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3 16:55:18 | 好学网
2022山东本科超5万名考生遭遇本科滑档。
滑档是什么
滑档通俗来讲就是,成绩没有达到所填报的任意一所大学的投档线,因此没有被任何大学调档。此时考生原本可以走更好的批次大学,却因为志愿填报失误,只能滑落到后续较差的批次或征集志愿批次。
滑档原因
1、盲目追求冲刺好学校(主观)。由于志愿填报时,对于学校历年录取情况了解不多,因此分数均相较于院校投档线低了。或者,某些热门院校热门专业,竞争非常大,如果成绩没有特别大的优势,就会有滑档的风险。
2、政策性滑档(客观)。如上文所说,省控线是根据本科招生计划数来划分的。以及给院校投档时,投档比例也不一定是100%,一般是在105%~120%,这样,就会导致有的考生可能注定成为“炮灰”。
如何避免滑档
分析了滑档出现的原因,我们来看看如何避免滑档呢?其实滑档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参考以下几点,希望大家可以避免滑档的情况。
1、高考成绩越高越好。分数高出批次线越多,可以选择的机会就越多。
2、认真阅读院校招生章程。在符合招生章程的条件下,滑档的几率相对小很多。有些专业会有单科成绩的要求,有些专业会有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因此仔细阅读招生章程、专业报考须知,是非常重要的。
3、“冲稳保”策略必须掌握。在填报志愿时高估自己的分数而导致意外滑档,是报考中最常见的失误类型。冲稳保梯度填报志愿策略,是许多专家学者总结出的规律的和办法,特别是对于山东省新高考96个平行志愿来说,梯度填报志愿非常重要。
今年专科滑档人数还暂时没有统计数据,可了解全国今年滑档人数:
目前2023全国高考滑档官方人数统计暂未公布,只有部分省份陆续更新了各省落榜人数统计,所以本文以录取率推算出全国各省滑档、落榜人数,与官方最终发布的数据或许会有些出入,供参考。
1、山东
2023年山东高考滑档人数约为61153人。2023年山东高考一段线上线人数是308701人,根据山东本科总计招生人数来看,本科计划招生仅有247548人,所以在不算计划未招满的情况下,山东滑档、落榜人数约为61153人。
2、河南
2023年河南高考滑档人数约为100371人。2023年河南高考本科上线总人数为419371人,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人数为31.9万人,所以仅看本科河南滑档、落榜人数约有100371人。 好学网
3、 上海
2023年上海高考本科批滑档人数约为400多人。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在所有填报本科普通批次平行志愿的考生中,有400多名考生未能成功投档,所以上海目前有400多名考生滑档。
4、湖南
2023年湖南高考本科批滑档人数约为34357人。湖南本科计划招生人数是192507人,2023年湖南高考本科批上线总人数为226864人,所以湖南本科批过线滑档人数最低有34357人。
5、四川
2023年四川高考一本滑档人数约为20000人。2023年四川理科一本上线人数为84257人,实际投档63883人、文科一本上线人数20831人,实际投档4292人,未投档人数总计为36913人,但是有部分考生应该有填报本科提前批次志愿,所以总计滑档人数约为2万人左右。
6、江苏
2023年江苏高考本科滑档人数越有60360人。江苏历史类本科滑档退档约有49320人,物理类本科滑档率约有11310人,总计约为60630人。
7、河北
2023年河北高考本科滑档人数约有22838人。2023年河北本科批计划招生人数为22838人,本科上线总人数为254115人,所以预估河北本科批滑档人数约有22838人。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省滑档人数2023的相关内容。
山东滑档人数预计超过7万
高考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时间
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来复习和准备高考。在考试前,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以确保能够充分复习和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这样可以避免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导致考试成绩下降。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考生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确保身体的良好状态。在考试前,可以通过调整睡眠时间,保证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考试成绩。
3、注意饮食
考生需要注意饮食,以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在考试前,可以选择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一些清淡的食物。同时,需要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度饮食或饮食不当,影响身体健康。
4、注意心理调整
考生需要注意心理调整,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考试前,应该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放松、休息和适当的运动来缓解压力。同时,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5、注意考试细节
考生需要注意考试细节,以确保能够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在考试前,需要了解考试规则和要求,如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形式等。同时,也需要注意考试时间的分配和答题技巧,如先易后难、有策略地解答题目等。
6、注意考试安全
考生需要注意考试安全,以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和安全性。在考试中,需要遵守考试规则和要求,如不作弊、不抄袭、不交流等。同时,需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财产安全,在考试中不要携带贵重物品和危险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