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如何看待高考投档线高出录取线?

发布时间:2024-10-27 07:56:43 | 好学网

如何看待高考投档线高出录取线?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好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高考投档线高出录取线?

如何看待高考投档线高出录取线?

不会的。

对于出现这种状况的考生来说,恭喜你,基本上是录取无忧了,只是高校专业录取或录取结果尚未反馈回所在省市的教育考试院,导致 录取系统没有更新录取状态 ,但不用过多的担心。

如果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致电自己填报的高校招生办或者本省教育考试院,咨询一下具体情况,以稳定自己焦躁不安的心神。

各省份的高考投档线

同一所院校在不同的省份的提档线是不一样的。比如,2019年清华大学在北京的提档线:理科681分、文科673分,在四川的提档线:理科706分、666分。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投档分数线是由学校根据自身的招生计划拟定的,有的学校会根据录取人数进行100%提档,有些院校会进行120%提档。

100%投档即学校招多少人就接收多少份档案。为了能够按计划招满学生,部分高校会进行120%投档,即某学校计划在某省招生100人,按学生的填报志愿,由高到低提取120人的档案,按分数的高低和适合度录取100人,剩余不合适20人的档案会进行退档。

如何看待高考投档线高出录取线?

如何看待高考录取中大小年现象 形成原因是什么

高考“大小年”现象,即当年报考人数多,导致录取分数线上调,录取比例下降,第二年因不敢报高分院校而拥向低分院校,使得上一年高分院校就会出现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的现象。

高考录取大小年现象怎么形成的

高校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通俗地理解就是某所或某些学校的高考报考人数不稳定,出现了录取分数线水平起伏较大的现象。某一年某省填报该校的人数比招生计划数高出许多倍,导致当年的高考录取投档线被抬得很高,这一年称之为大年。

由于上一年投档线高,竞争异常激烈,使得来年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不敢再报考该校了,结果是参与竞争的人少,投档分数线相应就降下来,我们将其称之为小年。

再下一年的考生看到头一年的投档线不高,于是又扎堆报考。如此循环,报考人数和投档线出现波动,就形成了所谓的“大小年”现象。

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较向往的学校,这从其每年的高考录取分中便可看得出来。不是每所学校都会有大小年现象,同一所高校在某省市可能有大小年现象,但在另一些省市就未必有大小年现象。

高考录取大小年现象出现有何规律?

1、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重点名牌大学,在录取当地都是非常难考的高校。

2、不是所有的高校都会出现"大小年"现象.像北大、清华等名校每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也最高,就不存在"大小年"现象。

3、越是处于热点地区,招生人数越是少的高校就越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以近几年辽宁省高校招生出现过的"大小年"现象高校为例,基本上是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发达热点地区,招生人数不是很多。

4、处于招生所在省、市地区,招生人数多的高校一般不会出现"大小年"现象。本省、市地区的高校在本地区高考招生人数多,生员也稳定,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大小年"现象。

如何看待高考投档线高出录取线?

13个省份公布分数线,高考分数和一本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13个省份公布分数线,高考分数和一本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一、填报志愿:重要的指标是“省排名”

填报志愿不看成绩,也不看比一本线高几分,最重要的是“省排名”。分数高于一本线不代表一定能考上一本。分数高于目标院校最低分也不代表自己一定能被录取。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看自己的省排名。因为每年高考难度不同,分数线也不同,如果仅用分数来衡量自己的成绩是不准确的。而省排名可以很好的检测自己的水平,更好地帮助考生找到适合的大学。

填报志愿需要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对应的排名,也就是本省的排名。然后,查去年和同样排名的考生,看看他们的分数是多少,这个分数就是填报志愿时重要参考标准。最后,查看该分数在去年能考上的大学,这些大学也是考生重点需要关注的大学。

二、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知分、知线、知位”

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及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而“位”指的是考生高考总分在全省同科类考生排位中的对应位置,即“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考生可查找一分一段表,对比自己的位次和各高校往年录取位次。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几所高校,以便缩小范围,重点了解。如果在一本211类中,所填报的4个高考志愿的计划数大于自己的位次,就要慎重。例如,考生报考的4所院校的总招生计划为500,而考生的全省排名为400,在这一基础上考生的就会把握更大一些,在一本院校的志愿中中榜几率会更高。

2.“拉开梯度”

填报的每批次的学校,学校之间一定要拉开梯度,每个学校的专业也最好拉开梯度。 “冷热搭配”是指学校里面的专业既要有热门,也要有冷门,冷热一定要搭配。  “服从调剂”,在专业最后一栏有一个是否服从调剂,建议写上“服从”,以防分数已经够了学校提档线,但是够不着专业的录取线,最后进得了学校的“大门”却进不了专业的“小门”,反而被退档,导致掉档或落榜。 好学网

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自身条件和职业取向等因素,按照自己的高考分数所对应的名次号,来预测定位适合自己报考的高校。先高后低按降序布局,在志愿之间形成合理的层次,俗称“梯度”。理论上讲,平行志愿的“梯度”即使是一分之差也可以。在实践中,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越大越保险,不过,也会造成分数资源浪费。

3.“兼顾地域”

地域性不一样的高校,分数也不一样,整个志愿体系有梯度,录取时风险会大大降低。考生需要了解所报院校的地址,历史,知名度,全国排名,属性,重点学科,规模和在校生数量。了解地址的时候,要知道他有几个校区,他们是在郊区还是在市区,有些人喜欢市区,有些人喜欢郊区,这个看自己的喜好。

以上就是好学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看待高考投档线高出录取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如何看待高考投档线高出录取线?”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