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4 20:51:51 | 好学网
土木工程专业一级重点学科:
土木工程专业二级重点学科:
结构工程: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级博士点: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湖南大学、福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地震局、中南大学、重庆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青海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
一级硕士点
(共61所)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广西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 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国家地震局、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后勤工程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南华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中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海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安徽建筑大学。
全国共有188所大学开设土木工程专业,92所大学招收土木工程研究生,70所大学有结构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51所大学有岩土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30所大学有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23所大学有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
全国应急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前10强大学名单如下: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应急管理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基本掌握应急管理理论与管理工程技术、应急管理与决策理论、应急管理处置与救援技术,能够在公共安全、矿山、化工、电力、消防和建筑等行业领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部门,从事应急管理方面的决策与指挥、预防与处置、灾害风险检测监控、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和教育培训等工作,并能解决实践中复杂应急管理技术与管理工程问题的中、高级应用型复合专门人才。
应急管理专业主要就业领域为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企业机构、社会组织和基层社区等,主要从事与应急管理相关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监测预警、预案编制、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处置等综合管理和技术实务的工作。
防灾科技学院王牌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河北省高校新增重点发展学科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地质工程专业。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5年。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学校坚持“人本治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技术培训等并存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现代办学体系,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校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有30个本科专业,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等;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等;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等。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
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并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等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及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发展学科、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等。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形成了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震减灾科研体系。
以上就是好学网为大家带来的防火防灾大学专业排名 应急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郑州有消防工程专业的院校有哪些? 一哪个大学有学消防的专业 有消防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四川警察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 其中,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咋样 太原理工大学的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比较好,该专业在全国大学中排名靠前,值得报考。根据最新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显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居第1名,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太原理工大学成功进入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排名(研究型)前3强。 主要课程:系统工程、TRIZ理论、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导论、应急管理学、事故应
应急管理大学就业方向及前景 应急管理专业是针对社会突发事件和灾害等紧急情况的管理与应对方向。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1、政府机构:应急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毕业生可以在国家、地方和县级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中就业,参与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应急管理与危机响应等工作。 2、公共安全领域:毕业生可以在公共安全部门、消防部门、警察部门等公共安全机构中就
防灾科技学院特色专业防灾科技学院优势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时,防灾科技学院有哪些特色优势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防灾科技学院重点学科和专业名单,包含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学科以及特色专业等,供大家参考,包含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学科以及特色学科专业,供大家参考: 1、防灾科技学院重点学科名单 河北省高校新增重点发展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地质工
防灾减灾工程及就业方向,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去向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为开展工程与城市防震减灾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地震区划理论研究,绘制震区规划图;开展强震观测、震害调查场勘测和工程结构测试与分析;开展城市灾害预警与减灾技术、地震应急救援技术与方法研究。 一、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防灾减灾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的探测、预警和减灾。本
中国应急管理大学排名有哪些? 全国应急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前10强大学名单如下: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应急管理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基本掌握应急管理理论与管理工程技术、应急管理与决策理论、应急管理处置与救援技术,能够在公共安全、矿山、化工、电力、消防和建
消防工程专业学校有哪些 1、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5886亩,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2、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警察学院始建于1950年的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公安厅公安学校。现有教职工480人,其中教授35
防灾科技学院是几本-是985还是211学校?防灾科技学院是几本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三本学校?防灾科技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是985还是211院校?防灾科技学院是不是野鸡大学?很多同学都很关注这些问题,本文将奉上这些与防灾科技学院相关问题的答案。 一、防灾科技学院是几本?防灾科技学院是一本大学。根据防灾科技学院2022年在全国各省的招生批次可知:防灾科技学院在青海仍然是实行本科一批次招生;防灾科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