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你赞同吗?

2024-06-23 04:09:54 | 好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你赞同吗?相关的问题,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你赞同吗?

心系故乡志在远方高考作文

在远方 人只能循着时间的步子前进,思绪却是自由的。疲于学业,就不禁叹着回望过去,但那些快乐温馨也只鲜活在沉默的相片里。心底明了,再也回不去,只好任思绪飞向未来,飞向远方,飞向那无数次在梦里闪光的地方…… 耳畔仿佛想起候车大厅里人群的喧闹,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在他们中间,兴奋又不安。离别的站台,会不会有父母偷洒的热泪?一遍又一遍的叮咛,随着我,乘上远方的车。我不会看见父母的背影吧,因为他们一定会目送着我,直到最后一阵扬尘也散尽。就那样,在不可知的远方,我将继续呵护我理想的嫩芽,助它成长。我将在一个普通的早晨醒来,却发现眼前已不是那看了十几年的那天花板,也许这天花板更新,却雪白得有些刺眼。摸到厨房,桌上已没有热气腾腾的早餐,更没有妈妈温暖的“早安!”。心下失落,出了门却走上陌生的街头,闯入陌生的人群,听着陌生的言语,呼吸着陌生的空气。想赶紧给妈妈打个电话,听一听温暖的遥远的乡音,却突然想起妈妈临别的话语:“在那要好好照顾自己,人总要适应新的环境。”终于小心翼翼地张开双臂,像拥抱故乡那样拥抱这座城市。抛却绵绵情思,学着与这里的人们步调一致。 等我吃惯了这早餐,爱上了这里的繁华夜景,年轻的心与故乡的连接线越来越细。奋斗、努力,一心向着理想靠近,渐渐地,故乡的幻影消失在梦里,浮现的是这城这景。当我在这繁华之城的灯海里徜徉,忽觉故乡的万家灯火也曾这般让我流连,不知家里的灯仍是暖色的吗?还是因为孤寂而清冷。当我在哪些超市买菜时,忽觉外婆的菜地是那样亲切可爱,不知那亩地还精神吗?还是因为外婆的衰老而无人料理。短短的电话线,承载不住厚重的思念,却无法归乡。 思绪回转,迫切地确认自己仍在故乡的怀抱中,霎时心安。也许在远方,我将收获理想甘美的果实,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开阔视野。但在夜深人静时,记忆回流,我一定会忆起现在这含着悲伤的痴想。现实远没有幻想那般虚无,也许未来时间的某一刻我会在冷寂的夜里哭泣、心痛,但我还是要继续走。因为在远方,总有那么多令人向往的闪光。哪怕背井离乡,哪怕惆怅迷惘。 故乡一定会被安放在最温暖的地方,当远方的寒风吹来,我将用回忆御寒。

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你赞同吗?

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你赞同吗?

01.

每一年高考成绩出来,都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了。

曾经看到一个视频,江西省文科第一名是一个叫做刘梦的女孩子。在高考中,她考出了674的好成绩,超过一本线106分。

在采访中,刘梦表示,当听到自己获得江西省文科最高分的消息时,还有一瞬间的懵。

虽然预估到自己成绩不错,但这个成绩,应该是超过了她的预想。

在考试结束后,她整理自己的试卷,堆起来的试卷竟然达到了一人高!

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寒窗苦读的故事,结果一个小细节却告诉我们,她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和妈妈的帮助息息相关。

每次女儿考试出现的错题,刘梦的妈妈就会收集起来,然后分类贴好,这并不是简单的工序。每天刘妈妈花在整理错题上的时间,都有好几个小时。

能够知道错题是什么类型,还能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想必刘妈妈本身的知识水平也不低。

以至于了解她的朋友都这样说:你自己都可以参加高考了,你女儿考清华,你可以考北大!

刘妈妈此举,不但为女儿的复习和归纳总结节省了很多时间,在无形中也给女儿树立了一个榜样。

她通过言传身教,让女儿知道,自己一直在陪着她成长,她不是只要求女儿努力,而是和孩子一起进步。

这样以身作则的父母,一般都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我见过很多家长,自己成天沉浸在牌桌上,却在孩子放学后就要求孩子马上写作业、上兴趣班;自己每天拿着手机逛淘宝,刷微博,却要求孩子不准玩电脑,不要沉迷网络游戏;自己下班之后只想躺在床上休息,却要求孩子周末也要坚持复习功课。

自己都坚持不了的事情,却苛责孩子一定要完成,这样的教育是最没有说服力的。

02.

安徽省理科状元董吉洋,很多人以为她是书呆子,靠刻苦攻读才得来如今的成绩。

但她不仅曾经获得了中国奥数竞赛金牌、小提琴专业八级,并且是国际象棋国家二级运动员,而且还是一名运动健将,在网球、羽毛球、长跑等各类比赛中斩获名次。

她因此被称为“全能学霸”。

而这一切,离不开她父母的栽培。

董吉洋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爸爸是合肥工业大学的教授,妈妈是工程师。

自小就很注重对她的兴趣培养,学业上也从不给她过重的负担,反而在言行举止上,用身体力行做到了教育孩子。

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不是口头教育,不是光说不练,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

曾看到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有人去朋友家做客,发现朋友家很不一样,在客厅、书房、卧室都放满了书,而家里的墙上,则贴满了女儿的奖状,荣誉证书和奖杯也有很多。

短短的几个小时里,他们家的女儿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谈吐不俗。

他十分羡慕,向朋友取经。

朋友笑笑说:我们还真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我和我爱人都很爱看书。每天吃完饭,我们带着女儿去散步一小时,回来也不看电视,大家各自拿起自己喜欢的书坐在一起看。

有时候看到书里有意思的地方,还会和家人一起分享。女儿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也跟我们一样十分爱看书。

对她来说,读书就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看完不得不感慨,父母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所做的一切,皆是父母影子的投射。

孩子爱看书,父母大部分也是如此;孩子满腹戾气,父母必定终日怨天尤人。

孩子就是父母最好的镜子。

03.

之前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他们调查了60余位高考状元及其家庭,发现这些家庭里,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

北京理科状元施沁汝的妈妈说,女儿小时候就总喜欢问为什么,他们每次都是耐心回答,就算不知道,也不会简单粗暴地打断或者不理会,而是和女儿一起查资料。

女儿在耳濡目染之间,感受到了父母对知识的尊重。

广东状元张恒说爸爸是个比他还爱学习的人。考中级绘图员的时候,即使爸爸是培训班里年纪最大的学员,即使患上严重的颈椎病,他也没有放弃。

爸爸的行动就是他最好的榜样,深刻展示了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

而还有一个颇为现实的现象,绝大部分高考状元来自于城镇。只有很少部分来自农村。

澎湃新闻在2017年也对全国31个省份的60余名高考状元进行过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的状元是城镇户口,只有15%的是农村户口。

一个出身于地地道道农民家庭的高考状元陈星表示,“贵门”的孩子确实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机会多。

“家庭背景好,父母学历高,孩子从小能够接受质量较高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社会交往和兴趣特长方面,这也是我和这些同学的差距。”

知乎上一个叫Umika Chan的清华学生,说他刚入清华的第一节课,老师让他们填了一张问卷。

上面有两个问题是:“你父母亲的职业?”和“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后来老师公布了调查问卷的结果,他说他每年都会在清华做这个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大同小异。

调查结果显示,能够上清华的学生,绝大部分父母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能给孩子带来最好的教育资源。

那个老师对他们说:在座的各位能考上清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你们的父母。

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

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刘强东讲过,自己曾给人民大学捐了1000多万,用来帮助那些经济有困难的寒门学子,可是一两年之后,就连申请的人都很少。

人大负责人解释说,现在能够上人大的,大部分孩子家境都不错,不需要这笔助学金,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连30%都不到。

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父母文化素质高,并且有充分的时间陪伴子女,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基石。

而父母具备稳定的物质条件和资源,在能力范围内能给孩子最好的条件,这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障。

04.

很多人说真正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和资源,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父母能给孩子好的外部环境,意味着孩子眼界能够更开阔,更有机会接触优秀的教育资源。

但是,我认为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教育,拼的其实是父母的见识、观念和学习习惯。

在对2007-2016年高考状元父母职业统计中,父母为教师的占比最高,其次是公务员和工程师。而最低的,是来自农村的父母。

教师是最有钱的吗?不是。但父母为教师意味着他们有一套教育孩子的理念,平时在家看书、备课,耳濡目染之间,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我们总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自己家的孩子怎么不争气,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你带着孩子玩王者荣耀的时候,对方父母带着孩子背唐诗宋词,你带着孩子吃各种垃圾食品的时候,对方父母带着孩子学习怎么做手工面包,你家里到处是扑克牌和零食,而对方家里随处可见的是书籍……

并不是你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差,而是作为父母的,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为人父母的,不应该是拿着鞭子在后面驱赶着孩子向前,而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跑在孩子前面或者陪同着孩子一起进步。

每个孩子都要长成独当一面的大人,只愿在他人生中最需要引导的那一段时间里,父母始终秉持着烛光,用自己的行动为他引路。 好学网

如果你自己只有眼前的苟且,又怎么期盼孩子有诗和远方?

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你赞同吗?

退学参加高考,各位远方朋友有什么点评?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退学参加高考,各位远方朋友有什么点评?的相关内容。

既然你决定要参加明年的普通高考,那我给你的建议就是抓紧时间把重点放在基础内容上面.离明年的六月7、8、9还有九个月。在这不多的时间内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高难度的习题。所以你如果能把基础题多做的非常好的话,在高考中还是能考的很好的。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你赞同吗?”相关推荐
警察与赞美诗中赞美诗真的能挽救人的灵魂吗
警察与赞美诗中赞美诗真的能挽救人的灵魂吗

警察与赞美诗中赞美诗真的能挽救人的灵魂吗 欧.亨利的短篇讽刺小说,描述美国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警察”作为国家机器是法律的持有者和执行者,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政权,是政治文明的象征,而“赞美诗”则代表着宗教道德的精神力量,牵引着人性的回归,是精神文明的象征。在真空理想状态下,也许“赞美诗”能激发唤醒人类最美好的一面,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美好的背后总有对立面要破坏这种纯真,打破美好的灵魂。混淆是非,

2024-11-03 01:19:51
子女的民族和父母的民族不相同,但都是少数民族,高考得民族分吗?
子女的民族和父母的民族不相同,但都是少数民族,高考得民族分吗?

子女的民族和父母的民族不相同,但都是少数民族,高考得民族分吗? 只要考生本人是少数民族就可以,但是各省情况不完全一样!地区加分政策安徽从今年起,安徽省省级优秀学生将不再享有高考加分投档政策,并且不再享有免试保送高校资格贵州2010年高考贵州省考生加分照顾政策已出台,九类考生可获高考政策照顾辽宁高考录取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1.退出现役的义务兵;2.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

2024-10-18 09:38:25
没父母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吗?
没父母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吗?

没父母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吗? 孩子能不能上985大学,孩子的悟性有很大的关系的,但不代表父母聪明的人,孩子就聪明的。有很多农村的,父母小学文化,也能上985大学的,因为,我身边就有这些人,农村的父母小学文化,孩子国防科技大学,听说刚毕业,工资都二万多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来说说,我儿子2017年考上武汉大学,理科610分,在高中时年级排名都是前十名,高考时发挥不好,没能考上他理想的浙江大学

2024-02-28 19:20:21
父母是新农合的,孩子能参加高考吗
父母是新农合的,孩子能参加高考吗

父母是新农合的,孩子能参加高考吗 新农合与高考没有任何关系!只要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都可以申请普通高考报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普通高考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

2024-12-26 12:55:47
《你努力的样子,为什么不敢让父母知道?》
《你努力的样子,为什么不敢让父母知道?》

《你努力的样子,为什么不敢让父母知道?》 悟空问答里看到一个提问: 陌生人,可以给一个高二的我鼓励一下吗,即使我在家不努力,但不代表我不想上进? 以下作为答复: 《你努力的样子,为什么不敢让父母知道?》 01私底下,才敢努力的你 高二的学子,我想首先就你所提的问题,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信息分析: 第一,外来支持是我前行的动力。你认为眼下的自己是缺少鼓励的,你的动力来源倾向于

2024-07-22 16:46:39
不近视的孩子高考加分是真的吗
不近视的孩子高考加分是真的吗

不近视的孩子高考加分是真的吗 假的,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近视的孩子在报考军校和特殊的院校,有优先权,而且很方便。比如海事专业,军校的一些专业就会对视力会有要求。所以说不能高度近视,不然做手术什么的很麻烦。 你好如果对你有用麻烦给个采纳谢谢! 不近视高考加分政策是真的吗 谣言。 虽然2022年眼睛不近视高考加分是假的,但是在填报专业的时候却比近视的考生的选择更多,来看看2022年高考近视

2024-10-29 10:57:44
孩子户口和父母房产证不一致怎么办
孩子户口和父母房产证不一致怎么办

孩子户口和父母房产证不一致怎么办 这个你需要到当地教育局招生部门了解情况,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带上你的2个房产证和户口本,包括孩子的信息,到学校咨询。 如果学校咨询说不清楚的,说明他们对政策理解还不是深刻,请到当地教育局招生处进行咨询,教育局招生处的名称不一样,有的叫基教科,有的叫教育科,有的叫招生办,不管叫什么,你去办公室一问就知道了。 孩子能不能上,关键是户口本和房产证,能不能

2024-11-12 01:45:25
父母离异,孩子户口在爸爸那边,中考和高考的资料可以用妈妈的吗?
父母离异,孩子户口在爸爸那边,中考和高考的资料可以用妈妈的吗?

父母离异,孩子户口在爸爸那边,中考和高考的资料可以用妈妈的吗? 如果孩子的户口在爸爸那边,一般情况下中考和高考的资料需要用户口所在地的教育部门要求的材料进行报名和考试。如果父母已经离异,但父亲依然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那么可以使用父亲的户籍进行报名和考试。但是如果孩子在妈妈那里长期居住,需要使用妈妈的户口进行报名和考试的话,可能需要提供相关法律文件证明孩子在妈妈那里长期居住并得到了妈妈的抚养和监

2024-11-19 22: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