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政策性退档几率大吗

发布时间:2025-06-25 00:58:54 | 好学网

好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政策性退档几率大吗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政策性退档几率大吗

政策性退档几率大吗

政策性退档几率不大。

1、法律分析。

政策性退档几率不大,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是实行的平行志愿,一般来讲,在实行的平行的省市,只要考生服从专业调剂,高校不会随意退档。

2、政策调整。

政策性退档的几率会受到政策的调整影响。如果教育部门或相关政策机构对招生政策进行调整,可能会导致某些考生无法进入原本预期的学校,从而增加政策性退档的几率。如果某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较高,而考生的分数没有达到该线,那么就有可能会发生政策性退档。

3、高考竞争激烈程度。

政策性退档的几率还会受到当年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影响。如果某个学校的报考人数远远超过该校计划录取的名额,那么政策性退档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政策性退档的几率还会受到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政策性退档原因:

1、录取指标不足。

某个学校的招生计划与该校的实际录取指标不符,导致部分考生无法按照原计划被录取。这可能是由于某个学校的特定招生计划调整、招生政策变更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2、录取分数线的调整。

某个学校根据当年考生的报名情况和成绩情况,在录取过程中可能会调整录取分数线。如果考生的分数未能达到或超过调整后的分数线,就有可能发生政策性退档。

3、特殊类型考生优惠政策的调整。

某些特殊类型的考生,如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可能根据政策享受优惠录取条件。但如果政策发生变化,考生可能因不符合新政策要求而被退档。政策性退档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根据政策规定进行的,并非由学校个体决定。

政策性退档几率大吗

什么是政策性落榜?

在每年的录取中,总有一部分考生尽管其总分超过了某一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却最终没有被相应批次的学校录取,我们称为“上线落榜”,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也许有人会问,分数达到了批次控制分数线怎么还不能被录取呢?

其实考生能否被录取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高考落榜既有考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一、划线政策性落榜
好学网

教育部录取原则明确“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合格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成绩达到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情况下,由招生学校自行确定是否录取以及录取的专业”。

因此,各省市都要按略多于招生计划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既然按略多于招生计划总数确定最低控制分数线,那么理论上这“略多于”的部分在录取中就要落榜,这就是政策性落榜。

二、上线后落榜

考生上了学校调档线后,由于学校可按规定适当扩大比例投档,多出部分的考生档案要被退回。被退档的原因可能有:

原因有以下几个三种:

1、未服从调剂专业

假如你的分数达到了院校的投档线,但是接下来的一步就是依次检索你的专业志愿,如果你所填报的专业,都已录满,而你不服从调剂,就会被退档。所以考生不能自恃总分高,只填报热门的院校和专业,这样会导致被分数更高的考生占位,如果考生又不服从专业调配,极有可能导致被退档。

2、相关科目成绩过低

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了院校调档线,但某一门单科成绩较低,没有达到学校对考生所填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也就是单科成绩没过关),学校不予录取。

3、身体不符合条件

某些高校或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有特定要求,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等,这些要求在院校的《招生简章》中都会公布,考生在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4、调档比例因素落选

招生院校为了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因此录取过程中,调档人数略多于招生计划数。调档比例通常为1:1.05(平行志愿)、1:1.2(顺序志愿),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参考近年具体高校的最低录取线,超出不足5分的,均属“边缘生”,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5、志愿扎堆遭遇“大年”落选

不少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只选择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造成考生扎堆填报某一高校的情况,导致该校调档线比预估的高,考生成绩虽然过了录取批次控制线,却达不到院校调档线,没有机会参与调档而落选。

6、填报志愿过少落选

一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同一批次只填报一个院校志愿,或忽略下一个批次院校志愿,一旦所填报院校落选,则没有机会参与其他院校的选择录取。


怎样规避退档风险呢?

1、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要服从专业调剂。 除非你有把握说你填报的专业100%有把握录取。因为你不服从专业调剂,只要你填报的6个专业都录取不了,你一定退档没商量。建议服从专业调剂不是故意鼓励去读不喜欢的专业。我们来比较一下下面两个选择:(1)服从专业调剂读了本批次不喜欢专业。(2)退档后读下一个批次。自己权衡就明白了。

2、细读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高校的专业录取规则和专业录取条件。 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比如身体,比如单科成绩)也是退档没商量的。

3、了解高校的投档比例。 一般来说,投档比例越大,退档机会就越多。投档比例1:1,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只要不是自身原因(身体等),几乎不会退档。

高考退档是不是就意味着落榜?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退档是不是就意味着落榜?的相关内容。

不一定,这取决于学校的申请人数。

每个大学的专业分数都不一样。 很多好的专业或者申请者较多的专业分数相对较高,而其他专业的分数相对较低。 如果分数高于最低分数线,但没有达到专业分数线,如果此时不选择调整,将被退档,直接转入下一位申请者。

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

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二是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

三是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退档类型及预防对策: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政策性退档几率大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政策性退档几率大吗”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