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梅州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10-16 16:24:27 | 好学网

今天好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梅州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梅州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梅州高考状元榜

梅州高考状元榜有闫菽灵、林展、李建康等。

从年级考试200多名到全市理科第一名,是闫菽灵用8个月时间实现的“逆袭”。高三第一学期的国庆节前,班主任黄采兰老师召开班级动员会:“假期还会有,但高考就这么一次,要拼了!”从那时起到高考前一个月,闫菽灵一直保持着晚上复习到零点30分休息。

不喜欢玩QQ、少聊微信,闫菽灵很少用手机,甚至连自己的手机号码也记不住。闫菽灵的妈妈告诉记者,女儿爱好广泛,不仅喜爱各种球类运动,还对烹饪特别感兴趣,初一时她买了一本厚厚的菜谱,如法炮制给父母做一道道美味。 好学网

闫菽灵的优势在于其主动学习,听取意见建议并有很强的执行力。高考考完后,闫菽灵对题发现自己错、漏一道题,伤心了好一会儿,不过生性乐天派的她很快走出难过情绪,而最后数学单科139分、总分686分与其估算成绩相近。

梅州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梅州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梅州高考赋分,是指为了更公正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梅州市教育局引入的一项新的评分机制。根据这个机制,学生除了参加高考外,还需要完成其他学业水平测试和素质评价任务,如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项目,完成后可获得相应的赋分。这些赋分将计入高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对考生的高考录取具有重要影响。
梅州高考赋分的引入,扩大了高中教育评价的视野,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多方面表现得以充分体现。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梅州高考赋分也使得那些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获得应有的荣誉和奖励,增强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和自信心。
梅州高考赋分的实施,对全国的中高考体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赋分机制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多元化、全面化的平台,可以弥补传统考试评价方式单一的不足,实现更加科学、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同时,赋分机制也为各高校的招生录取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参考依据,减少了单一因素的影响,为招生录取提供了更公正、科学的选择。因此,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加大对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研发和推广,探索更加科学、公正、全面的教育评价模式。

梅州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2023年梅州高考清华北大有多少人上线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年梅州高考清华北大有多少人上线的相关内容。

2023梅州高考清华北大有10人左右。

北京大学2023年本科新生普通高考2240余人占比58%;强基计划898人、地方专项计划186人、高校专项计划90人。还有保送类等录取渠道。含医学部面向对内招生名额近3900人。

清华大学2023年本科新生招生通过普通高考渠道只有1400余人、占比41%,其他都是通过强基计划922人、高校专项440人,还有保送生164人、高水平运动队52人、高水平艺术团40人、清华美院招生240人。

拓展资料如下:

清华大学+北大大学2023全国各省录取的本科生源:北京550人、河南424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江苏300人、山东300人,排名全国前八,海南50人、青海50人、西藏30人排名最后。

清华、北大作为2023年直属院校,除了对北京本地生源有所倾斜,各省分配的计划名额基本兼顾了各省的人口总数、考生数量。相对还是比较公平合理的。

清华、北大通过普通高考招生计划较少,并且竞争很激烈。基本上垄断了各省最优秀的考生;想上清华北大还要把目光放远,比如强基计划、竞赛、保送等渠道。

清华北大对河南、湖北两省都比较重视,给的名额并不算少。学校规模有限,今后几年的名额也基本稳定在这个范围。

2023年北京大学共录取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保送生112人,另有83人获得外语类保送生资格。这样,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23年保送生的总人数是355人。其中,清华大学拟录取160人,北京大学拟录取195人。

以上就是好学网整理的梅州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梅州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