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1 13:56:34 | 好学网
![]()
基于我国各地高考考分录取线的不同,不少家长想尽办法通过把子女的户籍、学籍迁入录取线较低省市的办法,让他们进入更好的大学。
高考移民是指,把户籍转到一个容易录取的地区,参加高考,这样的人员叫做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现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考生众多,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实行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评卷和划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政策。
这种各地区录取分数不一、不一的做法,是不是真的就代表了公平和正义,已经引起了很多争议。 如果说“高考移民”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那么不同省籍的分数线差异也无益于更高层面的公平竞争原则。
大体而言,高考移民的移入地区分为三类:
一是京、沪等经济水平高而高考录取分数线低的直辖市。
二是海南、安徽等经济水平低且高考录取分数线也低的东部省份。
三是海拔高、经济和教育水平低而高考录取分数线更低的西部地区,包括西北和西南省区。
扩展资料:
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
中国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有关高考移民的现象愈演愈烈,教育部、各省招考办也采取的多种措施遏制高考移民现象的发生,但所起的作用有限。
“高考移民”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当前高考录取制度中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巨大的录取分数差距的存在,成为“高考移民”的巨大动力。
高考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既有教育的内部原因,也有教育的外部原因。从教育内部来看,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所产生的矛盾在高考中的一种集中反映或者说集中体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考移民

河北省有统一的异地考生高考报名政策,该政策唐山也适用,具体要求为:外地随迁子女在父母居住所在地有连续两年以上高中就读记录的才可以报考。
1、 该规定的政府政策文件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发展改革委、河北省公安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12年12月17日发布《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该方案中具体规定原文为:
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具体办法
(一)随迁子女参加中考。随迁子女在河北省参加中考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及条件由各设区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
(二)随迁子女参加高考。
1.流入河北省的随迁子女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以上连续就学记录的,同时提供家长《就业失业登记证》、居住证和高中段学籍证明,即可在河北省参加高考。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由省招生委员会确定。
2.流出河北省的随迁子女无法在流入地参加高考需回河北省参加考试的,可按河北省有关规定报名参加高考。
3.流入河北省的随迁子女在河北省报名参加高考后,与河北省考生享受同等的招生录取待遇。
2、该规定的具体实施
根据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已经发布实施的《关于做好2016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文中关于异地随迁子女在河北省参加高考的规定与《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说明相同。具体原文为: 好学网
关于做好2016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三、报名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且户籍在我省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
1.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
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⑵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⑶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按教育部要求,拟报考国家、高校和地方三个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在户籍地报名。其中,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不变,考生须具有户籍地3年连续学籍并实际就读。其他要求和地方专项计划的相关规定,以及三个专项计划资格认定办法将按照教育部2016年规定另文部署。
2.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报名资格:
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⑵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综合高中的职业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毕业;
⑶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其中,旅游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女生身高1.60米以上。
(二)随迁子女报名资格:
在河北省就业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报名,除户籍不作要求外,必须符合河北省其他报名条件,且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含)以上连续就学记录和学籍(不含高中毕业后复读时间)。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是河北邯郸的儿子想去河北唐山上高中可以吗?的相关内容。
可以,虽然是在省内异地高考,但也需要符合河北省《异地高考方案》相关规定。参考文件二、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