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一新生到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报到怎么走呀?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好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湖北大一新生到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报到怎么走呀?
驾车路线:全程约1025.9公里
起点:湖北省
好学网
1.湖北省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洪山路行驶240米,过右侧的武汉军威大酒店约160米后,右前方转弯进入中北路
2) 沿中北路行驶4.4公里,直行进入欢乐大道
3) 沿欢乐大道行驶7.9公里,直行进入武鄂高速
4) 沿武鄂高速行驶8.3公里,朝G420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邹黄互通
5) 沿邹黄互通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6) 沿福银高速行驶12.6公里,朝黄石/九江/上海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福银高速
2.沿福银高速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3.沿沪渝高速行驶147.9公里,朝小池/九江/龙感湖/G7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福银高速
4.沿福银高速行驶83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5.沿福银高速行驶144.9公里,朝昌北机场/福州/鹰潭/G7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福银高速
6.沿福银高速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7.沿福银高速行驶183.0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
8.沿济广高速行驶5.0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9.沿福银高速行驶520米,朝瑞金/广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济广高速
10.沿济广高速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
11.沿济广高速行驶189.6公里,朝龙岩/厦门/瑞金东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瑞金枢纽立交桥
12.沿瑞金枢纽立交桥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厦蓉高速
13.沿厦蓉高速行驶270.4公里,朝诏安/龙海/汕头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漳州枢纽
14.沿漳州枢纽行驶280米,过Q-2桥约340米后,直行进入沈海高速
15.漳州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沈海高速行驶12.9公里,过谢前中桥,直行进入沈海高速
2) 沿沈海高速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沈海高速
3) 沿沈海高速行驶350米,朝招银港/厦漳大桥/海沧/厦门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 沿匝道行驶4.8公里,直行进入招银疏港高速
5) 沿招银疏港高速行驶11.0公里,朝港尾/厦大漳州校区/S201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 沿匝道行驶530米,直行进入港尾连接线
7) 沿港尾连接线行驶4.8公里,朝厦大漳州校区/招银港方向,直行进入港尾连接线
8) 沿港尾连接线行驶60米,左转进入南滨大道
9) 沿南滨大道行驶5.1公里,调头进入南滨大道
10) 沿南滨大道行驶340米,到达终点
终点: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湖北大学迎新系统及网站入口 2021新生入学须知及注意事项
高考录取通知书发放后,同学们就要着手准备大学入学的相关事宜了,下面是湖北大学迎新网入口及新生入学注意事项等内容,供大家查阅。
湖北大学迎新系统及网站入口
点击图片,进入迎新网
新生入学须知及注意事项
学校在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武汉火车站、武昌付家坡长途汽车站设立迎新站,负责接运阳逻校区新生。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武汉火车站的迎新时间为每天7:00-22:00,武昌付家坡长途汽车站的迎新时间为每天7:00-17:00。
校本部新生抵汉后自行来校,学校不安排接站人员及车辆。
报到流程:
1、学院报到
新生到所在学院迎新点报到,出具录取通知书,领取校园卡、学生宿舍入住凭单、学费收据(仅限银行划扣缴费学生)等。
2、缴费
新生出具录取通知书,到迎新办公室收费处缴费。
(1)已通过银行划扣缴费,且在学院已领取学费收据的学生,不需再缴费。其中划扣住宿费金额高于实际住宿费标准的,报到期间不办理退费手续,多收的住宿费将于规定期限之前直接退至学校所发的银行卡中。
(2)暂不能全额缴纳费用,需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和已办理生源地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先到学院报到,然后到迎新办公室“绿色通道”处办理有关手续,再去收费处缴费。
(3)未通过银行划扣缴费和不需要办理“绿色通道”手续的学生,在学院报到后直接到迎新办公室缴费。
3、领取军训服装。
4、持《宿舍入住凭单》到宿舍办理入住手续。

湖北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湖北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的相关内容。
湖北大学 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地处国家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内,现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等3个校区,总占地2000余亩。学校是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现任党委书记尚钢、校长熊健民。
【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
教育学院在武昌宝集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1984年8月更名改制为 湖北大学 ,2013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签署文件,共建 湖北大学 。
【办学条件】
校舍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5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6051平方米,馆藏中外文纸质文献225.1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73.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68个。《 湖北大学 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学校公共服务设施优良,拥有中国高校“百佳”食堂。2012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通过建设综合实训大楼,将进一步改善基础教学实验条件。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正、副教授67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特聘教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省“*”10人、“楚天学者”60人,省“新世纪人才工程”15人,省教学名师5人、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5人。先后有71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特殊津贴、45人获批国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
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跻身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有11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5个学科在湖北地区高校中排名前三。
学校设有18个学科性学院,本科专业77个。有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1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35个领域)。拥有16个“十二五”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33个“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人才培养】
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近20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00余人。学校大力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和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在湖北高校中率先实施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楚才计划”、成立了楚才学院,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通识教育学院。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多次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
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获一等奖。校五人制足球队自2003年组建以来连续12次获全国冠军,3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中国在该项目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校龙狮团获第五届世界龙狮锦标赛北狮项目2个世界冠军。
有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7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试验计划项目、11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品牌专业、4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31个,省级项目82个。
【科学研究】
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充分发挥哲学、中文、历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教育学等传统学科的科研优势,不断推出有影响的成果。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
经济学、
法学、公共管理、
旅游管理、
新闻学、外语、体育科学、
档案学、材料科学、
药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区域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9个,省级中试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有机化工新材料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生物资源绿色转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和“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牵头与有关单位(企业)联合组建了天沭新能源材料工业研究设计院、 湖北大学 -贵州地税电子
税务研究中心、湖北省精细磷化工技术研究院、湖北区域发展研究院和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等多个科研机构,整合校内人文学科组建了高等人文研究院。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社会服务】
注重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和优势学科、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主动参与“五个湖北”建设,积极为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目标作贡献。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建有30余个校企研发中心,具有旅游规划和土地规划甲级资质,主持完成了全省40%以上的旅游规划。与省内各地市州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专家教授企业行”系列活动和“走出去、引进来”的校企、校地交流合作,首批进驻湖北省大学科技园,扎实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积极参与“智库”建设,相关专家学者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思想理论成果和决策咨询方案。学校被评为全省“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进入“在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排行榜”前十名。
【国际交流】
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常年互派专家学者访问、讲学,互派学生进修和攻读学位。学校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学历生资格,现有本、硕、博等各类国际学生近200人。2007年、2008年学校先后与美国孟菲斯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2所孔子学院于2010、2012年两次双双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与波兰雅盖隆学院合作建立孔子课堂。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教育部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与研究中心,并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接收湖北省教育自费留学服务中心,全方位逐步完善外事工作与留学管理服务体系。
【桃李芬芳】
建校以来,学校已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近20万人,一大批毕业生已成长为湖北乃至全国党政管理、教育科技、新闻出版、企业经营等领域的精英和骨干力量。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吴定富,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宪生,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斌、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岱梨,中国工程院原秘书长葛能全,国家测绘局副局长闵宜仁,广州军区原副政委、空军中将朱永清,著名
历史学家冯天瑜,著名
雕塑家、韶山毛主席铜像作者程允贤,著名歌唱家、《康定情歌》首唱者喻宜萱,著名剧作家、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词作者张敬安,“*”谈胜利、刘昌胜、武利民、陈佺、景乃桓、江畅、王晓德、刘耀彬、黄灿华,“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范春歌、刘枫等都是校友。
【发展目标】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省部共建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自强不息、克难奋进,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以上就是好学网为大家带来的湖北大一新生到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报到怎么走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
www.haoxuejiaoy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