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8省陆续宣布实行3+1+2模式,学生如何选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

2024-11-20 12:43:46 | 好学网

8省陆续宣布实行3+1+2模式,学生如何选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8省陆续宣布实行3+1+2模式,学生如何选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8省陆续宣布实行3+1+2模式,学生如何选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

8省陆续宣布实行3+1+2模式,学生如何选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

近日,2018届步入新高考的省份——河北、辽宁、湖南、江苏、广东、福建、湖北、重庆8省市陆续宣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3+1+2”模式。

“3+1+2”模式,相比山东、北京、上海等地的“3+3”模式,在选课上,更加明确了偏理或偏文两个方向,将选课的20个组合降低到12个组合,减轻了学生的选择负担,同时也为学校教学资源配置减轻了压力。

一、3+1+2模式的赋分原则

1、“3”指语数外,每科分值为150分,英语分中包括30分听力,一年两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成绩。

2、“1”指物理或历史,在“3+1+2”模式中,物理和历史为首选科目,必须2选1,总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

3、“2”是指在化学、政治、生物、地理中任选2科,每科100分,以等级赋分的方式计入高考成绩。

二、由“3+1+2”模式的赋分原则来看,高考选课应注意的事项。

1、物理和历史必选其一,意味着学生在高一时就要规划好自己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将来想往理工科各专业发展的,最好选物理,而将来想往文史专业发展的最好选历史。

据教育部选课指引,共有19个理工科专业类必考物理,还有一些高校在招生时对选考科目做了限制。因此要及早了解各高校专业招生要求,以防自己喜欢的专业,因自己高中时的选课不适合而造成遗憾。

2、物理和历史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意味着在高考中物理和历史的成绩更具竞争力。因此一定要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来报考。

3、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选二,以等级赋分的方式计入高考成绩,那么在选择这两科时的原则有三:

(1)要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所谓优势学科是指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且考试总排名靠前的学科来学习。

要确实是不是自己的优势学科,一定要在高一时认真学习各科,一方面看自己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看自己在这科学习上是否有优势,当两科成绩不相上下时,优先考虑个人兴趣。高中课程无论是哪个学科,都是一个知识难度逐步加深的过程,只有对本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后期学习的学习动力。

(2)要选择学校师资力量上的优势学科。

各学校的优势学科有所不同,以前以文理科分班时,有些学校的优势是理科,文科班级很少,这说明理科的优势比较强,而文科则缺少强劲的竞争,相反文科占优势的学校,理科的师资力量又缺乏与其它各校的竞争力。因此,在选科时不得不考虑这一因素。

拿我校高中部来说,每年全校20个新生班,理科班有18个,文科班仅有2个,文科的师资力量选选落后于理科班的师资力量。

(3)等级赋分方式下,选择竞争力小的组合,而竞争力取决于选取该组合的学生实力。你的对手实力越强,意味着这一组合竞争力就越强,你就很难在这一组合中脱颖而出。

理科中学习的难易程度是物理的难度大于化学大于生物,而文科组合中政治学科的难度大于历史大于地理。而选择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的纯理科组合的,一定是理科学霸的必然选择,有这些高手存在一定会把分值提得更高,因此在等级赋分中,实力差的学生的排名百分比就会靠后,因此在等级赋分中吃亏。

二、新高考“3+1+2”12个组合如何选?下面小徐老师从专业填报及该组合的竞争力上推荐以下几种组合。

1、物理+化学+生物

此组合可报理科、工科、医学类所有专业,专业覆盖率94.7%,向来是学霸们最爱,也注定是竞争力最激烈的一个组合,适合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头脑灵活且对文科不感 兴趣的学生。

2、物理+化学+政治

此组合顶级大学专业覆盖率可达100%,专业覆盖率高达98.9%,政治因其知识的灵活性和知识面的广度,向来是文科类中最难拿高分的一科,但是政治却是考研必考的一科,从长远打算来看,这一组合也是相当不算的,同样受到学霸们的青睐。

但是这一组合也是最难学的组合,在我校高中部,很多偏理科的学生不敢选政治,认为政治跟文科生比没有优势,怕在等级赋分中吃亏,这种考虑也不无道理,但总体还是要看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兴趣是哪一科。

3、物理+生物+地理

此组合专业覆盖率高达99%,生物和地理分别是理科和文科中较好学的科目,这也造成选这一组合的人物绝不在少数,人数多等级赋分的基数就大,如果在生物和地理的排名均靠前的话,也有相当大的优势。

4、物理+政治+地理

此组合专业覆盖率同样高达99%,适合化学和生物较差的学生选择。

5、历史+政治+地理

此组合是纯文科组合,专业覆盖率为52.9%,最大的弊端是不能报考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但是艺术类、文史类专业可以随意选择,选择汉语言文学、新闻传媒、社会学、部分管理类、国际政治类等专业的考生均可以选择此组合。此组合适合记忆力强,文科方面知识面广的学生。

6、历史+政治+生物

此组合可选择专业覆盖率为73%,部分理工科无法报考,适合语言类,文史类、体育类、医学类、生物类考生选择。

7、历史+化学+地理

此组合专业覆盖率为88.6%,是文科中比较偏理的组合,一般而言偏理科的专业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限制,而这种组合适合物理实在学不好的学生,但同时又不擅长博闻强记的文科学习的考生。

8、历史+地理+生物

此组合专业覆盖率为77.8%,地理,生物在高中科目中难度较小,学习起来较轻松一些,虽然在报考专业上有一定限制,但较适合语言类和体育类考生。

总之,在新高考模式下,选课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学科优势、学科兴趣、竞争对手还要考虑将来填报的专业和职业规划等,选取同一专业的学生,虽然所选组合不一样,但是录取时依然以整体排名为准,因此在保证自己所选的组合在该专业录取中的总排名靠前才能取得最大的优势,这一点也要注意。

(文:指尖教育帝国;图:网络)

8省陆续宣布实行3+1+2模式,学生如何选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

新高考怎么选科?

新高考怎么选科?

我们先看一下几个高考选科最常见的误区,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

很多高中生可以为了总分提高六七分而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却在填志愿时,仅仅根据自己对某个专业的想象,或自以为是兴趣的“兴趣”,匆匆填完志愿,更有甚者让家长或亲戚全权决定。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本末倒置。

其实,在真正关键、根本的事情上,选科本应该分配更多的重视。

填志愿之前,是选科。

最常见的情况是:大多数人在高一起初学九科的时候,偶尔会想一想、和朋友聊一聊大致的意向,却从未严肃地考虑过,或者说,没有以“一定要导出一个结果”为目标。

到了选科的前夕,可能会看下学校的通知(基本上是文件原文),以及附带的一些所谓的选科方法,最后和家长讨论一下,便决定了。

那这些所谓的选科方法是怎样的呢?

“一定不能选专业覆盖率太低的科目!”

“千万不要选全理或全文!”

等等一类的选科误区。

提出这些选科方式的人,本身对于高考选科就不了解,其建议行为甚至可以称之为不负责任的惑众。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选科常见的误区,针对性提出正确的选科建议。

第一个选科误区,以“专业覆盖率”作为衡量科目的标准。 好学网

因为专业覆盖率高,大部分学生直接首选物理,即使自己并不擅长物理这门课程。

可能有人会问:“这有什么问题呢?选科就是要尽可能扩大自己选择的范围,当然是选择专业覆盖广的科目啊。”

物理科目专业覆盖率确实较大,因为我们所认为的‘物理专业覆盖率=(仅物理专业+物理历史皆可)/全部*100%’。

那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历史专业覆盖率低呢,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的‘历史专业覆盖率=仅历史专业/全部*100%’,直接忽略了‘物理历史皆可’的专业覆盖率。

但其实上‘物理历史皆可’的专业覆盖率并不低。

这也导致了多数人即使知道自己不擅长学习物理,但仍会选择物理的原因。

当然我不是建议同学们不要选物理,而是希望同学们在选科时不要单纯地以“专业覆盖率”作为衡量科目的标准。

如果你对物理真的不擅长,那就不要选物理,选历史,再选择其它理科类学科扩大专业覆盖率就可以。

同时,这也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

我们都知道,高考改革后,专业对选科是有要求的。

但是,你对专业了解吗?你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吗?

有—个基本事实是:我们只会被一个专业录取。

所以,结合正常的逻辑,真正的判断标准是:

“我需要知道我想读什么专业,适合哪个专业,我的选科组合,能否使我选到想读的专业。”

就可以了。

问自己这个问题。

以自己的目标专业为导向,提前了解志愿填报、专业测评,而不是把现阶段的任务留给高考后填志愿的自己,这本质上也是一种拖延。

剩下科目的选择方法,会在后面提到。

然而,你已经可以发现,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判断标准是自然状态下原本就合理的,但它默认了一个前提:

“我清楚自己要选什么专业。”

很多人不清楚他们要选什么专业。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中产阶级及以下的家庭没有资源和科学的言传身教为他们的孩子提供足够的“尝试,然后试错”的机会和体验、开拓的视野和格局,以及经济支持。

但不要忘了,信息时代,获取我们想要了解的内容易如反掌,通过不断的信息查询,专业的志愿测评,不断地深入、了解。即使你还不能切身实际的体验某个专业,但是对自己、对专业也能够有足够的认识。

这时,你会听到一个声音:“呵,有必要吗?天天看这些,最近考试成绩怎么样啊?”

第二个误区:认为“主动规划意识”和“脚踏实地好好学习”矛盾。

不仅有必要,而且是非常必要,非做不可。虽然不恰当,但有一句简单的话是,坐井观天。

很多人因为没有关注新的视野,新的知识,而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

主动地去规划自己的未来,不仅与实干精神不矛盾,还对其有促进作用。规划过未来和没有规划过未来的两种人生,差别显而易见。

其实,这种声音之所以会出现,就在于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把“规划”落实成“空想”,最后把实际上自己空想的无效性,自以为是地,当作是规划的结果,非常滑稽地否定了规划的效果。

似乎一提到“规划”,有人就已经在脑海中想象出了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看这看那想来想去的人。

恰恰相反。实际上,当我们需要做选择时,借助外界工具(信息查询、志愿测评等)往往往往能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做好规划,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

第三个误区:不“根据专业来选科目”,而是“看科目选专业”。

这是最荒唐的地方。

比如某些所谓的选科方法,把各个学科能选什么专业列出很多。地理下面就写着地质学、测绘之类,历史下面就考古、文物等等,政治下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

这种资料把学生误导到一个错误的方向上。

比如我选历政地,就会听到“地理?你要学城市规划什么的吗?”“政治?你要考公?你要从政?”

甚至有人会这样想:“我对化学/生物很感兴趣,我以后就选化工/生命科学吧。”很多人就是这样挖坑自己跳的。

而这里,就引出了我们选科真正方法的第二步。

在“确保自己的专业可以选到”这个要求符合后,剩下的就非常简单了:

选分得分高的,并且有把握拿分的。

其实,第二步也只是看上去简单。

你已经可以发现,它也默认了一个前提:

“能够比较准确地估计自己在某个科目上的分数。”

实际上,其内涵是:选分高的,不是过去分高的,也不是当下分高的,而是高考时高分概率最大的科目。这同时也涉及到成绩的稳定性。

选分高的,不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

恰恰相反,选科这件事,和兴趣没有直接关系,擅长而不感兴趣的情况是存在的;而是与你要选的专业,以及你在选完这个专业要求的学科后,剩下科目高考取得高分的概率有关。

而要选的专业,不单单是由你对某个基础学科的兴趣决定的,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第四个误区:认为选全文或全理科目,就浪费了高考改革政策/可替代性强/没有人文素养。

有这种想法的纯粹是无稽之谈。

其实这个政策本质上也就是为有文理混选需求的考生服务的,千万不要反倒被可选择的多样性迷惑和限制了自己的本意。

试想一下,如果有个高中生想学医,于是选了物理和化学。TA生物分数比地理和政治高,最后的组合是物化生。这时TA听到了诸如“你这不是浪费了高考改革政策嘛?”“你就这么喜欢理工科吗?”“未来的理工男/理工女预定咯”“综合发展也很重要啊”这类无稽之谈的话语....

至于认为文科知识可被替代性强,而劝他人选理科的,其实根本不了解人文社科,并且将知识的可替代性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

第五个误区:许多高中生会和家长、亲戚交流“选什么科、选什么专业”,并将其意见看得无比“高上”。

和他们交流是没错的,但很多人没弄清楚应该交流什么内容。

如果出现了需要跟家长交流的情况,那只能是:

“规划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就业情况不理想。所以为了“就业前途”,我还是选个好就业的专业吧。”

现在是什么时代?信息时代!这个社会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在现在看来好就业的专业,在未来的几年里未必如此。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

以上几个,是当下家长和学生最容易犯的选科误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选科误区,做好选科规划呢?

其实我在上面已经提出了建议。

专业的志愿测评+互联网信息查询

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通过专业志愿测评,提前了解自己的学科能力与专业倾向。

每个人在面对升学志愿报考时,在专业、职业兴趣和适合的工作领域等方面,一般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就读专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专业兴趣的专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愉快地在该专业学习、钻研。

寸辛升学志愿报考测验可以我们做好自我兴趣的有效评估,从而成功地进行学科志愿选择,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测验从适应个性特征的角度,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最适合就读的专业,提高高考专业志愿填报、高中选科的目的性、提前规划职业生涯,从而让学生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

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由多学科专家参与,基于大量数据的人工智能挖掘和分析修订而成的高中生志愿测评,主要从你的高考分数出发,结合你的性格特点与职业倾向性,为你推荐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一份好的志愿测评在测验结束后,会给你一份专业测验报告,你也可以从报告中看出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以及几个理想专业选择。

在得到了你的专业测评结果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查询,全面深入地去了解这些专业!

在对这些专业深入了解后,我们才能确定自己的所要选的专业。

然后再根据专业要求进一步确认自己的选科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的志愿测评+互联网信息查询’两者缺一不可的原因。

8省陆续宣布实行3+1+2模式,学生如何选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

不同组合选同一专业,怎么录取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不同组合选同一专业,怎么录取的相关内容。

不同组合选同一专业,若都满足专业选课需求,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排序,分数越高越优先录取。

在新高考制度下,高校在招生时对各专业设定了相应的选课要求。对于采取不同组合的考生而言,只要组合中有符合专业要求的科目,即可同时申请同一专业。在录取阶段,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排名,分数高的考生获得优先录取资格。

举个例子,假设某专业需要物理和化学科目,一个考生的组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另一个考生的组合包括物理、化学、地理。若两人都满足要求,录取时将比较他们的高考成绩,成绩较高的考生优先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高校和专业的选课要求可能不同,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充分了解目标专业对选课组合的具体要求。同时,新高考制度下,选科组合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有直接影响,考生应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合理规划选科组合,以提高录取概率。

在实际操作中,考生需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目标高校各专业具体的选课要求,了解自己组合的匹配情况,并根据高考成绩预测录取概率。此外,还应关注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和相关政策,以便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做出明智决策。

以上就是8省陆续宣布实行3+1+2模式,学生如何选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8省陆续宣布实行3+1+2模式,学生如何选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相关推荐
江西高考人数2025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江西高考人数2025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1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

2025-01-31 08:07:41
江西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将实行“3+1+2”模式 江西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取消文理分科(江西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将实行“3+1+2”模式 江西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取消文理分科)
江西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将实行“3+1+2”模式 江西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取消文理分科(江西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将实行“3+1+2”模式 江西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取消文理分科)

江西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将实行“3+1+2”模式江西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取消文理分科 9月15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实施江西新高考方案,取消文理分科,将实行“3+1+2”模式。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西省深化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介绍了《江西省深化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基本情况。 《实施意见》要

2024-08-11 17:59:39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河南高考乙卷还是甲卷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河南高考乙卷还是甲卷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1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

2025-01-31 00:56:34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河南高考乙卷还是甲卷)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河南高考乙卷还是甲卷)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1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

2025-02-08 08:11:48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黑龙江高考专科录取时间)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黑龙江高考专科录取时间)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1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

2024-08-28 00:40:13
电话招生时有哪些话术技巧和注意事项?
电话招生时有哪些话术技巧和注意事项?

自考本科招生话术 自考本科招生话术如下: 您好,我是广州学历报考中心的XX老师,现在是学历报考季,您现在对提升学历是怎么考虑的呢? 知识拓展: 自考本科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的简称,自考本科是我国基本高等教育制度之一,成绩合格后由主考学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联合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学信网可查,符合条件者由主考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获得自考本科学历,根据国

2024-05-23 17:04:54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十大技巧让你低分高就 2022年高考已经结束了,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些技巧方法,供各位高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 2022高考志愿填报十大技巧 1、填报高考志愿利用好“大小年” 年,某一年填报该校的人数比计划招生数高出许多倍,直接结果是当年的录取分被抬得很高,这一年称之为大年。 小年,由于上一年录取分高,竞争异常激烈,使下年许多

2024-06-27 14:37:49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呢?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呢?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呢? 高考志愿填报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未来职业规划,以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2.看清招生计划: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仔细研究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包括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线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填报志愿。 3.多关注院系排名:不同院系之间的排名也是很重要的参考

2024-06-26 23: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