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6 15:08:31 | 好学网
大学排名是根据各项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标准、以英文发表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针对相关大学在数据、报告、成就、声望等方面进行数量化评鉴,再通过加权后形成的对大学的排序。
世界很多教育机构都有针对国内外大学、商学院或工商管理硕士的排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和商业影响。其中,中国大学排名有软科版、武书连版、校友会版、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版和武汉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网版等。
世界大学排名有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其他还有英国世界大学/机构自然指数排名、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西班牙世界大学网络排名。
欧盟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U-Multirank)和经合组织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价(AHELO)等新型世界大学排名的设计方案和评估手段。排名对大学科研教学水平提升、形象推广与其在与国际合作对象的行销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排名是评估高等教育投入、过程与产出质量的方式之一。排名可以提供比较的信息并增进对高等教育的了解,但不能是唯一一种用来评价高等教育应是什么与应做什么的方式。排名可以提供一种市场观点,以作为政府、认证机构以及评价机构有关评估工作的补充。
排名由来
排名最初是由于本科生和其父母的关心应运而生的,后来延伸应用于大学招收优秀学生和扩大募款来源的用途上。根据国际研究显示,优秀学生认为大学排名前茅,有益于协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更优厚的薪资结构和社会地位。
各国排名居前的名牌大学和具有特色的新兴大学常获得政府巨额的教育补助和优秀学生的青睐。定位不明确并排名居末的大学,其学生来源和优秀学生比例则可能逐年下降。如今的排名影响着一大批与利益攸关的选择。
再者由于各校强项不一,有的是由于历史悠久、校友贡献良多、国家资源投入、科学研究地位而使其稳定领先;有的则迅速改善自身的缺失,并强化既有的特色,而得以在个类的排行榜上逐年提升。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是由 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中文名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发布 。
2019年2月27日,QS发布2019年世界大学专业排名。本次专业排名共涉及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五大学科,含计算机工程、会计金融、统计学等总计78个区域的1128所大学,横跨了48个细分专业排名。中国110所大学的1032个学科入选全球600强,其中,中国大陆76所,中国香港9所,中国台湾23所,中国澳门2所。
扩展资料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
QS评价一个学科过去5年在以下4个指标上的长期综合质量:每个学科在其专业领域里,全球最顶尖专家学者对这个学科的专业评价和认可度,这通过“全球学术声誉调查”进行。这个学科过去5年培养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在全球顶尖用人单位那里的评价和认可度,则通过“全球雇主声誉”调查体现。
每年做的“全球学术声誉”和“全球雇主声誉”调查是此类调查中全球最大也是最全面和深入的。其他两个指标,是整个学科在世界最大论文引用数据库SCOPUS中的“篇均引用”,整个学科在SCOPUS中的“高被引指数”。
每个学科都由这4个指标组成,根据学科特点,每个指标权重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901 好学网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C++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离散数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NET、JAVA、大数据、云计算、软件工程、金融信息化、嵌入式软件、传媒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信息与技术。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IT类企业:技术开发、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硬件工程、产品经理、产品运营、产品设计; 政府、科研单位:网络安全、网络开发、系统维护、配置管理。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发展前景: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余地增加,导致对毕业生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会面临不平衡,中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仍将存在结构性的矛盾,最终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会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或工资待遇高的地区,仍将成为学生职业的首选,致使毕业生的需求显得相对过剩。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因此,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日显突出和必要。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20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全国共有100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学,以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
以上就是好学网为大家带来的大学排名是根据什么排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