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8 14:12:52 | 好学网
名额分配生的录取也会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比如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各类竞赛成绩等,成绩好的学生录取的概率也会更大一些。
指标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定向招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学校招生,所在范围的初中校必须将指标生的名额在该校公示。
指标生计划由市分配到区,各区再分配到各初中校,在校初中毕业生均可填报指标生志愿,并且只能填报在指标生志愿栏内,若不填报也可放弃。指标生录取控制线控制在该校统招生分数线下50分以内,如果在此控制线上不能完成指标生计划,则收回指标纳入统招生计划。
在中学阶段中,中考指标生的学业表现可以用于申请高中或者大学的重点班或者计划。他们常常有更高的获得大学录取资格的机会。中考指标生是根据当地教育部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的学业表现来评定的,并非全都来自单一成绩,所以要保持综合素质的发展。
需要满足的条件及名额分配原则。
一、需要满足的条件。
1、正住户籍在本市(其中,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指标到校生须为中心城区户籍,郊区[市]县指标到校生须为当地户籍)。
2、初一年级即在本校按政策规定正常入学、有本校3年正式学籍且在本校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正常转学的,应在本校连续读满2个学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学籍。
3、择校入学的学生不能享受指标到校生。
4、德、智、体、美优秀,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体育达标。
二、名额分配原则。
中考指标生名额分配,主要参考初中学校毕业人数和义务教育阶段非择校生的人数,按初中学校毕业生人数平均分配。
按中考毕业生人数平均分配不是简单的按比例分配,而是一所初中毕业生总数除以总毕业生人数产生的数字,与一所高中指标生人数除以全市指标生总人数产生的数字结合计算得出。
高考填报志愿时,定向志愿特指针对特定行业设置的招生计划,这类志愿通常伴随着一定的合同约束。其优点在于,如果考生被录取,可能享受到20分的优惠政策。然而,弊端也很明显,一旦被录取,考生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毕业后到定向的单位或城市就业,并且可能有明确的就业时间规定,这意味着选择定向志愿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就业锁定。
定向就业的招生流程略有不同,如果在调档线上未能完成招生,省级招办会给予一定分数范围内的补充投档机会,学校会根据考生的定向志愿进行择优录取。在传统的高考模式中,考生在同科类内基本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而新高考的3+1+2模式下,考生还需关注各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确保自己的选科符合高校规定。
总的来说,定向志愿为考生提供了一条明确的职业道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和约束。在填报时,考生需要仔细权衡利弊,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佳选择。 好学网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地方专项容易被录取吗的相关内容。
地方专项计划的录取率还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