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4 11:38:16 | 好学网
一旦提起新能源汽车,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当然是电动车。没错,电动车是目前新能源市场和核心产品,同时是各大车企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势。但是,新能源汽车指的是一种采用新的能源结构的车型,而非特指电能,因此电动车虽为新能源汽车,但非独一无二,因为在电动车外,我们还有另一种能源汽车-氢能源汽车。
其实氢能源汽车早在几年前已经进入大众视线,但一度被人质疑氢能源汽车是个变相的庞氏骗局,利用新能源汽车趋势骗取市场资金。但实际上,氢能源汽车并非假想,虽然氢能源汽车在刚开始的时候让市场存在不小的质疑,但随着车企的技术推动与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后,氢能源汽车也真正成为了可实现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尤其是在进入今年里,氢能源汽车声量逐渐变大,各路信息都在表明着,氢能源汽车即将来到我们面前。但相对的,在面对如今风头正盛的电动车,氢能源汽车又能否与其组合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呢?
在去年3月份,一个名为格罗夫的中国汽车品牌正式发布了其旗下的首款氢能源SUV,据闻这款SUV只需加氢3分钟即可续航1000公里。从数据而言,如果这款车能达成量产,在续航便利性和续航能力方面无疑都要优于目前的燃油车和电动车。但当然,这也只是格罗夫单方面的官宣,其实际表现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仅有的两项收据数据来看,无疑可以看出氢能源汽车的优势所在,氢能源汽车能完美绕过目前电动车的续能和续航问题,这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而实际上,除了格罗夫这个闻所未闻的品牌外,如今有不少的传统车企都已经大力布局氢能源发展,在今年里,广汽、长城、比亚迪等车企就动作不断,纷纷强化布局氢能源技术,丰田更是豪砸1000亿日元研发氢燃料电池车Mirai。北京现代也早在2018年就已经推出氢能源汽车Nexo,加氢5分钟即可续航850公里。
上汽集团在2018年也成立了一家捷氢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发展业务就是研发氢能源汽车,而在最近更有消息透露称,捷氢技术有望于今年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计划最早于2022年登陆科创版。从各方的消息中不难看出,氢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各大车企暗中较劲的战场,它们纷纷提前入局,目的就是为了能提前抢占未来汽车发展的先机。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氢能源汽车虽被车企推上了风口浪尖,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这类车型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仍是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东西,与现在已经进入市场发展壮大的电动车而言有着明显的差距。那么对于氢能源汽车,它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虽然目前氢能源汽车与我们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在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教授表示,在2-3年内,燃料电池将在商用车领域发力,并达成相当可观的规模。由此可见,氢能源目前的计划还是先以商用车为主,毕竟氢能源还只是处于启动阶段,如果从一开始就大规模进驻乘用车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是基于技术的不稳定性,使用安全仍有待进一步的技术进行完善;二是目前庞大的乘用车市场已经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在燃油车和电动车的组合下,能留给氢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并不大,而且在城市配套方面,氢能源汽车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规划。
截至2019年底,我国投入运用的加氢站有52座,而在今年的上半年,我国共加建加氢站11座,其中广东4座、江苏2座、北京2座、河北1座、河南2座。如此规模的城市配套显然是难以应对庞大的乘用车市场的,但对于可控性更高且体量相对较小的商用车而言,这样的配套规模还是相对足够的,因此在发展前期,商用车更适合成为氢能源汽车的发展基底。
虽然目前氢能源汽车还是以商用车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氢能源乘用车就遥遥无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2019年发布的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统计,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2833辆,同比增长85.5%;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2737辆,同比增长79.2%;从产销数据来看,虽然燃料电池汽车的体量较小,但在每年都有明显增长的环境下,燃料电池汽车也将快速渗透市场,从发展速度来看,预估在5年后的乘用车市场上可见氢能源汽车的身影。
从目前的市场风向来看,电动车虽乘着大势,但仍未能掌控市场主力,当中存在的硬性问题已经影响着电动车的市场发展。而相对的,氢能源能否填补电动车的一些硬性缺陷,就成为了它能否顺利进驻市场的通行证了。毕竟在电动车发展早期,打的正是高环保低油耗的旗号,再加上政策的扶持,让电动车获得极佳的发展土壤,而氢能源需要的也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实力,才能获得一片发展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1年氢能股龙头告锋大股主要有柴权电力、宜华通、美锦能源。其中柴油动力是氢能的代表,易华通是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美锦能源主要出口氢燃料电池汽车,突破国内出口零记录,前景广阔。
氢概念股有鲁北化工、六国化工、兴发集团、长城汽车、汉中精机、隆基股份、大洋电机、盛鑫锂能、安泰科技、华风股份、凯美特燃气、三维化袜竖工、齐翔腾达、华茂实华、镇海股份、石兰重装、陕西建工、ST金宏、新天绿能等。
全球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双碳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也越来越好。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中国终于在2021年迎来了氢能发展的热潮,成为中国前瞻性规划的六大基芦产业之一。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未来,氢燃料电池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氢产业有三个核心环节,需要投资者关注。
第一,核心是上游氢能。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制氢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原始的化石原料制氢到电解水制氢。
第二,中游储运。制氢完成后,我们要进行一定的储运,以保持氢气储运技术对能效和安全性的要求。目前最常见的储运技术是高压气态和机械液态运输。
第三,下游应用。氢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工业领域和燃料电池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股票有风险。大家投资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实践才能赢。 好学网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氢能源工程专业有几所大学?的相关内容。
中科院大连物化所 燃料电池能源动力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能源动力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三为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能源动力与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能源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对能源系统的设计、优化和管理能力,以及对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的深入理解。 在课程设置上,清华大学能源动力与工程专业涵盖了能源与环境工程、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方
新能源汽车再突破,氢能源汽车即将上路 近年来,在国内但凡提到新能源,每个人脑海里都会想到电能。的确,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型,都离不开一个“电”字,无非就是电池材料不同,续航不同,但这也恰恰是电动汽车最大的短板,充电速度慢,续航焦虑,包括冬季续航打折非常严重,都是目前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氢燃料电池的本质就是电动汽车,因为它的动力来源不是发动机,而是电动机,主要的结构就是电动机、动力电池、燃料电
氢能源工程专业有几所大学? 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燃料电池 天津十八所镍氢电池 学校985的水平基本都一般般 燃料电池的国家科研经费大部分都给大连物化所,但是进展不大 镍氢电池的研究比较成熟,比较少了 一般水平就那样,中国航天用的镍氢电池都是天津十八所的 新能源专业是一个大摡念,主要指的是风能、太阳能和核能。风能专业开设的院校并不多,你可看看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太阳能专业
中国电池十大名牌排名? 以下是根据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行的中国电池十大名牌排名(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BYD:比亚迪 CATL:宁德时代 EVE:亿纬锂能 Lishen:力神 Narada:南京南瑞 Pisen:拍照神器 Dynavolt:东元 Gotion:国轩高科 Heter:和而泰 Sunwoda:宇峻奥电
2023年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开设院校有哪些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马上就要开始,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关系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下面是有途教育小编整理的2023年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其中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排名第一位、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第二位。2023年全国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排名院校所在地办学特色院校类型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211/国重点/保研
2023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大学排行榜最好高校排名名单汇总2023全国(研究型)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大学排行榜前三名:中北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江汉大学。2023全国(应用型)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大学排行榜前三名:广东科技学院、吉利学院、西安航空学院。2023全国(研究型)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全国排名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档次1中北大学新能
新能源专业大学排名 新能源专业大学排名介绍如下: 在2022本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中,华中科技大学雄居排行榜榜首,西安交通大学、河海大学紧随其后,占据第二、第三名。想知道全部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请看下表: 公办本科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 地区排名 1 华中科技大学 5星级 湖北 1 1 西安交
学新能源汽车专业哪个学校好? 河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安石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南昌大学等,都是著名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学校,可以满足您的需求。 新能源专业大学排名 新能源专业大学排名介绍如下: 在2022本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中,华中科技大学雄居排行榜榜首,西安交通大学、河海大学紧
2024-06-18 05:28:58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
2024-06-03 03: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