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陈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陈江(江西永丰恩江古城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25-09-25 17:22:49 | 好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陈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陈江(江西永丰恩江古城考古取得重要成果)相关的问题,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陈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陈江(江西永丰恩江古城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陈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陈江

陈江,1956年12月出生于湖北武汉,现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业研究员,同时担任江西省收藏学研究会秘书长。他的学术成果丰富,其中包括"新淦大洋洲商周巫沙祭坑研究"系列论文,发表在《南方文物》等刊物上,首次揭示了该遗址的真实性质,纠正了"商代大墓"的误传。"江右史谭"系列论文则收录于《江西社会科学》等,其中"老表诨号考"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他对于历史名地的研究也独具见解,如"武夷名实考"揭示了"武夷山"名称的由来,"人大山人名号考"澄清了"八大山人"的读音和与朱耷的关系。

在其他领域,如"郑和三保名号考"中,陈江证明了"三保"的原义为"南队首领","增王阁得名考"则论证了滕王阁得名的来源和《滕王阁序》中的阎都督身份。他通过"马士英禅隐青云回考"纠正了关于马士英的死因误传,"灌婴定赣考讹"则澄清了江西地方史的一个长期争议。对于先秦历史,其"吴头楚尾先秦古史探微"系列论文揭示了萍乡得名的起源,"徽商研究"开创了新的研究课题,"楚史二题"则深入探讨了巴人文化与图腾崇拜。

陈江的论文"买东西考"和"跳槽小考"更是得到了高度评价,其中后者更是荣获多项奖项。他还参与了鹰潭角山商代遗址刻划陶的数码破译工作,通过对"南城语体场"和"天本花帖"的分析,为"洪门起源于南城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彻底解开了洪门起源的长期谜团。

陈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陈江(江西永丰恩江古城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江西永丰恩江古城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6月15日,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永丰县文广新局联合召开的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表明,通过7个多月的科学考古,江西省考古工作者所揭示的永丰县明清恩江古城址,为江西省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结构最清晰的古代县城城址。
为了配合永丰县恩江古城综合保护及整体提升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永丰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明清恩江古城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这是江西省对古县城城址进行的迄今最大规模考古发掘。
城墙上发现大量“嘉靖三年官造”铭文砖。
恩江古城址位于永丰县恩江镇天保村,东起天保村社区徐家村东面,西到葛溪河东岸,南至葛溪河流入恩江河入口处,北靠聂家村南面,呈东北-西南走向的葫芦形状。南北直线距离长1050米,东西直线距离宽940米,总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根据城址保存现状,结合城址维修区域需要,考古人员选择了4个区域和6个城墙勘探点进行发掘,发掘总面积达1850平方米。考古表明,古城墙现存3000多米,墙体宽3.6米至4.2米、残高1米至4米不等。城墙结构采用两侧砌砖挟抱方式,中间夯土砌筑。考古发现有8座城门遗址。城门采用券拱门洞,门宽3.2米、门洞进深8米,门洞上方建有门楼。西门、东门设有瓮城,并在瓮城铺砌有小卵石路面连接城内外。城内道路系统特征明显,城内主干道路与城门相通,并有道路沿城墙环绕。道路路面宽约1米至1.6米,由碎砖与小卵石混合铺砌,紧密坚实,道路两侧砌有排水明沟或暗沟。城墙内侧发现有水井、天井、排水沟、房基等建筑遗迹,并出土了大量唐宋至明清时期的瓷片等遗物。
古城墙东北角的道路系统。
永丰恩江古城址区域自唐宋以来就有人类居住。有文献记载,永丰于宋至和元年(1054年)设县,北宋绍兴七年(1137年)开始修筑古城墙。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长度3000余米的古城墙,其中城墙上大量出现的“嘉靖三年官造”字样的铭文砖表明,目前保留下来的恩江古城址最早不会晚于明代嘉靖年间所建。考古中还发现了“皇清乾隆十一年官修”“道光廿九年重建”等铭文砖,表明该城址清代乾隆与道光年间进行过大规模维修。根据《永丰县志》显示,8个城门中的老东门使用到民国时期,大西门于20世纪70年代仍在发挥通行作用。
专家论证会表明,永丰恩江古城址集形制独特、体量巨大、融自然地貌于一体,凝聚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底蕴,其发掘具有重要考古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它不仅是江西省在明代大规模造城的历史见证,也是古代城邑形制的重要实物标本,将对江西省古代城址的保护利用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原文标题:永丰恩江古城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图文转自:《江西日报》2018年6月19日第C02版)
责编:荼荼

江西考古发现东吴周氏士族墓园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西考古发现东吴周氏士族墓园的相关内容。

江西考古确实发现了东吴周氏士族墓园 。以下是关于此次考古发现的具体信息:

  • 墓园位置与规模 :该墓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建设区域内的七星堆六朝墓群A发掘区,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六朝时期高规格的家族墓地,国内罕见的东吴周氏士族墓园。墓园规模庞大,墓葬布局规则,构成复杂的地下排水系统。

  • 考古成果 :经过475天的田野发掘,考古工作者已清理出73座古墓葬,其中A发掘区就有16座六朝墓葬,出土遗物700余件。这些遗物包括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模型明器、日用器、陪葬俑、武器等,数量众多且特色鲜明。

  • 历史价值 :七星堆六朝墓群的发现填补了江西地区六朝考古研究的资料空白,对研究六朝时期民族融合、东亚文化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墓园中的墓葬布局和形制证实了因战乱而大批南迁的北人和本地土著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同时,墓群中出土遗物丰富,陶瓷器来源多元,是长江中下游六朝时期经济繁荣、商贸活跃、船运发达的历史见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期形成的缩影。 好学网

  • 保护规划 :为了全面合理、有效地开展七星堆六朝墓群的保护,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赣江新区政府相关部门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实施原址保护并准备建设“六朝艺术博物馆”。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陈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陈江(江西永丰恩江古城考古取得重要成果)”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