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台湾传媒大学考研专业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2023-10-09 06:26:08 | 好学网

对于专业解读比较关注的小伙伴们一定非常关心台湾传媒大学考研专业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今天好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台湾传媒大学考研专业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怎么样?

文都比邻为您解答,

首都师范大学虽然是双非,但其教育学专业在我国所有院校的教育学专业里排名第七(来源于第四轮学科评估),在全国师范类院校中排名第十,而且它位于首都北京,地域也具有优势。是比较值得报考的。

首师大的教育学是自命题,774学硕不指定书目,考试包括四部分内容:

(1)教育学原理

(2)教育心理学

(3)中外教育史

(4)教育研究方法

文都比邻推荐774书目如下:

《教育学基础》(第2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陈琦、刘儒德;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

专硕的话,333教育综合官方指定书目如下: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年 12 月(第二版)全国 12 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陈琦、刘儒德

《教育研究导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虹

台湾传媒大学考研专业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大学排名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大学排名如下:

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位于北京,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2、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3、复旦大学

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4、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也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台湾传媒大学考研专业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的相关内容。

排名是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

拥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职工1969人,双聘院士3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师资力量:

双聘院士:刘永坦、沈昌祥、丁文华。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赵玉明、黄升民、仲呈祥、胡正荣。

国家级教学名师:张颂、高晓虹。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吕锐、胡正荣、胡智锋、隋岩、段鹏、王晓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传媒大学 好学网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专业解读资讯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考研 学考
与“台湾传媒大学考研专业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相关推荐
新闻传播专业大学考研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传播专业大学考研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考研可报考的院校有哪些? 中国传媒大学: 作为第一批开设MJC专业的院校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新传专硕属不同学院,保持了其惯有的特色:覆盖面广,方向划分细致。 新闻学院的全媒体新闻实务、媒体市场调查;电视学院的国际新闻实务、新媒体实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广告学院的品牌营销传播;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国际广播电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作为备受考研学子青睐的传媒院校,除中外合办项

2023-09-25 21:51:07
新闻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传播学考研比较容易上的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 “双非”但专业排名仅次于南开。学校口碑很好,不歧视双非,自身传媒实力好,招生、分数都很稳定。新闻传播学适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上海高水平优势学科;11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33 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21 个,9个博士后流动站。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

2024-05-07 00:39:10
信息传播专业考研排名大学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信息传播专业考研排名大学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网络与新媒体方向考研的学校有哪些 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等。 1、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海底捞大学”和“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学校致力于网络、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广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信息传播为特色

2023-09-12 08:38:42
新闻专业院校排名(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专业院校排名(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专业院校排名 新闻学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 新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科主要以文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同时又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新闻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正常本

2023-12-07 14:48:19
传媒考研大学专业排名 新闻传播考研院校排名
传媒考研大学专业排名 新闻传播考研院校排名

传媒类大学排名 NO.1中国人民大学 位置:北京。这是一所综合实力非常强悍的大学,它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北京丰富的经济文化资源也为人大的学子带来了许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就业方面的优势。 在专业设置方面,人大比较稳定和传统,主要有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和广播电视学四大专业。推免率高,统考名额少,分数线稳定,历年分数线对你择校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2016年分数线已经是370,改卷也

2024-02-05 07:40:44
厦门大学考研各专业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厦门大学考研各专业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排名是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

2023-10-14 18:38:01
新闻专业研究生大学排名 新闻传媒专业的大学排名
新闻专业研究生大学排名 新闻传媒专业的大学排名

新闻学专业大学排名 新闻学专业大学排名:1、北京外国语大学2、中央财经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中国政法大学5、湖南大学6、重庆大学。 新闻学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新闻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

2023-08-12 15:30:37
新闻传播学考研比较容易上的学校(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传播学考研比较容易上的学校(新闻考研专业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新闻传播学考研比较容易上的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 “双非”但专业排名仅次于南开。学校口碑很好,不歧视双非,自身传媒实力好,招生、分数都很稳定。新闻传播学适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上海高水平优势学科;11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33 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21 个,9个博士后流动站。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

2024-05-05 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