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强基计划确认北京大学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2024-10-18 05:15:17 | 好学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01隶属于:教育部
好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强基计划确认北京大学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确认北京大学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其他信息:

各省(区、市)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均可报名。 招生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 2.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划定分数线为准)可入围相应省份的强基计划考核。

强基计划确认北京大学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3报名时间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3报名时间在2023年4月20日-5月1日。

2023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1、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基础医学(八年制)等。招生计划以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信息为准。

2、考生仅可选择一个专业组进行报考,各专业组单列计划,单独排队入围及录取。医学组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代码下录取。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须符合报考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3、传统高考省份理工类考生限报考Ⅰ组或医学组,文史类考生仅限报考Ⅱ组。Ⅰ组中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专业只录取有志愿考生。

4、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强基计划都可以报名,但只有优秀的、拔尖的才有可能入围。

第一类:过线的:

有的院校要求低,但总分也要超过一本线(或特殊类录取线)部分院校要求不低于高考总分的75%即562分。有的要求高的:总分至少高于一本线或(或特殊类录取线)40-70分以上且某单科成绩不低于一定分数。

比如厦门大学的理科/首选物理类考生要高出60分及以上,其中报考数学类专业要求高考数学单科成绩达到125分及以上。

第二类:得奖的(下称第二类考生):

有的院校对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几个科目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得二等奖及以上(以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获奖名单公示网站公示的名单为准)的可以降低一点录取要求且不占用招生计划破格录取,不过高考总分也得过一本线(或特殊类录取线)。

有的院校没有破格录取名额,有的学校要求5个科目中只有特定的某几科获得二等奖及以上方可破格录取。

强基计划确认北京大学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2022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北京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70分,文科/历史类674分,在湖南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53分;在河北理科/物理类660分。 好学网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确认北京大学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强基计划确认北京大学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相关推荐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 2020年度强基计划36所大学的入围分数线(理工类)如下: 1.北京大学:570分 2.清华大学:555分 3.复旦大学:550分 4.上海交通大学:540分 5.浙江大学:530分 6.南京大学:525分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22分 8.同济大学:517分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16分 10.北京理工大学:515分 11.哈尔滨工业大

2024-10-23 21:32:42
强基计划高校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强基计划高校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强基计划招生条件 高三考生 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之一是高三考生必须具备报名资格,因为强基计划主要针对高中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参加高考。 有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比赛的获奖记录证明自己有学术特长等。 申请强计划的条件之一是要有省级竞赛或五大学科竞赛的获奖记录,以证明自己的学术特长。因为强基计划

2024-10-12 14:44:05
北京大学广东强基计划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京大学广东强基计划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其他信息: 各省(区、市)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均可报名。招生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2.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

2024-10-17 11:46:35
北京大学公布强基计划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京大学公布强基计划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京大学强基录取结果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录取结果已经于2024年7月正式公布。 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考生的综合成绩,该成绩由高考成绩和北京大学组织的考核测试成绩组成。具体来说,综合成绩中高考成绩占85%,而北京大学的考核测试成绩占15%。例如,在辽宁省的理科I组,录取分数线为90.0583分;而在上海,理科I组的录取分数线则为90.779

2024-10-18 16:33:23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 2020年度强基计划36所大学的入围分数线(理工类)如下: 1.北京大学:570分 2.清华大学:555分 3.复旦大学:550分 4.上海交通大学:540分 5.浙江大学:530分 6.南京大学:525分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22分 8.同济大学:517分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16分 10.北京理工大学:515分 11.哈尔滨工业大

2024-10-22 11:17:30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强基计划招生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强基计划招生条件

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如下: 高考成绩极其优秀:强基计划是为国家选拔战略性人才,将来服务于国家的高端领域,所以强基计划对考生的成绩要求十分的高,39所院校划定的强基计划的基础分数线都是在一本线以上,并且强基计划的名额有限,分数高,报考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基本只有学霸才能突出重围,拿到强基计划的录取名额。 基础学科十分拔尖:强基计划为选拔人才,挑选的都是那些综合成绩十分优秀,或

2024-10-27 20:12:56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如下: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获得者(2022年新增对二类考生的审核,审核通过可破格入围) 对于第一类学生,在高考出分后按照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从高到低排序,按照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名单。 2022年北大强基入围人数为各省强基计划数的6倍,这点与2021年一致,招生专业、选科要求保持不变。一

2024-07-17 04:53:10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条件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条件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如果报考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是否需要参加考试 1.如果确认参加强基计划后不参加考试,将视为自动弃考,不会有进一步的影响。 2.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那些有志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在综合素质或基础学科领域表现优秀的学生。 3.该计划主要关注的关键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同时也关注国家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4.参与强基计划的大学将根据自身特色

2024-10-19 02: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