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3 16:01:57 | 好学网
根据录取水平和录取难度,被中专或技校录取的学生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 恢复高考 后1977-1981年高中录取的中学生。 第二,1981年到90年代初,中学生从初中录取。
第三,90年代中后期初中录取的中学生。你说的“优秀”,应该是指学习成绩好。说到“严重”,可以说第二类特别严重,第一类非常严重,第三类基本不严重。1.1977年到1981年,优秀的高中生上了中专,改变了命运。这期间,中专是高考的最低顺序,但这个最低顺序也不容小觑。从网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高考平均录取率在6%左右,2020年全国高考211所高校平均录取率也就6%左右。可以说这期间考一个中专的难度等于现在考211重点大学的难度。
当时的中学生都是包分配,而且因为那个特殊时期以后各行各业人才短缺,大部分都分配到了理想的单位,很多农村家庭改变了后人的命运。
我一个表兄弟考上省中专的时候,借了钱,在家呆了两天喝酒,放了几部电影庆祝。人数单位是一万人
二、1981-1991年:初中尖子生上中专,喜忧参半。80年代,中专开始招收初中学生。这对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初中毕业可以直接上中专,最后拿着国家的 铁饭碗 ,省下了高中几年花的钱。
所以这期间农村优秀初中生的首选是报考中专或者中师。自然竞争空前激烈,没有县内前几十的水平,中考基本不可能。
我考老师的时候,县里录取了50多名学生,都是县里中考的尖子生。而且如果想报考中医、邮电、铁路等中专,没有全县前20,想都不敢想。当然,如果这些初中生进入重点高中,一般可以考 985院校 ,前途肯定更光明。特别是有很多后来不愿意当老师的 师范生 ,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跳出教学团队。幼儿园学生考上初中
3.从1995年开始:初中生想上学就要拿 毕业证 。 到了90年代,很多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家长也看到中专水平毕竟较低,选择报考中专的初中生中的优秀生越来越少。
1995年,随着国家取消包分配政策,中专招生直线下降,逐渐成为部分中考失利学生的选择,“贫困生集中营”成为部分中专的标签。很多中学是不可持续的,开始重组资源,被合并、转移、撤销甚至不复存在。这一时期的中专学校虽然没有受到重视,但客观上解决了大量初中毕业生没有书读的问题。现在各地仅存的中学是国家政策扶持的 职业中学 。
95年以前,中专学生现在是各行业的骨干。仔细看很多行业领军人物的简历,你会发现很多都是中专 第一学历 。 好学网
但是,这群人已经有半百多岁了,很多都退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专最终会退出社会舞台,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它曾经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也是一代人改变命运的梦想舞台。
1、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
2、东华大学,地处中国上海,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111计划”、“双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华东理工大学,简称华理(ECUST),坐落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
4、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
5、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21世纪学术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上海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都说研究生录取比例很低,是真的么?难道比考研还难么?的相关内容。
当然是真的了,因为他的录取是非常难的。首先,在分数上,考研的总分比高考总分要少两百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