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防灾科技学院录取规则介绍

发布时间:2025-09-07 12:32:09 | 好学网

今天好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防灾科技学院录取规则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防灾科技学院录取规则介绍

防灾科技学院录取规则

防灾科技学院录取规则

录取规则:一、严格执行教育部及有关省(市、区)制定的招生政策和规定,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择优录龋二、我院不设置志愿分数级差,即按志愿优先原则,依次录龋对进档考生不设置专业分数级差,按专业志愿优先方式录取,第一专业志愿额满,按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依次类推。平行志愿投档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录龋(我院在江苏省招生按先分数后等级原则录取)。三、对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但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学院根据具体情况调剂专业;对无法满足所报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进档考生,在录取期间,若无正当理由,不得无故要求退档。四、对总分相同且填报专业相同的进档考生在分配专业时,理科按数学、理科综合、英语、语文;文科按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排序优先安排单科高分考生专业。五、关于考生加分或降分投档的相关事宜,按照教育部及各省(市、区)相应政策执行。六、考生身体健康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进校后复检。七、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测绘工程专业因工作环境要求,建议女生慎重填报,其余各专业男女比例不作限制。八、我院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英语专业限招英语考生,其它专业非英语考生慎重填报。九、我院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如遇网络传输等其它因素造成的招生遗留问题,我院和有关省(市、区)招生主管部门协商解决,录取结果由各省(市、区)统一公布。十、学生在校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达到毕业标准,颁发防灾科技学院学历证书,本科生达到学位授予标准,同时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学士学位证书。

防灾科技学院录取规则介绍

防灾科技学院学校简介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5年,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00余人。2021年2月,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合并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筹建应急管理大学。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学校构建了涵盖自然灾害成因机理、发生发展、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救援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全过程、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5个,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4个(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35个本科专业中,包括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和重点发展学科(地质工程)各1个、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自然灾害概论)和9门省级一流课程。

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3个。建设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地质野外教学实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北川地震遗址建筑物结构抗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拥有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震灾害仪器与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省级科普示范基地、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基地。

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培养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水环境与水灾害、岩土地震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应急技术与管理等培养方向。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着力开辟凝练了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科研体系。学校承担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项目等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项目200多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公共效益。学校深度参与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松原地震、长宁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现场救援、科学考察、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学校向中央提出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议”被教育部等有关部委采纳,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校安工程”在全国铺开,极大提高了全国校舍地震安全保障。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建有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高标准运动场等设施。图书馆馆藏文献103万余册,“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汇雅书世界”“港澳博硕学术资源库”“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等近30个电子资源数据库。建有地震科学、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有各类实验室87个,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4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51万元;建有秦皇岛黄金海岸教学实习、北川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北京通州科技成果转化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余个。

学校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多人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此,学校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

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牢牢把握筹建应急管理大学千载难逢机遇,建设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教育培训高地,建设应急管理文化传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新型高端智库,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示范引领我国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好学网

以上就是好学网整理的防灾科技学院录取规则介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防灾科技学院录取规则介绍”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