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2024-10-19 17:05:40 | 好学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0284隶属于:教育部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相关的问题,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可以

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各省(区、市)符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优秀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且高中阶段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与哲学

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并不是统一的,会因考生所在省份及报考专业而有所不同。根据安徽省2022年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公布情况

以下是一些参考信息:

1.对于文科和理科均为680分(文化课成绩),A类专业680分以上,B类专业675分以上就可以走到第二轮强基计划的考核。

2.安徽省内的考生报考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其文理科混合计分线分别为680、670分(文化课成绩)。换句话说,考生如果文化课成绩达到以上分数线就有可能进入第一轮筛选,然后再进行第二轮的考核。

需要注意的是,分数线只作为参考,具体情况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报考热门专业的竞争情况等等。所以,想要成功入选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不仅要保持高水平学习成绩,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实际合理的备考计划和策略。

南京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期间迭经变革,先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1906)、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国立东南大学(1921)、第四中山大学(1927)、江苏大学(1927)和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年定名为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2022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南京大学2022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南京大学2022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强基计划志愿填报、录取是高考志愿填报录取的一个部分。

强基计划和高考填报志愿不冲突,强基计划要求有关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85%,校考成绩最多占比15%,适合综合素质突出的考生。

南京大学: 好学网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 [81]  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

“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校园 、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陵大学原址。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进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强基计划进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首封录取通知书发出,看看谁是幸运儿? 南京大学2020年第一封录取通知书已发出! 这份具有特别意义的录取通知书获得者是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理科生周琳琦 ,高考后参加了南大“强基计划”。当天,她和父母一起来到南京大学,参加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现代快报记者现场见证了她的幸福时刻。周琳琦说,很喜欢南大,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有种圆梦的感觉。 周琳琦高考成绩是418分,双A+,加

2024-10-18 06:03:51
强基计划南京大学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强基计划南京大学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历史学录取标准为900.9分,生物科学录取标准为873.0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标准为841.0分,哲学录取标准为869.0分。 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1952年,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

2024-10-18 15:09:15
南京大学历史强基计划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历史强基计划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试地点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是强基计划初试的地点。根据南京大学官方网站的的最新信息,初试将于2023年6月29日至30日举行。强基计划旨在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一个人才选拔试点项目,对于培养国家的未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可以 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各省(区、市)符合2022年普

2024-10-10 15:01:53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新规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新规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试地点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是强基计划初试的地点。根据南京大学官方网站的的最新信息,初试将于2023年6月29日至30日举行。强基计划旨在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一个人才选拔试点项目,对于培养国家的未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可以 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各省(区、市)符合2022年普

2024-10-11 08:29:21
苏州南京大学强基计划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苏州南京大学强基计划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试地点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是强基计划初试的地点。根据南京大学官方网站的的最新信息,初试将于2023年6月29日至30日举行。强基计划旨在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一个人才选拔试点项目,对于培养国家的未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十大大学排名 江苏十大大学排名介绍如下: 学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

2024-10-11 03:02:58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考研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考研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试地点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是强基计划初试的地点。根据南京大学官方网站的的最新信息,初试将于2023年6月29日至30日举行。强基计划旨在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一个人才选拔试点项目,对于培养国家的未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考研分数线 根据查询湖北专升本网发布的《南京大学分专业考研分数线》得知,2023年南京大学考研分数线如

2024-10-11 04:01:55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笔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笔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10-19 01:03:47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准备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准备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 可以 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各省(区、市)符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优秀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且高中

2024-10-19 12: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