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30 08:06:55 | 好学网
把以前的回答删了,旧的言论总要消亡。一晃2年过去了,心态不同了,偶然看到这篇旧帖,感觉有一些要补充一下,之前高中刚毕业,措辞欠妥,借此机会改进一下,也算是给自己新的机会,我知道不少中介看了会果断投诉,毕竟动了他们的奶酪(一个模式:信息不对称的暴利),现在贴吧也是中介的。
套用牛校网的创始人老查揶揄俞敏洪的一句话:“俞敏洪卖的是梦想,老查卖的是真相”。别误会,不是打广告,你可以仔细辨别一下,那些说动你来留学的理由,哪个不是包在“真相”里面的“梦想”?
抱歉,没有哪个真相是飘在天上的。
我也是从当地的星洲日报上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3月来马留学的大陆学生达到1万2千人,对比5、6年前的2000人,可以用暴涨来形容,当然留学的大气候在这儿,也不奇怪。
算了算2年的帐,4个学期的消费呈梯度式回落(4万,3万6, 3万4, 3万1),感觉花的挺多。和学生中介住过一年,两年中两次因为租房被坑押金(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每学期都在为达到CGPA3.5而分身乏术,没有规律式的熬夜和紧张一直压迫着我的信心,成长一天一天的充实积累。我有3个玩的很好的中国朋友,其中一个是我2年的室友,还有7个同专业的马华和我关系也不错,现在想想,一年级那些难熬的设计项目多亏了他们的热情帮助。关于大学的排名我也不太当回事了,排名只是个心里安慰,今年我上大学的排名和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相当,遇到几个认识的人都表示挺高兴地,但是,我觉得自己应该和所谓的排名保持距离,排名是大学的荣誉,能力是自己的资本,靠着排名来了解一所大学难免肤浅片面。
我接触的一些人中,有很渣的(不只是人品),花钱大手大脚,双峰塔的合影年年晒,抽烟泡吧,学习得过且过,朋友圈总要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很多时候,风光的背后难免狭隘。当然更多的是沉默,敏感的,这些人和他人总保持着距离,无害但你很难搞清楚他们的想法。有一些留学生人数比较多的学院每逢期末考试作弊被抓的人不少,记得有一位朋友和我吐槽过那些让他倍感尴尬的同胞。当然,绝对有能力很强的中国留学生,我很佩服他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自我的要求与约束。“圈子文化”在大部分的留学国家都很普遍,可以理解,中国留学生的圈子总是和当地的圈子隔得很远,但是不去努力的交流而用各种接口疏远才是现象发生的原因。我们在中国不了解自己的国家,在大马不去努力了解每天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画地为牢。
当然我也有幸结识了几个人生级玩家,有的头脑很灵活,善于结交各种年龄的朋友,敢于接触尝试陌生的领域,很大气,有着良好的信誉。有的很善良,但也都敢于抵抗那些不公正的处境而不是低头隐忍。
现在问自己:如果当初决定来大马留学是因为前途渺茫,分数线不够,怯于高考的竞争,抱有侥幸,外加哪些“中介”的忠言,那么请问留学后后你一定会抛开所有的这些缺陷吗?
是与否全在自己,对环境啥的没什么关系。所以私立公立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区别。其实,有很多人同我讲过相同的话“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抱负,所以这不是我的问题”。现在所有的费用都是家庭来承担,不必为基本的温饱而发愁,但总有一天,你将不再是学生,你会告别你现在的日子,你会为自己的“生存”而苦苦奔波,你会看到比家乡,比马来西亚复杂百倍的世界,生活如同洪水般席卷着你那本就脆弱的土坝,哪些年轻的诳语都将消逝,等你惊醒时却已深陷其中,那将不仅仅是现象中的阵痛,只怕是,到头来世间一场大梦。
说回我以前的观点,选择马来西亚的大都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的人,有的真的是很严重。毕业了还算好的,有的2年不到就转学退学了。大浪淘沙,在哪里都躲不过竞争,自然规律,可总有人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讲一个近期实习的感受,建筑专业加我一共就2个人,实习目的地定在上海、广州和杭州,我第一轮投了20家事务所,一周过去,全部石沉大海,又投了67家,终于回了4家,然而只有4家,最后定在上海。我同学投了70家,也只回了4家,最后去了北京。失落常有,然而这次申请对我们的打击还是很大的,至少让我们清醒一些,早点知道自己在国内的竞争力很有必要。(反观,想应聘实习生这个最低薪资的职位都如此的不易,危机感能不大吗?)去了事务所我才了解到,我的学历根本不值一提,大都是清一色的海归,英美澳,德意荷,UCLA,米兰理工,英皇家艺术学院,卡耐基梅隆,AA,代尔夫特理工,巴斯。剩下国内打拼出来的也是,同济、武大、华中科技、东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然而,他们是谦逊,热情的,实习的目的性很强,项目计划的完成很有效率。现在想想,文凭这种东西,能被用作敲门砖,是幸运的,不是说你进了多么好的公司,而是给你第二次看清自己的机遇。
父亲常泼我冷水,总说我这个文凭回来什么也不是,别把自己当回事,不是说放低自己,而是本来就不高。2年前我可能还会不服气的拿那些马来毕业考取美澳的人说事,现在我回过头来思考,在这个海归泛滥的时代,马来也好,中国也罢,我们将何去何从?
插句题外话,我一直以来有关注过3个留学生开设的qq群,其中一位从大三从马大转学去了世纪,具体原因可想而知,不过群里的留学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新加群的小白们都喊她“老师”,一开始很佩服她靠谱的办事态度,收费还算透明,后来她貌似回到国内了,做起了英语培训外加(新/澳/马/英)的申请,毕竟靠近国内的“市场”,感觉这人在朋友圈张扬了些,什么月入8-10万之类的。 好学网
另外一位是在公立大学土木系,貌似已经毕业了,在工程院工作吧,建了个群,挺有号召力,答疑解惑甚是慷慨,不过偶尔会有中介混进去打广告(其实中介里也有学生,不过不是本校的,每个群多少都有些爪牙对那些“新人”觊觎着)不过此群群风还是蛮正的,也算是清流啦。
最后一位仁兄貌似搞了N个“某某大学官方群”,每次想加这个群都要被某个管理员私聊一会儿,好不容易加了说了几句话就被踢了,感觉这位仁兄是很有组织头脑的中介,注册了个公司,贴吧,词条经常造访(巡视信息健康---挡其财路者,X),说来也有意思,中介团体内部的权力斗争,貌似是这位仁兄稳坐钓鱼台了,私立申请不收费,公立申请8000(貌似现在下降到5000),对那些犹豫的客户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貌似这个中介内部的成员大都来自私立(想知道是哪几所私立?百度搜索“马来西亚留学”,看看右边的相关院校下面做作的简介你就明白了PS:他们也真是什么辞藻都敢放,高中有没有好好上?)有的家长真的是操之过急反而将主动权拱手相让,还有现在的申请者太缺乏主动性了,恨不得一劳永逸,有现成的绳子就抓,决心做一个文凭养得者。
--------我想说的并不是这3位的经历,而是一个现象---即有的海归回来靠帮助你成为“海归”而盈利。 同样的属性在不断“继承”,这种现象应该在大家决定去哪所大学前指出来,然后自己思考吧!
但,年轻的人啊,不必悲观,人生路远,高考不会是挥之不去的落魄,敢于审视自己的懦弱的过去,倘若你胸膛里还有那团火,那就从现在起重拾自信,相信未来!
PS:本人15年回答的百度知道就不要看啦,我那时的想法还是欠缺考量。留学,90%就是一层窗户纸,可窗里窗外的人很少这样想过,总喜欢绕一个大圈只为获得那稀少的有效信息,问题在哪里?时间不多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距离浪潮退去还有一段时期,谁也不想成为风口上的猪。我留学的发轫是因为高二读了薛永先生的几本书,很有启发,现在想起来倒觉得很盲目,一家之言不足信,只有自己尽全力去接触多样的信息来源,才能有走下去的方向。我最深的感触是:困难其实不可怕,因为没有退路,逃不掉的,困难生来就是要被解决的。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怕事惰性,自以为是,变相的封闭自己的感官,漠视侥幸。我很清楚具有批判性的文章并无建树,文末那段话算是结语,送给读完这篇冗长文章的你,期望你能给马来留学带来新的气象!
不喊口号,现在,立刻,马上!
最后说明一下,我只是给了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引子,讲了一些事情,真实,但我相信并不全面。
---------------------------------------------------------------------------------
画个分隔线,19年年初看回自己一年前的观点,稚气很多啊!想想还是不做任何修改了。现在按期毕业也算是功德圆满。6个学期的课程修满120个学分实感不易,专业学制比国内少了3个学期,很少有喘气的机会,上海实习半年后就回大马,第一次离家整1年,7、8月又在当地的建筑公司实习,期末期间参加了2个竞赛,1月8号毕设结束,马不停蹄的准备去别国的研究生申请,1月30号递交完最后一轮,2月1号终于踏上回家的航班。
很多事等待去做,有些事情总要放下,希望终究是走在认识自我的路上吧!
这里解释一下本校的的建筑专业,比较特别,专业课程学习2年后必须经过半年的实习,随后完成为期1年的课程。其实比较适合有3年diploma的基础的人,班上有四分之一的diploma学位持有者,年龄普遍大我3~4岁,本科毕业后必须读完2年的研究生才能有资格参加马来西亚注册建筑师的考试,目前只有马大(UM)、理科(USM)、博大(UPM)、玛拉工大(UITM)以及国民(UKM)有PAM和LAM的Part2认证,去年理工(UTM)因为一些原因没能通过考核。需要申请建筑硕士的可以考虑前面的5所。大部分的大学建筑学是3年制没有专门的实习学期。
提起 中南大学 ,大家想到的就是“北协和、南湘雅”,以及矿业很厉害,其实中南大学合并后进步神速,已经将隔壁的(跟 湖南大学 都在岳麓山下)远远甩在身后,各门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工学A类学科数量第11位。由于中南大学在北方知名度不高,每年录取分数线,在北方较为偏低,跟其他985相比,真的是一所性价比非常高的985。
中南大学为教育部直属的985、
211院校
,由
湖南医科大学
、长沙铁道学院与
中南工业大学
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
中南大学位于岳麓山下,风景不错。原中南工业大学前身为 中南矿冶学院 (1952年),矿科享誉中外有中国“矿冶黄埔”之称;1960年,进入 全国重点大学 行列,是当时湖南省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湘雅医科大学,创建于1914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1996年通过“ 211工程 ”部门预审并以部省共建形式进行建设,隶属于卫生部。
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
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当时该校的土木实力非常强大,位于全国三强之列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 现有 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6个 ( 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管理科学院与工程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不含覆盖)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神经病学、外科学(胸心外)、有色金属冶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耳鼻咽喉科学、遗传学、药理学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 外科学(普外)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9个;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6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
中南大学给人的印象是矿冶学科、医学学科、土木学科实力非常强大,但其实中南大学在其他学科上进步很快。在反应学科实力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南大学有40个一级学科参评。A类学科12个,其中,A+学科3个,分别是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A-学科9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A类学科数量居全国并列第19位(其中工学工学A类学科数量8个居第11位),A类优秀率为26%,居全国参评高校并列第21位。
除了继续保持传统优势,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来看,工学A类学科数量居第11位,计算机、控制、测绘、机械等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法学和管理类等文科专业上升较好。中南大学自合并湖南医科大学后,在湖南是独居榜首,在南方的名气和实力非常大,中南大学在各类排名在17到20位之间,录取分数线却排在40开外,所以从这点来说中南大学的性价比即使不是最高也能排到前三。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马来西亚大学好申请吗马来西亚留学条件 马来西亚是一个英联邦国家,马来西亚的教育模式采用了英国的教育模式,如果要去马来西亚读大学需要哪些条件呢?跟着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吧! 一、马来西亚本科申请条件 1.高中或同等学历 申请马来西亚本科需要有高中或同等学历(比如高职和中专的文凭),专科学生也要有高中或同等学历文凭。毕业之前申请公立大学的同学在确保可以拿到文凭的前提,提供学校开具的预毕
海南征集志愿时间2023 海南征集志愿时间2023如下: 海南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是7月24日15:00—7月25日下午17:30。 海南高考优势大吗 1、海南高考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海南省参加高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会比较小。 2、海南省的录取率相对较高,一本录取率可以达到6成以上,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录取率是比较高的。 3、海南省有多元化的高考模式,采用
马来西亚哪几所私立大学收费贵 给楼上的拜托新加坡有多好,小国家一个,如果你打算去新加坡念书,那你就永远留在学校里,不要走出外面,一个城市的大小根本没啥好走,新加坡还不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就好象台湾跟大陆一样,别把马来西亚说得一文不值,你以为全部人都像你经济那么好吗?你知道新加坡消费有多高吗? 学校名称:世纪大学(SEGIUNIVERSITYCOLLEGE)--旗舰校园 招生类别:研究生
去马来西亚留学的条件是怎样?马来西亚最好的大学是那所呢?申请的条件要怎样。ps我今年刚大一 马来西亚留学的条件比较简单:申请本科需要高中成绩公证、申请硕士需要本科成绩公证,其他就是护照等常规材料,不需要雅思成绩。 申请马来西亚公立和私立大学程序都比较简单。 马来西亚最好的大学是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ofMalaya,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67名,亚洲第33名。不过要申请马来
旅游管理学校排名 全国共有20所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山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厦门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复旦大学,以下是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1.中山大学 2.厦门大学 3.复旦大学 4.四川大学 5.南开大学 6.云南大学 7.暨南大学 8.东北财经大学 9.陕西师范大学 10.西北大学
留学热,前去马来西亚留学的学生们也多了起来,马来西亚大学可以留学吗? 留学热,更多的学生去马来西亚留学。马来西亚大学可以出国留学吗? 在马来西亚,也有很多知名的大学,比如马来西亚的Steya大学,马来西亚的泰来大学,印第大学,都是马来西亚的知名大学。这些大学也为各个国家开设了学校,包括中国学生。 如何报读马来西亚大学? 马来西亚Steya大学: UCSI大学(简称UCSI
马来西亚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马来西亚留学学校推荐 一、马来西亚私立大学 1、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TM)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TM)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私立大学,也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是一所具有跨国性的研究型大学,拥有超过24000名学生。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拥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研究和教学设施,其学术计划涵盖了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商业管理、建筑和设计等领域。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排名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排名如下: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有15所马来西亚大学,其中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snews排名第405位,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连续多年被评为QS五星级大学。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马来西亚理工大学qs排名第203位,排名不错。作为马来西亚著名的国立大学,大学主要以生物医学工程、心理学和人力资源开发、建筑科学、电子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和安全等专业
2024-06-18 05:28:58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
2024-06-03 03: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