西北大学5浙江大学6吉林大学7中山大学8西南财经大学9北京师范大学10南京大学11云南大学12四川大学13清华大学14华中科技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