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聚焦2024年山东高考:秦汉史到底考什么(二)

发布时间:2025-07-13 14:07:05 | 好学网

聚焦2024年山东高考:秦汉史到底考什么(二)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好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聚焦2024年山东高考:秦汉史到底考什么(二)

聚焦2024年山东高考:秦汉史到底考什么(二)

从新旧课程标准的转向,我们深入探讨了秦汉史在高考中的考察重点和要求。新课标相较于旧课标,更强调秦汉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和定位,突出立德树人,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新课标对考生的秦汉史历史认知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增如开疆扩土等新考点,旨在让考生了解国家主权意识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新课标对秦汉时期的经济关注度降低,而更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关注兴亡,体现了唯物史观这一根本素养。

2022-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的变化,明显体现了这一转向。例如,2020年山东省二模的西汉侯国,已显现出新课标的影响。其他新高考省份也在同步进行考点更新,例如河北高考的一道题,通过研究简牍发现,秦代与汉代在行政文书中处理方式的差异,考查了考生对秦汉时期政治体制的理解。另一道题则聚焦于秦汉历史,探讨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贡献。

基于新课标,中国古代史课标正文出现了8次“变”,这导致了2022、2023年山东高考变化类考察比重的明显提升。复习时,建议考生选取秦汉时期以特殊史料类型为背景的题目,如汉画像石、秦汉简牍等。同时,精选其他新高考省份的试题,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基于课标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减少对硬知识点的反复讲解,尤其是在一轮复习之后。

聚焦2024年山东高考:秦汉史到底考什么(二)

西咸新区秦汉学校高考成绩如何?

1、600分以上27人,理科最高分648分位次816,文科最高分602分位次383。
2、理科5000名内近40人,10000名内近100人,15000名内150人。
3、文科1000名内6人,2000名内25人,3000名内40人。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秦汉学校),又名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是一所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学。学校建于2012年,由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投资建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承办。截至2016年11月,学校占地33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4月18)每日一题2020109~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5西汉海昏侯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4月18)每日一题2020109~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5西汉海昏侯的相关内容。

(2017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16分)

(16分)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一一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4分)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2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6分)

答案

(1)郡国并行制度。(2分)

失礼仪,乱制度。(2分)

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2分)

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4分)

(3)儒学成为正统。(2分)

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2分)

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是不客观、不充分的。(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材料分析解读能力及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并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所以刘贺能被封为侯,成为侯国之主。

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可概括出刘贺被废的原因是失礼仪和乱制度。

(2)第一问,根据材料"“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可知霍光专权,而刘贺欲收回权力,为了避免权力转移,霍光废刘贺。

第二问,比较材料一二可知,材料一为《汉书》的记载,是对史事的记述,而材料二是后人作的文章,是对史事的分析研究。

(3)第一问,材料中提到了儒家及孔子相关事物,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第二问,出土文物是对史事记载的补充,丰富了史事记述和分析。

第三问,历史评价要有理有据、客观充分,材料三中的评价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据作支撑,所以是不客观、不充分。 好学网

以上就是好学网为大家带来的聚焦2024年山东高考:秦汉史到底考什么(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山东高考 高考
与“聚焦2024年山东高考:秦汉史到底考什么(二)”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