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8 15:48:12 | 好学网
黄淮学院录取规则
第六条录取规则:1、我校严格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规定的录取批次全部进行网上录取。2、我校按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理解和尊重考生意愿。3、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4、我校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录取规则是:(1)音乐类专业:报考我校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的考生,文化分达到生源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控制分数线,按各省规定要求参加专业联考,成绩合格,音乐学专业按省联考的专业成绩占60%与文化成绩占40%的总成绩之和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音乐表演专业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2)美术学专业:非校考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采用美术类统一联考考试成绩,校考省份考生采用我校单独组织的考试成绩。凡文化分达到生源所在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控制分数线,并获得我校专业合格证(非校考省份考生联考成绩合格证)的考生,按其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各占50%的比例之和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3)艺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非校考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采用美术类统一联考考试成绩,校考省份考生采用我校单独组织的考试成绩。凡文化分达到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并获得我校专业合格证(非校考省份考生联考成绩合格证)的考生,按专业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4)艺术设计(城市园林艺术设计方向)专业:非校考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采用美术类统一联考考试成绩,校考省份考生采用我校单独组织的考试成绩。凡文化分达到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并获得我校专业合格证(非校考省份考生联考成绩合格证)的考生,按文化分与专业分相加后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5)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方向)专业:非校考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采用美术类统一联考考试成绩,校考省份考生采用我校单独组织的考试成绩。凡文化分达到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并获得我校专业合格证(非校考省份考生联考成绩合格证)的考生,按文化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6)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校考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采用编导类统一联考考试成绩,校考省份考生采用我校单独组织的考试成绩。凡文化分达到生源所在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控制分数线,并获得我校专业合格证(非校考省份考生联考成绩合格证)的考生,按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各占50%的比例之和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7)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非校考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采用播音与主持类统一联考考试成绩,校考省份考生采用我校单独组织的考试成绩。凡文化分达到生源所在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控制分数线,并获得我校专业合格证(非校考省份考生联考成绩合格证)的考生,具有良好的形象和气质,五官端正,仪表大方。按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各占50%的比例之和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8)美术类各专科专业文化分达到控制分数线,均按专业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9)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必须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规定参加专业考试,我校认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专业统一考试成绩。我校体育专业录取模式为:专业分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文化分从高到低录取。5、我校国际合作办学专业培养模式是:(1)报考我校与英国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ofWales)合作办学的专科考生,在我校学习三年,由我校和威尔士大学共同培养,成绩合格获得我校专科毕业证后,符合条件,如愿出国学习,可选择去英国威尔士大学继续学习。威尔士大学办学规模在英国排名第二,名誉校长为查尔斯王子。(2)报考我校与印度迈索尔大学(UniversityofMysore)合作办学的专科考生,在我校学习三年,由我校和迈索尔大学共同培养,成绩合格获得我校专科毕业证后,符合条件,如愿出国学习,可选择去印度迈索尔大学继续学习。迈索尔大学是印度五星级大学,已有上百年的办学历史。印度的软件工程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3)报考我校与英国考文垂大学(UniversityofCoventry)合作办学的专科考生,在我校学习三年,由我校和考文垂大学共同培养,成绩合格获得我校专科毕业证后,符合条件,如愿出国学习,可选择去英国考文垂大学继续学习。考文垂大学已有160多年的办学历史,拥有英国最现代化的图书馆,艺术设计和护理在欧洲享有盛誉。6、报考我校软件学院的专科考生,在我校学习两年,由我校和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共同培养,成绩合格获得我校专科毕业证后,通过双向选择,我校和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推荐就业。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是以培养软件实用人才和动漫游戏开发人才为目标的公办教育培训机构,系“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苏州软件、动漫、BPO与电子商务人才实训基地”、“江苏省双软认定企业”,与苏州国际科技园及长三角地区1600多家企业建立有良好的人才培养及输送合作关系。我校系苏州国际科技园“河南软件与动漫人才实训及输出基地”,并在苏州国际科技园建有“黄淮学院实习实训基地”。
黄淮学院院校简介好学网
黄淮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立于1971年。学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驻马店市。现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5G智慧校园试点高校、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有开源路南北校区、医学院校区,总占地面积2760亩。教学科研设施先进、支撑服务体系完善,拥有高标准的工程技术中心、图书馆、体育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拙匠书院、黉文书院、校史馆、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展览馆和智慧校园系统等。
学校有教职工16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320余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原千人计划、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土木工程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直属附属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综合能力在全省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三,在全省市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
学校有5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全日制在校生2.1万余人。学校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一批招生。入选教育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巴基斯坦COMSATS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截至目前,累计培养研究生220余人,并招收有外国留学生。
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34个,省级教学团队、创新团队、基层教学组织30个,并聘请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组建成立“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首批13个建设学校之一。学校被认定为“河南省学术交流基地”“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报《天中学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深化产科教融合、校地企合作。联合打造了11个现代产业学院,“防水材料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和“新能源与网联汽车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分别获批“河南省首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和“河南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联合打造了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新集村入选住建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和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乡村设计学院获批省级特色设计学院。与国(境)外20多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已合作培养毕业生近万名,千余名学生出国留学和交流学习。学校入选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2014年以来,连续承办九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论坛已形成品牌效应。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原创音乐剧《杨靖宇》《我的竹沟 我的路》、歌曲《亲爱的共产党》获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创作项目,舞蹈《文狮少年》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0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4名学生入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名毕业生入选“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落户我校。
学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功探索了一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的特色发展道路。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黄淮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与发展思路,坚持“一个核心”,瞄准“一个目标”,完成“两大任务”,实施“八大工程”,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持续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校精神,不断砥砺“唯有创新,方能超越”的黄淮品格,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