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0 12:36:19 | 好学网
苏联的高考制度最开始是工人农民是不用考试就可以入学的,还有就是一部分城里面的人就像中国一样是要考试进去的。
1.工农免试入学。
这一阶段主要为了巩固苏俄新生政权而制定的一项特殊制度。1918年8月2日,苏联出台了《高等学校招收章程》,规定: 年满16周岁的公民,不需要经过招生考试,但只要经相关组织推荐,便可免试入学。这项制度废除以前阻碍普通民众上大学的一些障碍。这一制度立即得到苏联民众的支持和欢迎。
2.部分考试入学。
1925年,苏联的高考制度又进行了改革,规定18至35岁的公民申请入学的,必须参加招生考试,并开始实施自由招生的制度。但计划配额并没有取消。 60%依然分配给工人、少数民族代表、各加盟国代表及军队中。40%由学校通过考试招收学生。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质量,满足了当时苏联各项建设的要求。
3.自由平等考试。
随着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任务的完成,特别是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要求加速培养高水平专家,赶超西方国家。1932年,苏联高考制度再次进行了调整,要求所有申请者都要参加考试。1935年又取消了不招收非劳动者和没有选举权子女的规定。 1936年,苏联又规定,所有17岁到35岁的公民中等教育结束后,都要参加大学入学考试。
4.注重实践教育
1958年,苏联高考政策又进行了调整改革,要求中学毕业先就业,然后要求大学招收两年以上工龄的中学生。这种改革主要是侧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录取文理分科和文理综合的区别的相关内容。
1、文理综合是指不分文理的那些学校的考生,而文理分科是通常讲的文综(地理、历史、政治)、理综(生物、化学、物理);高考录取时,文理分科的考生专业有限制,文综倾向于文科类的专业,理综倾向于理工科类的专业,而文理综合的只要分数达标,都可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