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03 03:37:40 | 好学网
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工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学校是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30强高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前身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该校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并以此冠名的学校。
2、长江职业学院
长江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1984年8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创办湖北经济管理大学;1990年10月,湖北省政府决定将湖北经济管理大学划归湖北省教育厅领导;1998年10月,湖北省政府决定将武汉冶金安全技术职工大学并入湖北经济管理大学;1999年7月,教育部批准在湖北经济管理大学基础上建立长江职业学院;2015年6月,湖北省政府决定将创办于1975年的湖北省医药学校整体并入长江职业学院。
3、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为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安徽省首家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院校。
4、珠海艺术职业学院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颁发电子注册文凭,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代码:12576)。学院坐落在珠海大道中部金湾区大学园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毗邻港澳,生活方便。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102552.8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80067.38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792.88万元、图书14.56万册,教职工265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70人,学生4080人。有在籍党员138人,其中教工党员93人,学生党员45人。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Shanghai Art & Design Academy )是上海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是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由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建于1960年)与上海第二轻工业职工大学(建于1980年)于2003年联合组建。2010年,学院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百度百科-珠海艺术职业学院
百度百科-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百度百科-长江职业学院
百度百科-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179是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的招生代码。
学院简介:
截至2022年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与车辆工程、建筑工程、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财经、管理、食品、体育、教育、护理、国际、航空、继续教育、创新创业14个二级学院,80余个本、专科专业,在校学生2.3万余人,建有12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333个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顾秉林院士工作室、车辆工程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研究和实训机构。
院系概况: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与车辆工程、建筑工程、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财经、管理、食品、体育、教育、护理、国际、航空、继续教育、创新创业14个二级学院,80余个本、专科专业。
师资队伍: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4人。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以“立足德阳、服务四川、辐射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定位,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老挝、尼泊尔、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是省内同类高校中招收留学生最多的高校。
学校荣获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国际合作”和“创新创业”试点学校、四川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单位、四川省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建设单位、四川省高等院校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单位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荣誉。 好学网
学校秉持“以担当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才”的办学理念,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聚焦新工科,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建成具有特色鲜明和区域性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6月,学校建有124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333个校外实训基地。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项目:交通学院汽车实训中心。
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项目:高集成度FPGA嵌入式系统研发实验室。
其他科研机构:车辆工程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中心等研究和实训机构。
学术资源
截至2020年6月,馆藏纸质图书138万册,电子图书数字资源228万余册,纸质期刊500余种。
科研成就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0项,其中省(部)级36项。发表文章340篇,出版教材32部。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得授权和受理专利100项。
学校还承担了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改革“四川省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四川省特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学校重视科研和应用技术创新,近年发表科研论文近千篇,获得专利数十项,出版高质量学术著作和实施多项科研成果转化。
四川省民办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留守儿童心里热点问题系列研究(2020年)、智能上肢力量训练器对提高大学生引体向上成绩的研究(2020年)。
学术交流
学校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广泛开展中德两国行业协会间的职业教育合作,推进职业教育相关资格证书的互认,共建“中德(四川)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中德汽车学院”,共办“校中厂”,“校中校”,积极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和汽车维修与服务、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教育资源,为培养新工科高端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精神文化:
学校校训:明德博学笃行
学校精神: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办学理念:担当(以担当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才)
办学定位:立足德阳、服务四川、辐射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德育模式:“三品两化五环节”、“自信、自尊、自律、自治”
学校秉持“以担当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才”的办学理念,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聚焦新工科,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建成具有特色鲜明和区域性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