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西藏登山学校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成长为专业学校?

发布时间:2024-12-13 13:18:14 | 好学网

今天好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西藏登山学校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成长为专业学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西藏登山学校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成长为专业学校?

西藏登山学校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成长为专业学校?

自1999年起,西藏登山学校的成长历程堪称奇迹,由尼玛次仁校长一手创办,如今已与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齐名,成为专业登山教育的翘楚。


在创建初期,学校条件极其艰苦,没有自己的校舍。然而,尼玛校长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毫不妥协。他聘请西藏体育大学、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的优秀教师教授文化课程,同时,国家登山队和西藏登山队的资深队员则负责传授技术知识。在奥索卡(OZARK)公司的协助下,尼玛校长与法国沙木尼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了法国职业登山家的授课,并每年输送优秀学员到法国深造,这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


尼玛校长的努力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登山协会的肯定,2002年西藏登山学校被列为国家援藏重点项目,得到了总计700万的国家拨款支持,加上奥索卡公司的社会资金,新校舍得以建设完成。如今,占地1.5万平米的学校设施完善,拥有教学楼、宿舍楼、接待楼,以及攀冰模拟道和大型人工攀岩壁,成为国内设施最先进的登山教育中心。 好学网


西藏登山学校的成立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夏尔巴家族教学模式,用科学理念和全面的教育观培养出一批技术精湛、综合素质全面的高山向导。短短7年,学校的成绩已超越了夏尔巴人百年来的高山协作历史,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西藏登山学校的学员都是来自山峰所在地的农牧民藏族青年,入学年龄在16-18岁,必须是初中毕业,身体素质要好,还要能够吃苦耐劳。进学校前要进行一次体能测试,5000米长跑,主要是测试学生的耐力,这个是登山协作必须具备的。值得一提的是,西藏登山学校是国家扶贫项目,学员在校期间享受全部免费教育。

西藏登山学校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成长为专业学校?

西藏大学教育城校区什么时候建成

2021年底。根据查询西藏大学官网得知,西藏大学教育城校区建有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多项设施,在2021年底完工,在2022年9月投入使用。西藏大学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西藏登山学校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成长为专业学校?

西藏大学好不好啊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藏大学好不好啊的相关内容。

学校性质: 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大学
学校网址:
主管部门: 西藏自治区教育委员会
在校学生: 普通本专科生 1305人 成人本专科生 72人 外国留学生 22人
师资情况: 专任教师数: 323人 其中: 教授 3人 副教授 32人
院系设置: 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学,艺术,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电子与信息,预防医学
专业设置: 11, 思想政治教育, 汉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音乐学, 美术学, 历史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地理科学
联系电话: 6323200
邮政编码: 850000
学校地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金珠东路5号
学校简介:
1985年7月20日,西藏大学诞生在"日光城"拉萨市, 她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办的"西藏军区干部学校";随着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先后易名为"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西藏自治区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等。西藏大学肩负着发展西藏民族教育事业的重任,故现阶段以培养师资为主,同时为继承发扬西藏优秀文化艺术和发展西藏经济培养专业人才。
西藏大学设有7个系16个专业和藏语文授课师资培训部。 根据西藏的建设需要,近年来还试办有成人大专藏汉翻译和藏文新闻2个专业。全校目前共设有28 个教研室和《格萨尔王传》研究室,既以具有西藏特色的学科为重点,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的水平。注重双语人才的培养,形成了藏学、文科、理科、艺术、管理等相结合的多学科专业的自治区综合性大学,实现了本科生、大专生、干部专科生、大专专业班等的多层次办学和包括师资培训,代培、进修、自费生、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办学。
截止1991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593人,其中男392人,女201人;藏族382人,其他少数民族10人;少数民族教职工占全校教职工的66.1%。其中:教师293人(藏族176人、其他少数民族2人,共占60.75%),教学辅助人员52人(藏族42人占80.7%)。
党政干部123人(藏族77人,其他少数民族7人,共占68.29%)。工勤人员107人(藏族59人,其他少数民族1人占56.07%)。
附设机构人员18人(藏族15人,占83.33%)。
293名教师中:教授3人(藏族2人,占66.66%), 副教授11人,讲师97人(藏族59人,其他少数民族1人,占67.86%),助教99人(藏族61人,占61.62%)。教员70人(藏族46人,占65.71%)。
另有其它系列的中职20人(藏族14人,其他少数民族1 人,占75%)。初职45人(藏族3 7人,占82.2%),此外, 每年还有近10名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的援藏教师和两名美国英语学会的外籍专家到我校任教讲学。
西藏大学目前在校生达1077人(包括20 名自费生), 男生633人,女生444人,藏族966人,其他少数民族5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在校生的90.2%。其中本科生734人,占68.15 %;专科生250人,占23.21%;培训学员93人,占8.64%。由藏、汉、回、纳西等4个民族和夏尔巴人组成的1077 名在校生分布在17个专业共30个教学班学习,全校学生党员45人,占5.6%;共青团员952人,占93.7%,全校每年近20%的学生分别获得"三好生","奖学金","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和表彰。
学校图书馆面积达4754平方米,馆内藏书近14万册,加上各系和部门的9个资料室,全校藏书近20万册,订有杂志1006 种,报纸148种、外文期刊34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83种, 设期刊、报纸、藏文、教师、学生等5个阅览室。自然科学有19 个实验室及电视教学室、语言实验室。
学校主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以教学推动科研,教学科研相长,重视学科专业建设,重视基础研究,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注重西藏研究,1985年以来,先后编写出版了《藏文公共教材》一、二册,《藏文写作》、《英藏汉对照辞典》、《代数思考题》、《音乐藏文识谱》等教材和工具书,该校《格萨尔》研究室收录整理了大量口头说唱《格萨尔王传》的系统资料,录音154盘,整理出版了3部书。该校承担或协作国家及全区科研项目6项, 在区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学校每年组织学术报告会, 并试办《西藏大学学报》(藏汉两种版本)。
西藏大学占地面积约23公顷,现已基本形成教学楼、艺术楼、实验楼、电化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学生宿舍楼、职工宿舍楼、食堂、礼堂、医院、托儿所、印刷厂以及标准田径场、太阳能游泳池等结构合理的建筑群体;总建筑面积达5.5万平方米。
学校自1952年至1984年先后为西藏自治区培养输送了藏、汉、回、门巴、珞巴、纳西等族和夏尔巴人、登巴人等各类人才8000余人,1985年至1991年又为全区输送了1717名毕业生,其中本科生851人,获文学、理学、法学学士学位560人,大专生588 人,培训各类学员278人,各时期的毕业校友为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为西藏革命和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师范生已经并正在成为西藏教育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遍布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为发展西藏民族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西藏大学建校以来,结合西藏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努力适应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专业基础教学;注重藏族文化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其他学科领域内的西藏研究;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双语和三语(藏、汉、英)专门人才的培养,努力探索符合办学规律,又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办学路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西藏民族高等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政策为西藏大学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协作开辟了途径,建校以来,该校接待国外友好人士,参观访问者达1千余人,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来讲学25人次。

以上就是好学网整理的西藏登山学校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成长为专业学校?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西藏登山学校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成长为专业学校?”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