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9 15:02:58 | 好学网
在北上广拿万元月薪真的不算什么,但是相对于 东北地区 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个工资还是有吸引力的,而且再加上东北和北上广地区的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人才向北上广等地区流动也是正常,东北人才向外流出趋势如何改变?
一、 吉林大学 发布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吉林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大概率都是在10名开外,但在东北却是排在前列,而且吉林大学还有个最牛的称号:全国学生最多的大学,可见这所大学并不简单,为吉林,为东北,为全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日前,吉林大学发布了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该校的毕业生就业后的待遇也随之曝光,给未来的学弟学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无论是对大学的选择,还是专业的选择有非常有意义。
在吉林大学的这份就业质量报告中,关于毕业生薪酬有以下几个亮点:
1、2020届毕业生整体待遇尚可:毕业生整体税前月收入为8385元。其中,月薪在4500-6000元之间的占23%,月薪在7500-9000元的占19%,月薪在11000元以上的占到16%。
2、不同学历待遇差异较大:博士生月均收入达到了10097元,硕士生月均收入为8645元,而本科生月均收入为7732元。整体工资待遇和学历还是基本成正比的。
3、就业地区影响收入水平:从就业地区来看,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和就业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关系很大,在北上广就业的学生,月均工资都在10000元以上。
4、不同行业待遇差异较大:在吉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分析中,能看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行业 的待遇很好,月均收入超过12000元,但是 公共管理 ,社会保障等薪酬则较低,大多数都在5000多元。这与行业本身的发展有关。
二、网友质疑人才都从东北跑走了看到这份就业报告,很多网友也都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吉林大学在东北那可是一流的,在全国排名也很高,但是毕业生的月薪真的不算高,北上广的产业工人工资都能拿到1万多,虽然加点班,但待遇一点不比大学生差。
还有人说,北上广对吉林大学的毕业生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谁让东北的工资低呢?如此一来,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跑去 北上广深 上班了,人才都跑完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都很冷清,振兴东北关键要人才啊!
三、吉林大学的综合实力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位列211和 985工程 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一流高校,全校共有6个校区,占地超过600万方,全日制学生超过7万人。
在教育部 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吉林大学学科上榜总数一度超过 清华大学 ,高达56个,总数排到全国第三位。
而且从最近几年的排名来看,如果参考 校友会 的排名版本,吉林大学基本上都在第十名左右徘徊,可见实力非常强劲,但由于地处东北,每年高考的录取分数相对来说比其他的顶级 985高校 要低不少。
四、东北留住人才的关键对于网友的担忧我们应该客观地来看,人才流向北上广是大多数高校面临的情况,对于高校来说是愿意看到这一点的,毕业生有好的去向当然要支持,毕竟都是在国内,谁也不愿意让毕业生多拿点工资呢?
至于高校所在地能不能留住人才,一方面要看当地的产业发展,另外一方面则要看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毕业生不可能单纯地只看一个方面,他们往往会统筹考虑待遇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从目前来说,东北地区要想留在顶级高校的人才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至少说是要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有大的突破,给毕业生广阔的舞台和专业施展的空间才行。
坦白地说,在北上广地区每个月拿个1万多的工资根本不算什么,但毕业生为何选择北上广?关键还是在于专业成长的空间,看好未来的发展。这也是东北地区目前需要努力实现的。
理论上高考报考省内院校比较好录取。
省内院校安排的招生人数非常多,理论上考生的录取几率很大,报考省内院校相对容易。
而省外院校招生计划很少,有的专业甚至只有1-2个招生人数,报考这样的院校很容易滑档。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
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 北上广深 ”,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应该“重院校、轻专业”。报考 6类 及以下院校,应该“重专业、轻院校”,按照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命题全国统一了,北京会怎样的相关内容。
你以为会怎样?北京人家庭比全国其他省市的家庭平均收入要高不少,他们北京人请得起最好的教师,买得起最好的教材,拥有最强的教育系统,完善的教育设备。而其他省市尤其是某些小县城的农村孩子,要去喂猪做饭,哪有时间学习?哪有钱买得起书本?北京家长开车送孩子上学,10分钟到学校,山里的孩子上学,步行1个小时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