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4 19:18:11 | 好学网
山东省内高校首次设立农村专项计划、提前批也要征集志愿、本科二批征集两次志愿……昨天,省教育厅公布了2014年山东省高考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政策变化,今年在春夏季高考方面将有12项变革。
夏季高考只考两天
今年我省调整了夏季高考的考试科目设置,夏季高考考试科目由“3+x+1”调整为实行“3+综合”模式,从2007年开始的基本能力测试退出了高考历史舞台,我省夏季高考时间也从以前的两天半缩减为两天。
同时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不再作为夏季高考内容,不过高考英语试卷总分依然是150分。
春季高考首考知识+技能
今年我省春季高考首次实行“知识+技能”考试模式, 语文 、数学各120分,英语80分,专业知识200分。而首次增加的技能实操考试总分为230分,占春季高考总分的31%。与夏季高考相比,春季高考更加注重技能,文化课难度和分数线要求则相对较低。首次实施的技能考试采取的是实际操作的形式,全省共有29所主考院校承担38个类目的技能实际操作,全省共有91354名考生参加。
春季高考本科计划翻番
今年我省继续扩大面向职业教育的本科招生规模,今年我省在春季高考投放的本科招生计划为10460人,比去年的5200人翻了一番多。
尽管我省今年春季高考人数增加至91354人比去年增加了近3万人,增幅也达到了61%,但因为本科计划的增加,使得今年我省春季高考考生将有超过10%的考生能获得升入本科的机会。这与此前中职生只有0.4%的升本比例相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大增加了升本求学的机会,有利于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好学网
本科计划的持续增加也吸引了更多的中职学生参加春季高考,2012年我省春季高考报名人数只有40438人,短短3年来,山东春季高考报考人数翻了一番还多。
中高职直通本科扩规模
扩大本科应用型人才分段贯通培养招生改革试点范围和专业覆盖面。“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职高专院校达20所,衔接本科高校15所,招生规模2520人;“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中等职业学校达16所,衔接本科高校10所,招生规模920人。
仅岛城参加“3+4”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试点的中职学校就达到了6所,除了与省内的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合作外,我市还有两所中职学校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增加了中职学生直通本科的机会。
高职单招计划突破4.5万
扩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试点范围和规模,单独招生规模达到45000多人。
在国家示范性、骨干型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3所新评出的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单独招生规模达到45000多人。
23所高职试点注册录取
今年我省开展了高职院校注册入学试点,首批将有25所高校进行注册入学试点,安排招生计划2710人。考生在高考结束后仍未被录取,可以通过注册进入这23所高职学校进行学习,注册录取的考生待遇跟普通录取考生完全一样。
49人免春季技能考
实施技能拔尖人才免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有两类考生可以免于春季高考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考试,包括获教育部(微博)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并获得县级及以上劳动模范或同等荣誉称号(表彰文件中明确规定享受劳动模范待遇者)、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在职在岗人员。今年共有49人获得了免技能考试资格。
全省统一划线
今年我省高考各批次将统一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从2004年开始实行的济青线将彻底退出高考录取的历史舞台,而在今年以前,本科二批以下各批次,济南和青岛的考生可以享受单独划线,优惠幅度为省属线下20分左右。
全省统一划线后,省内考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高考,也可以在学籍所在地高考。这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是好消息。
提前批也要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各批次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部分高校计划有空额,省招考院向社会公布计划空额,未被录取考生可以再填报一次志愿。我省最早在本科二批以下各批次试点征集志愿,2012年征集志愿覆盖了除提前批以外的所有批次。
今年我省调整优惠了志愿设置及填报方式,首先是征集志愿的覆盖范围扩大至提前批。以往提前批只能填报一次志愿,而今年在提前批考生可以填报一次一志愿,还可以填报一次征集志愿。另外,本科二批由去年填报一次一志愿、一次征集志愿,改为填报一次一志愿、二次征集志愿。
省教育厅表示,增加志愿目的是有效减少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的调剂数量,提高志愿满意率和报到率。
9536名外省考生山东高考
今年我省首次允许非山东户籍考生在省内参加高考,在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外省考生都表示,山东是高考大省,竞争程度超过国内大部分省份,因此山东允许考生异地高考的吸引力不大。省教育厅之前预测会有1.5万人在我省参加高考,而今年非山东户籍在我省参加夏季高考的实际考生人数为9536人。
据教育部统计,全省有28个省份今年允许考生异地高考,非户籍考生人数为5.6万人,相比之下,尽管山东高考竞争激烈,但外省考生人数还是占到了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
地方高校首设农村专项计划
今年我省首次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2014年,将安排在我省本科一批有招生任务的省属高校,单列2%的招生计划,共750人,面向我省52个财政困难县实行定向招生,招收农村户籍考生,提高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比例。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农村专项计划志愿设有单独的志愿卡。
高考加分项目有调整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济南地区高考咋加分?的相关内容。
根据规定,应届高中毕业考生中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获得者,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6名者,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者,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考生,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山东省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
山东2022高考招录政策 山东2022年高考招录政策主要包括了志愿填报、录取批次、投档规则以及特殊类型招生等方面的规定。 在志愿填报方面,山东省实行的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绩,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填报高考志愿。这一模式旨在保护考生的选择权,确保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合理填报志愿。 录取批次方面,山东省将高校分为不同的批次进行录取,包括本科提前
江苏省新高考政策 关于江苏省新高考政策如下:“3+1+2” 首先是“小高考”,江苏省这个特殊的设计将在2021年高考中消失,和其他省份一样,所有江苏高中生需要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或类似的名称),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会考”,通过了这个考试,高中才能顺利毕业,同时才拥有参加高考的资格。 但是注意3点:这个合格性考试难度通常是较低的,而且成绩体现只有合格与不合格,的是这个
2009年山东省三好学生高考加分政策 应该会加。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等 享受“增加20分投档”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有下面几类: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
2014年山东高考政策 2014年山东省高考大变样专家参与高考录取【政策】2014年起,我省将进一步加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强化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高考录取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增强其科学性和公信度。从2011年入学的学生开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组织实施,考试成绩除用于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测定外,同时记入参加高考的考生电子档案。进一步完善高中学生综合
山东新高考政策 近日,我省发布了《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山东省2022年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技能测试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高职(专科)单独考试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通知》。 对我省2022年春季高考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现将政策内容解读如下: 一、春季高考招生包含哪些类型? 答:我省春季高考招生包括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高职(专科
广东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民族院校(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单独划线;报考其他专科高校可在其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新高考广东加分政策
2024年各省高考状元盘点 本文仅为娱乐消遣,旨在鼓励优秀学子并为高中学子提供积极向上的动力,学习真知,成为社会和自我价值的创造者。 本内容由非官方民间人士提供,不涉及任何违规炒作行为。宪法赋予言论自由权利,只要不损害他人,不应轻易限制。 我们反对唯分数论,成绩的成功只是一生成功的一小部分,人生有多种成功方式。 表扬成绩优异的学子,并不与素质教育相悖,成绩差异源于学习能力与习惯,表
2024-06-18 05:28:58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
2024-06-03 03: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