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8:26:14 | 好学网
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到2024年,初步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考试总安排:
考试组成部分: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考试科目:
合格性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14门科目;
选择性考试:
包含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个科目。
考试对象︰
合格性考试: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
选择性考试:符合教育部和吉林省高考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
考试时间:
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上下学期末;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与全国统—高考同期进行。
成绩展示:合格性考试: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合格考成绩永久有效;
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以原始成绩呈现,再选科目按照“等比例转换办法"以等级转换分呈现,选择考成绩高考当年有效。
2.考试科目“3+1+2”。
“3”: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科目;
“1”:物理、历史2门任选1门;
“2”: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任选2门。
3.考试日期。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以及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物理、化学6门选考科目,均安排在每年6月份同期举行。其中外语考试包含听力和笔试,实行“—年两考”。
4.成绩组成。
总分=卷面总分+等级赋分。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按卷面成绩录取总分;
选考科目:物理、历史2门,每科满分均为100分,按卷面成绩录取总分;政治、生物、地理、化学4门,每科满分均为100分,按等级赋分形式录取总分。
5.录取方式。
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按照历史、物理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
现在高考实行了 异地高考 政策,高考户口不在本地也可以参加考试上大学,只要符合异地高考条件就可以在外地参加高考。
异地高考政策规定:
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区、市)工作、学习的人员,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考生可向工作或学习单位所在地及 户籍所在地 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借考。经同意后,可在考生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考生答卷的评阅及录取事宜由其户籍所在地省级招办负责。
子女在非户籍地就读普通高中,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该省报名参加高考:
父亲或母亲在该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及住所;
父亲或母亲持有该省 居住证 ,并持续三年及以上;
父亲或母亲在该省依法参加 社会保险 缴费累计三年及以上;
随迁子女 在该省参加过中考;
随迁子女具有该省高中阶段学校三年完整学籍;
拟在该省报名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需提供证明其父亲或母亲在该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持有该省居住证有效期以及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年限的计算截止时间统一为高考录取结束前。 好学网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制度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会产生什么影响的相关内容。
当前,高考改革试点仅限于上海市和浙江省,其他省份尚未启动相关改革。这表明,高考改革对小学教师的工作并无直接影响,主要针对的是高中教师。尽管如此,小学教师仍需密切关注这一变化趋势,以便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