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发布时间:2024-09-23 16:01:57 | 好学网

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根据录取水平和录取难度,被中专或技校录取的学生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 恢复高考 后1977-1981年高中录取的中学生。 第二,1981年到90年代初,中学生从初中录取。

第三,90年代中后期初中录取的中学生。你说的“优秀”,应该是指学习成绩好。说到“严重”,可以说第二类特别严重,第一类非常严重,第三类基本不严重。1.1977年到1981年,优秀的高中生上了中专,改变了命运。这期间,中专是高考的最低顺序,但这个最低顺序也不容小觑。从网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高考平均录取率在6%左右,2020年全国高考211所高校平均录取率也就6%左右。可以说这期间考一个中专的难度等于现在考211重点大学的难度。

当时的中学生都是包分配,而且因为那个特殊时期以后各行各业人才短缺,大部分都分配到了理想的单位,很多农村家庭改变了后人的命运。

我一个表兄弟考上省中专的时候,借了钱,在家呆了两天喝酒,放了几部电影庆祝。人数单位是一万人

二、1981-1991年:初中尖子生上中专,喜忧参半。80年代,中专开始招收初中学生。这对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初中毕业可以直接上中专,最后拿着国家的 铁饭碗 ,省下了高中几年花的钱。

所以这期间农村优秀初中生的首选是报考中专或者中师。自然竞争空前激烈,没有县内前几十的水平,中考基本不可能。

我考老师的时候,县里录取了50多名学生,都是县里中考的尖子生。而且如果想报考中医、邮电、铁路等中专,没有全县前20,想都不敢想。当然,如果这些初中生进入重点高中,一般可以考 985院校 ,前途肯定更光明。特别是有很多后来不愿意当老师的 师范生 ,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跳出教学团队。幼儿园学生考上初中

3.从1995年开始:初中生想上学就要拿 毕业证 。 到了90年代,很多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家长也看到中专水平毕竟较低,选择报考中专的初中生中的优秀生越来越少。

1995年,随着国家取消包分配政策,中专招生直线下降,逐渐成为部分中考失利学生的选择,“贫困生集中营”成为部分中专的标签。很多中学是不可持续的,开始重组资源,被合并、转移、撤销甚至不复存在。这一时期的中专学校虽然没有受到重视,但客观上解决了大量初中毕业生没有书读的问题。现在各地仅存的中学是国家政策扶持的 职业中学 。

95年以前,中专学生现在是各行业的骨干。仔细看很多行业领军人物的简历,你会发现很多都是中专 第一学历 。 好学网

但是,这群人已经有半百多岁了,很多都退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专最终会退出社会舞台,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它曾经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也是一代人改变命运的梦想舞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1、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

2、东华大学,地处中国上海,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111计划”、“双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华东理工大学,简称华理(ECUST),坐落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

4、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

5、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21世纪学术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上海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都说研究生录取比例很低,是真的么?难道比考研还难么?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都说研究生录取比例很低,是真的么?难道比考研还难么?的相关内容。

当然是真的了,因为他的录取是非常难的。首先,在分数上,考研的总分比高考总分要少两百多分。

我们知道,大部分地区的高考总分是750分,而考研的总分一般情况下只有500分,相比之下,“考研党”的录取线看起来比高考要低得多。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错觉而已,这也是很多人误以为考研的录取分数不高的一大原因。如果考研的总分和高考一样多的话,那么考研的录取分数应该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其次,考研的录取率不高,每个科目必须做到“均衡发展”。

近年来的考研,一般是四五个“考研党”才有一个人成功成为研究生。和“大众化”的专科、本科教育不同的是,考研走的是“精英化”的道路。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专科生和本科生)文凭的含金量和二三十年前的大学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随着一些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普遍。而研究生现在虽然在数量上增加了不少,但大部分目标院校对对研究生的“质”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七八成左右的淘汰率,足以让很多企图在考研中蒙混过关的人望而却步。

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一般情况下总分达到录取标准就会被某所大学录取;但考研不单单看录取分数线,还要看单科的成绩,如果单科的成绩不入目标院校的“法眼”,比如英语科目的成绩不合格,依然会被很干脆地刷下来,一丁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这也导致考研的录取分数看起来不高的一个原因。

第三,保研名额增多,推免院校“锦上添花”。

高考有自主招生这一条“绿色通道”,考研有保研推免这一“保险箱”。自主招生好歹只是照顾一些分数,而考研中的免试推免则直接让部分名校的大学生成为研究生中的一员。在2019年国内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推免比例排行榜中,清华、国科大、同济、浙大、哈工大、武大、北大、北航、南大、西安交大这10所985高校的推免生比例都超过五成。

我们知道,被保研推免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学霸级的存在。这些大学生直接搭上保研的“高铁”成为硕士生,那么在很多学霸在考研初试和复试中“缺席”的情况下,考研过程就算出现“百舸争流千帆竞”的场面,真正在考研成绩上冒尖的人也会有,但不会太多。所以,考研的录取成绩会出现看起来不算多的情况。当然,推免生多了,那么其他普通大学的本科生想要考入心仪的重点目标院校,难度就更大了。

以上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