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2024-10-18 13:25:26 | 好学网

今天好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河北往届生高考报名流程

河北往届生高考报名流程如下:

往届生可以直接在网上报名高考。需提前到教育局申请高考报名,学籍在哪个学校就在哪个学校报名高考。报名流程和其他人一样,先网上预报名,准备材料,现场确认,还需要根据各区县各自要求,在指定日期携带指定证件报名。

往届生高考报名流程:

1、高考报名申请:考生须携带本人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毕业证书等材料的原件或复印件申请报名;

2、信息采集:高考报名点采集考生图像;

3、领取密码:考生完成高考报名申请、材料交验、现场信息采集后,可领取考生号和网上报名密码;

4、网上高考报名:考生本人凭考生号和网上报名密码自行登录该省教育考试院网进行报名;

5、校验信息:报名点审核报名考生信息,并提交高考报名数据;

6、高考报名缴费:高考报名审核通过之后,考生须网上缴纳高考报名费。一经缴费,不予退费。 好学网

往届生参加高考报名需要什么材料:

其实往届生高考报名的材料最重要的就是证件,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等相关的证件。高中毕业后因个人原因未被大学录取,而选择复习再考试的学生,称为往届生或者往届生。

往届生网上报名时,在前一年的十月中旬网上填写基本信息,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所在地招办采集照片,验证身份,还要参加体检。

往届生参加高考的其它报名方法,到时有电话通知做什么事,不必操心。

现在各省大都实行网高考上报名:先在前一年的十月中旬网上报名填写基本信息,然后再规定的时间到所在地招办采集照片,验证证件和身份。一般带学历证明,街道(社区,村)介绍信,一定要往届生本人亲自去。

如果往届生有高中毕业证或者中专毕业证的话恭喜你可以直接报名。如果往届生只有初中毕业证,首先要参加学业考试的合格考一共是13个科目,全部科目及格后给你发放同等学历证明,这样往届生就可以拿着它报名高考了。(有的省份初中毕业满三年就可以直接报名)

最后带上你的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明。去当地的招生办(教育局)报名就行了。

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

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普通高考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健康;
4、报考军队院校的,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0周岁(1986年9月1日后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公安院校的,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84年9月1日后生);报考公安院校外语专业年龄不超过20周岁(1986年9月1日后生);报考以上院校及专业的考生须未婚;
5、少年班考生报名,须先由招生学校预选、发给考生准考证、明确考试科目、并通告考生所在市、县(区)招考办之后,考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市、县(区)招考办审查合格,可在市招考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及参加考试。申请报考少年班,必须是极少数智力超常、成绩优异且年龄在15周岁以下的初、高中在校学生(不包括高中应届毕业生)。

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北高考户籍要求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

1.高等院校2020年普通类应届毕业生。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人员。

3.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且报考各级法院、检察院要求具有此证书职位的人员。

4.具有河北省常住户籍或高考生源地为河北省的其他人员,户籍以报名首日(2020年7月22日)户口所在地为准。“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退役大学生士兵”可视为具有其服务地、服役地户籍;报考者配偶、父母、岳父母、公婆如有河北省常住户籍的,报考者可视为具有其户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以上就是好学网整理的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河北高考 高考
与“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相关推荐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河北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河北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法律分析: 1.高等院校2020年普通类应届毕业生。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人员。 3.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且报考各级法院、检察院要求具有此证书职位的人员。 4.具有河北省常住户籍或高考生源地为河北省的其他人员,户籍以报名首日(2020年7月22日)户口所在地为准。“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退役大学生士兵”可视为具有其服务地、服役地户籍;报考者配偶、

2024-11-17 09:28:12
河北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河北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法律分析: 1.高等院校2020年普通类应届毕业生。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人员。 3.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且报考各级法院、检察院要求具有此证书职位的人员。 4.具有河北省常住户籍或高考生源地为河北省的其他人员,户籍以报名首日(2020年7月22日)户口所在地为准。“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退役大学生士兵”可视为具有其服务地、服役地户籍;报考者配偶、

2024-11-06 03:14:49
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河北成人高考报考条件与要求)
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河北成人高考报考条件与要求)

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子女若想在暂住地参加河北省高考,需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子女需在当地接受高中教育,且至毕业时拥有连续两年的学籍记录。需要注意的是,复读的时间不计入学籍年限内,因为复读后学生将不再具备有效的高中学籍记录。 报名时,学生需携带就读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以及本人的二代居民身份证。此外,家长还需准备《就业失业登记证》,该证可在县级及以上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领取。若家长没有此证

2024-11-21 01:40:03
河北省户口高考报名条件 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河北省户口高考报名条件 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子女在父母暂住地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至毕业时需有两年的学籍记录,且实际上学,不能仅是挂靠而不实际在校学习。毕业后如果选择复读,则这段时间不计入学籍两年的计算范围内,因为毕业后学籍记录将不再存在。 报名时,需准备就读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本人的二代居民身份证,以及家长在县级及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领取的《就业失业登记证》。部分家长可能未持有此证,可以向当地的就业服务局

2025-01-12 11:00:40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法律分析: 1.高等院校2020年普通类应届毕业生。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人员。 3.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且报考各级法院、检察院要求具有此证书职位的人员。 4.具有河北省常住户籍或高考生源地为河北省的其他人员,户籍以报名首日(2020年7月22日)户口所在地为准。“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退役大学生士兵”可视为具有其服务地、服役地户籍;报考者配偶、

2025-01-09 20:59:05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法律分析: 1.高等院校2020年普通类应届毕业生。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人员。 3.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且报考各级法院、检察院要求具有此证书职位的人员。 4.具有河北省常住户籍或高考生源地为河北省的其他人员,户籍以报名首日(2020年7月22日)户口所在地为准。“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退役大学生士兵”可视为具有其服务地、服役地户籍;报考者配偶、

2025-01-10 23:47:34
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河北省高考报名条件 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普通高考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健康; 4、报考军队院校的,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0周岁(1986年9月1日后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公安院校的,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84年9月1日后生);报考公安院校外语专业年龄不超过20周岁(1986年9月1日

2024-11-29 03:57:45
报名参加河北省高考条件 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报名参加河北省高考条件 外省户籍怎样参加河北省高考

河北高考报名条件 具有河北省户籍的中国公民,或教育部规定的港、澳、台地区等非我省户籍人员;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报名条件有哪些? (一)报考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以下简称“对口”)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河北省户籍的中国公民,或教育部规定的港、澳、台地区等非我省户籍人员;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

2024-11-21 16: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