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211大学的八个档次分别是哪八个?为什么这样划分?

发布时间:2024-10-11 04:47:40 | 好学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211大学的八个档次分别是哪八个?为什么这样划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211大学的八个档次分别是哪八个?为什么这样划分?

211大学的八个档次分别是哪八个?为什么这样划分?

距离“211工程”被统筹为“双一流”建设项目,已经过去了至少3年,但大家却仍然乐于讨论原“211工程”院校的实力排行或者变化。由此也诞生了“211大学的八个档次”这类说法,那么这类说法是指什么呢?本期,笔者就将为大家解答。

211大学的八个档次分别是?

首先要明确的是,“八个档次”来自于民间,其中分类的方法主要参考了院校层次、具体的行政级别、以及推测国家建设优先级,并非官方说法,但仍然有不低的参考价值。

根据说法,本文按照分类进行了汇总,并且为方便同学们参考,例举了院校目前参与的建设项目和归属地,具体八个档次为:

首档,教育资源最优先高校 好学网

具体院校(2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院校层次:211、985、中央部属、双一流A类、强基计划;

原因:大家对于头档高校理应没有异议,作为我国最顶尖的高校,自然教育资源也是最为集中。

第二档,国家重点建设高校

具体院校(7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院校层次:211、985、中央部属、双一流A类、强基计划;

原因:虽然同样优秀,但从多年来的部门预算就能看出7所院校与北大清华的差距,不过作为同一年入选“985工程”的高校,这7所高校的实力是紧随北大清华的。

第三档,其余原“副部级”高校

代表院校(共23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

院校层次:211、985、中央部属、双一流A类、强基计划;

原因:从时间节点上来说,这其余的23所原“副部级”高校(包括1所原副大军区级),是在1999年之后才纷纷入选“985工程”的,理应建设优先级要低于前面的9所高校。

第四档,原“正厅级”985高校

代表院校(共7所):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

院校层次:211、985、中央部属,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原因:作为同样是“985工程”的院校,这7所高校的原行政级别为“正厅级”,而从该档次开始,就有学校未入选强基计划,甚至不是“双一流A类”高校,由此划归一类。

第五档,“985平台”或“特色985”大学

代表院校(共36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院校层次:211、中央部属、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原因:这部分大学则是入选了“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院校,也是民间目前并不承认的“985院校”,但在其专长领域仍然是顶尖水平的高校,实力不容小觑。

第六档,其余中央部属高校

代表院校(共9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东华大学

院校层次:211、中央部属、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原因:这部分大学实际上与第五档的院校很相像,不仅是中央部署,也是首批入选“211工程”的院校,但因为其保密性质或院校类型,综合实力和报考热度要低于第五档。

第七档,首批入选的非部属大学

代表院校(23所):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延边大学

院校层次:211、省部共建、“双一流”高校;

原因:这部分大学同样是首批入选“211工程”的院校,但从主管部门则归为了地方政府,并且都为省部共建高校,但该档次目前有等同于第四档部分高校的“双一流B类”高校。

第八档,最后入选的211院校

具体院校(5所):海南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

院校层次:211、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原因:最后的这五所大学被认为是国家照顾性质的211大学,而从入选时间上来说,这5所高校也是最后入选“211工程”的院校(入选时间2008年)。

正如文中提到的内容,由于是民间划分的档次,实际上其中的参考标准并不完全科学,并且包括行政级别在内的多项标准已被取消,不能完全作为报考时的参考。

其中,第七档的苏州大学、云南大学等院校,不仅获得了来自教育部“双一流”项目的高度认可,也在诸如软科等排名上超越了不少“985工程”高校,直指国内排名的顶峰。

211大学的八个档次分别是哪八个?为什么这样划分?

上海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哪个好

武汉理工大学 不是国家首批211工程,第二批67所之一!更不是985!国家也没有推进什么特色985工程!



1984年6月和1986年4月
教育部分两次共批准了33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高校合并后变为31所)


1.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2.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3.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5.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6.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7.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8.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9.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10.南开大学研究生院
11.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12.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13.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14.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15.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16.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17.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18.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19.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21.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22.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24.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25.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26.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7.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8.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9.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30.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31.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2000年6月 教育部批准了2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


32.北方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33.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34.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35.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36.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3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38.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39.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40.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41.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42.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43.湖南大学研究生院
44.中南大学研究生院
45.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46.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47.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48.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49.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5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51.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52.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53.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2002年5月 教育部批准了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


54.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55.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2003年8月 教育部批准了1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


5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1995年12月,第一批入选“211工程”的大学共15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1996年12月,首批增加12所。总数变为27所: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1997年12月,第二批(67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新疆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2005年,第三批(12所):
西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第四批(1所): 陕西师范大学


第五批(5所): 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


东北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11大学的八个档次分别是哪八个?为什么这样划分?

2023东北大学考研分数线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东北大学考研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2023东北大学考研分数哲学分数线是340分,经济学分数线是370分,法学分数线是360分,体育学分数线是320分,外国语言文学分数线是370分。

东北大学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隶属于我国的985工程、211工程,也是一所双一流院校。东北大学在985大学中的水平处于一个中等偏下的水平,因为东北大学比较注重理工科,理工科的实力较强而偏文科的专业学科实力较弱。

所以从整体上来讲,东北大学与其他的综合性的985大学相比,实力确实处于一个较弱的水平。在双一流院校中的分类,东北大学属于双一流B类院校,这是因为东北大学的学科评估等级中,只有一个专业获得a级评价,三个专业获得a-级评价。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简称“东大”,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国防科工局、辽宁省、沈阳市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确定的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级科教类项目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张学良将军任校长。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10月,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87年,在秦皇岛市设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97年,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11大学的八个档次分别是哪八个?为什么这样划分?”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