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为何那么努力呢?

发布时间:2025-09-15 19:48:17 | 好学网

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为何那么努力呢?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为何那么努力呢?

公办大学是事业单位还是国营企业?

公办大学属于事业单位。

公办大学即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是国家组建的大学,国家提供部分资金建设。中国的公立大学比私立要好,因为公立大学组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有较好的学风,学校策略相对稳定,民办院校其经费来源是由学院的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得到,在经费、学费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管理上也都是按照民办大学的方式进行管理;公办院校其经费全部来自国家拨款。

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为何那么努力呢?

湖北工业大学是国营还是私立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国营学校,它的前身是湖北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享有盛誉,近年来通过单独招生吸引了许多优秀学生。虽然湖北工业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曾经在武汉地区非常有名,但由于学校整体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在政策导向和人们的传统认知上,它的影响力受到了一定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科)原来并没有美术专业,但近年来也加入了这一热潮,增设了工业设计专业。由于华科在知名度和财政资金投入上具有明显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从而分流了湖北工业大学的设计专业学生,尤其是高水平和高层次的学生。这一现象对湖北工业大学的招生产生了显著影响。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在名气和财政资金投入上的优势,进一步影响了湖北工业大学的招生情况。随着这些高校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强势发展,湖北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受到了冲击,其他学科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导致该校难以在短期内提升到一本院校的水平。

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为何那么努力呢?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为何那么努力呢?的相关内容。

“二哥考上大学啦!”1977年的一天,15岁的二姐拿着二哥大学录起通知书,气喘吁吁地跑回家里。

此时的家里犹如开了一锅粥,左邻右舍闻信赶来,看热闹的、恭喜的把一间土房子挤得水泄不通,大伙七嘴八舌奔走相告,像过年一样热闹。

这一爆炸性的消息瞬间传遍十里八乡,得到消息的二哥百感交加,彻夜难眠,整整三个晚上没合上眼,高兴得睡不着。

二哥荣幸地考上了大学,也是我村自解放以来唯一的第一个大学生,一度成为我们村一颗璀璨明珠,年轻人奋斗的榜样,爹妈在乡邻们面前也特有面子。

二哥比我大10岁,毕业后分配国营461厂先后任财务处副处长、会计师、处长高级会计师。

由于工作出色,2000年调至地区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会计师兼财审部长,武汉市江夏区人大代表。

他的传奇式经历,一度成为乡村美谈。 好学网

二哥生于1958年6月,头上一个大哥一个大姐,下面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就是我,全

家姊妹7人,加上爹妈和外婆一共10口大家庭。

在人民公社的岁月里,农村家庭条件都过得紧巴巴的,大哥在17岁的时候去当铁道兵了,父亲在陶器厂做窑工,家里的日子勉勉强强。

二哥读书很用工,能吃苦,我家姊妹多家里穷,上初中的时候学费、生活费就开始自己挣,有道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得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家离陶器厂有两里路,每当学校星期六放假后,二哥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挑着窑货篮去陶器厂挑次品陶器拿回家修修补补,星期天半夜挑去县城街上卖,一样东西可以赚几分钱,一来一回可以有个一两块钱的收入,那时候在大集体,一个10分劳动力一天才值几毛钱一个工日。

大姐嫁在县城里农村,我们家只要有人上街必到大姐家落脚,晚上睡觉的时候,大姐看到二哥打满水泡的双脚板心疼得掉眼泪,要知道哪时候二哥才15岁还是孩子呀,为了学习文化知识二哥吃尽了苦头。

1975年二哥17岁高中念完,毕业于王寨四中,文化大革命时候高中只有二年,回到生产队当了小队会计,哪时候没有高考,能上大学的是根正苗红推荐去的工农兵大学生。

二哥文笔不错,经常向地区报社及县广播电台投稿,在空余时间不忘学习书本知识,常常在六月三伏天晚上孜孜不倦地看书,蚊子爬满了手背也无从知晓,不知熬过了多少个这样的日日夜夜,皇天不负有心人。

1977年二哥那年19岁,中国人民打倒了“四人帮”恢复了高考制度,二哥的勤奋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我们整个土桥管理区900多人参加高考录取11人,二哥是其中之一,以超出录取分数线50分的成绩,被湖南财会学校录取。

大家可别小看是个中专,在77年中专有多么难考,拿我们老家黄冈师专来举个例子,一般人都是望尘莫急,有的人不知复读了多少年才考上,当年考上黄冈师专的大专生毕业后,全部成了当地县市一中主力军,可想而知。

据资料显示: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50万,录取25万人,录取率百分之4.7%。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整个大队一片哗然,喜庆的消息传遍了十里八乡。

上学的那天,全村人把二哥送到村口,一阵鞭炮响后,乡亲们目送着二哥的背影踏上求学之路的征程。

望着二哥远去的背影,看到妈妈用围裙不停地擦着眼泪,妈妈是高兴不是伤心,哪一年我才9岁上小学三年级。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为何那么努力呢?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为何那么努力呢?”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