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4 04:38:02 | 好学网
河南省316分可以报考的学校有多所,包括一些公办专科院校 。
对于河南省理科316分的考生 :
对于河南省文科316分的考生 :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录取情况都会有所不同,因此2025年的考生在选择学校时,还需要结合当年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历史上一共有6次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
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故称为“衣冠南下”。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
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好学网
解放后,我国的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庞大,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强烈。千万人以上规模的就有三次。即: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三年暂时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1968年至1980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
扩展资料
新中国时期迁移原因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
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
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
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
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
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
7、少量的自发迁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人口迁移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全国高考分数线什么省份最高的相关内容。
以2020年为例,全国 高考分数线 最高的省份是河南。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本科一批文科分数线556分、理科分数线544分。
录取分数线第二高的湖南,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本科一批文史550分,理工507分。
据悉,2020年,湖南共有高考考生53.6万人,比上年增加3.7万人,增长7.4%。其中 应届生 46.8万人,占考生总数的87.31%, 往届生 6.8万人,占比为12.69%;文科考生19.4万人,占36.19%,理科考生25.1万人,占46.83%,职高对口类考生9.1万人,占16.98%。
扩展资料:
北京高考首次取消了文理科,各批次(类型)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也不再分文理。本科批次中, 普通本科 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36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为526分,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316分,体育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体育成绩60分)为300分。李鸿江介绍,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主要用于 强基计划 、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和 提前批次 有特殊要求的高校招生。
专科批次中, 普通专科 录取控制分数线为120分(三科总分),艺术类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84分(三科总分)。
另外, 高职单招 批次中,高职 单考单招 分数线划为120分(三科总分),高职单考单招艺术类专业分数线为84分(三科总分)。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和查分入口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2020河南高考分数线发布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2020湖南高考分数线发布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北京高考分数线今天出炉 本科普通批:436分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