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江南大学智能电网专业排名 教育部同意高校新设140个新兴产业本科专业_新闻中心_新浪网相关的问题,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院校专业: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邮电大学于1999年创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自办学以来,学院始终立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托南京邮电大学雄厚的教学资源、显著的学科优势和严谨的教学管理,保持与通信信息行业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成功培养了一批信息产业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造就 IT英才的摇篮、投身信息产业的阶梯。,2012年,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方案,南京邮电大学与扬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在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共建新校区。新校区坐落于扬州市仪扬河畔的大学城——扬子津科教园区,占地893亩,校园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等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筑古雅、景色宜人,教学、实验及生活设施先进齐全,是广大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殿堂。,学院现拥有专、兼职教师 612人,其中高级职称27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总数的90%,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9人。现有在校生10428人,设有19个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干,工、管、文、经等相互交融的优势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工程和电子商务5个专业被评为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建设、改造实验室49个,投入经费5000多万元,面积达10800平米,满足教学需求。2020年度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中唯一成功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目前学院双创中心共有校内场地建筑面积8602平方米。学院还将不断投入,持续提升办学条件。,学院始终立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紧密依托南京邮电大学办学,聘请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实施 “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建设“课程、实践、竞赛、讲座、社团、实习”六大能力发展平台,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近半数毕业生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含物联网和云计算、智能电网)行业;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较高成为学院主要特色亮点。学院毕业生近三年考研升学率平均达到 14%,2021年考研升学率达14.12%,考研升学率再创佳绩,特别是通信工程专业,考研升学率高达30.14%,其中近60人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知名学府录取。据武书连2021全国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升学率排行榜,学院升学率在江苏省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中排第4位,等级为A。在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列全国第14名。,学院学生在国内外诸多学科比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项5项,“挑战杯”系列大赛省级奖项4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3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27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4项,IRAN Robocup国际机器人大赛季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省级及以上奖项19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奖项16项,其中一等奖4项。此外,还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数学竞赛等比赛上获得佳绩,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301项。,学院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和交流。经过多年的开拓和积累,学院已与国外 10多所院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学生交流的合作渠道。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合作项目包括:美国中密西根大学的“3.5+0.5+1.5”校际交流本硕连读项目、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的“3+1”校际交流本科双学位项目、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3.5+0.5+1.5”校际交流本硕连读项目等。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建设。自迁址办学以来,学院先后与电信运营商及扬州地方知名通信信息企业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建立了 “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学院与扬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展开合作,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多名企业高管为我院客座教授,将大学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应用需求进行高度对接,提高了契合度。,学院为学生设立了 20多种奖学金、助学金项目,用以奖励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在科技创新、专项技能、社会工作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各类优秀学生,奖励面达60%以上。同时学院还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特殊补助等途径,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秉承南京邮电大学 “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坚持应用型、多科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践行“创业、创新、科学、奉献、进取、协作”的通达精神,积极探索依托通信行业、面向信息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学院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打造通达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发展,面向世界,将学院建设成一所高水平信息类应用型大学。
其他信息:
南京邮电大学简称“南邮”(NJUPT),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际电信联盟首个学术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电信组织在华培训基地之一;是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电力专业的大学排名情况如何??
电力最好就业的专业介绍如下: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电气类专业,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等方面内容,辐射各行各业,小到一个电源开关的设计,大到卫星的研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算得上是国家电网最受欢迎的一个大学专业之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专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成为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其就业方向,可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相关工作,毕业后可到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等企业就职,也可留任当教师或到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好学网
2、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此专业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相近的专业,其涉及领域更广,包含了电气工程、能源技术、计算机等领域,相对来说更朝向绿色、低碳、环保方向,是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口专业。其就业方向与电气专业类似,也可在电网公司、发电公司、信息技术公司、高等院校等相关地方工作。
可以报考中国电力高校联盟中的高校,联盟里面很多高校都是中央直属管理。笔者认为想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重庆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学校。
3、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培养在现代化发电厂、电力系统和工矿企事业等单位从事与发电系统、输电系统、供配电系统相关的电气设计、运行、维护、管理和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检修等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实践训练,具备从事发电厂、电力系统电机设计、运行维护、安装调试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教育部同意高校新设140个新兴产业本科专业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教育部同意高校新设140个新兴产业本科专业_新闻中心_新浪网的相关内容。
序号 主管部门、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 年限 学位授 予门类
工业和信息化部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2
北京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 北京理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7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9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4S
水声工程 四年 工学
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 南京理工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2 南京理工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3
西北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4 西北工业大学 080644S 水声工程 四年 工学
交通运输部
15
大连海事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教育部
16
中国人民大学 020121S
能源经济 四年
经济学
17
北京科技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8 北京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9
北京化工大学 081106S 能源
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0
北京邮电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21
中国传媒大学 050307S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 四年 文学
22 华北电力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23 华北电力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24 华北电力大学 080645S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25 华北电力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7
南开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28
天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29 天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0 天津大学 080642S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31
大连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32 大连理工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注:专业代码加有“S”者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
33 大连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4 大连理工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35 大连理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36 大连理工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37
东北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38 东北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39 东北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0 东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41
吉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42
华东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43 华东理工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4
东华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45
东南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46 东南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47 中国矿业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48
河海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9 河海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0 江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1
中国药科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52 中国药科大学 100812S
药物分析 四年 理学
53 中国药科大学 100813S
药物化学 四年 理学
54
浙江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55 浙江大学 081302S
海洋工程与技术 四年 工学
56 合肥工业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57 合肥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8
山东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59 山东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0
中国海洋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6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081009S
环保设备工程 四年 工学
62
武汉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3 武汉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64
华中科技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65 华中科技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66 华中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7 华中科技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68 华中科技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69
武汉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0 武汉理工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1
湖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2 湖南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3
中南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74 中南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5 中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6 重庆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7 重庆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8
西南交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9
电子科技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0 电子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1 电子科技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82
四川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3 四川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4 四川大学 080642S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5 西安交通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86 西安交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7
兰州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88
华侨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北京市
89
北京工业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90
北京电影学院 050432S 数字电影技术 四年 文学
天津市
91
天津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2
天津中医药大学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河北省
93
河北工业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4
石家庄铁道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山西省
95
太原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96
山西医科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辽宁省
97
沈阳工业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8
沈阳建筑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9 沈阳建筑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吉林省
100
长春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1 长春理工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2
长春工业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黑龙江省
103
东北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104 东北石油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105
哈尔滨理工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上海市
106
上海理工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江苏省
107
苏州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08 苏州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9 苏州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0
南京工业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11 南京工业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12 南京邮电大学 080645S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113
江苏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14 江苏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116
南京师范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理学
安徽省
117
安徽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福建省
118
福建师范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江西省
119 江西
中医学院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120
南昌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21 南昌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山东省
122
山东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23
山东理工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湖南省
124
湘潭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25 湘潭大学 081009S 环保设备工程 四年 工学
126
湖南师范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27
南华大学 081008S 核
安全工程 四年 工学
广东省
128
广州中医药大学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129
华南师范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四川省
130
西南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131 西南石油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32
成都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云南省
133
昆明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陕西省
134
西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35 西北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13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13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38
西安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甘肃省
139
兰州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0
新疆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
www.haoxuejiaoy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