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11:57:51 | 好学网
肯塔基大学拥有15 个学院和一个医学中心,开设约200 个专业。包括农学院、艺术与科学学院、通讯与信息研究学院、牙医学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艺术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医护学院、制药学学院、公共健康学院和社会工作学院。
学校的现有设施,包括多个计算机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的现代化图书馆,生物和人类学博物馆,新建的科学中心,学习资源中心,合作教育中心和学院指导中心等。
校内有1300计算机供学生使用,实现无线上网,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中心,宿舍,图书馆和学生活动中心上网。
学校设置了多种课外活动促进学生们在社交, 智力, 思维和职业方面的发展. 在现代化的健康和娱乐中心,学生可以踢足球, 比赛棒球,打网球和排球, 或者游泳, 进行田径运动。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已成为该校的特色之一。
肯塔基大学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标志性建筑众多,具有完善的教学研究设施。学生宿舍清洁、舒适,设施齐全。新建成的威廉 T 杨图书馆,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图书馆,其藏书量仅次于哈佛大学,排名全美国第二。 学校设置了多种课外活动促进学生们在社交, 智力, 思维和职业方面的发展. 在现代化的健康和娱乐中心,学生可以踢足球, 比赛棒球, 打网球和排球, 或者游泳, 进行田径运动。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已成为该校的特色之一。
学校有深夜交通服务, 24小时紧急电话, 学生巡逻, 宿舍管制。学校向所有没有结婚的学生提供宿舍,也帮助在校外居住的学生寻找房子。 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3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Dr. Thomas Hunt Morgan
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William Lipscomb
世界知名经济学家Mark Berger
著名文理学院瓦莎学院第一任女院长Sarah Gibson Blanding
国家地理杂志摄影记者Sam Abell
肯塔基州现任州长 Ernie Fletcher
NBA传奇教练帕特-莱利
NBA控卫拉简-朗多
nba国王队主力中锋德马库斯·考辛斯
泰夏安-普林斯
约翰·沃尔
英拉·西那瓦,泰国前总理,国防部前部长,著名企业家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美国的孩子18岁就能独立的相关内容。
西方文化非常看重‘独立’的价值。别说大学毕业以后了,小编老早就听说:美国人到了18岁就会离开家独立生活。
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1。 投票数据
我们先来看一组美国网站上的投票数据。
Giantbomb.com发起了一场以:‘你多大时搬出父母家的?’为题的投票活动。
(父母家???听起来好伤心。小编现在还把‘父母家’当自己家。。。Well。。。) 好学网
如下图所示,共有356人参与投票。
(虽说投票的人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个年龄段都顾及到了。
结果显示,18岁时搬出的占比最高,达到17%。
加上‘17岁’和‘<16岁’这两组,18岁以前(含18岁)离开父母家的占到了25%。
也就是说,四分之一的人18岁之前就搬出父母家自己住了。
另外,如果我们计算一下24岁前搬出父母家的人所占比例,数字是76%。
我们姑且把24岁看作大学毕业的平均年龄,那么可以推断:有76%的人在大学毕业后即搬出父母家,独立生活。
当然了,一个小小的网络投票可能说服力有限。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美国人怎么说。
2。 网友回帖
有位国人曾在美版 知乎 Quora上提问说:
‘我是中国人。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曾告诉我们说美国人大学毕业后就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当时这让我们很吃惊。这是真的吗?’
下面是美国人的回复。
Tom Stagliano:高级航空航天工程师(毕业于 麻省理工 )
在我生活的地方,一旦家里最小的孩子上了大学,父母就会卖掉房子,搬去别的地方,不会留下新的地址。。。过去几年我听说过好几例这样的事。。。
(小编给跪了。。。)
Andrew Jenkins
从经历中学习
我认为这是美国文化里特别怪异的一点。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别人知道你和父母住在一起,要么会瞧不起你,要么对待你的态度就变得轻慢了。我觉得,人们歧视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人,这很荒谬。
(小编表示赞同,独立并不意味着一定不能住一起啊!)
Tim Nygaard:曾就职 肯塔基大学
我是迫不及待想要搬出去自己住的那种。17岁那年,我如愿搬离父母家。那是上世纪60年代,那时的美国人非常渴望独立,有很强的‘自立’意识。
现在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很多人20多岁时还会搬回父母家去住。
Sean Bard: 莱斯大学 化学 专业学士 ·2006年毕业,一直在美国
高中毕业后,我离开家去1,400英里(2,250公里)以外的城市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每次回来看父母,我都没有在家里停留超过一周。我弟弟也是如此。
不过,我妹妹之前几个月住在父母家。她刚从国外工作几年回来,需要好好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Isaac McQuistion:18岁从父母家搬出去就再没回过头
在美国大多数地区,人们的观点和文化习俗的确如此。我上大学那年搬出父母家,从那以后就没怎么在父母家住过。我的兄弟姐妹,还有我妻子,都是这样。
就像另外一篇回帖里说到的:这是美国人迷恋‘ 个人主义 ’和‘独立意识’的表现之一,同时也说明美国人信奉‘依靠自身努力实现 美国梦 ’的理念。毕业后仍和父母住在一起,显然是一种‘耻辱’。这表明一个人未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拒绝‘长大’,缺乏独立生存能力。
可以说,这样的人就是‘ 寄生虫 ’,会受到所有亲友的侧目。人们一般不会认为和父母住的人是出自对家人的爱和依恋。
美国文化的‘主导形态’是把自己和其他人‘分隔’得越远越好。
和父母住一起的人,形象是这样的:
30多的大男孩,住在父母家的地下室,打着电动,从父母的冰箱里拿东西和饮料填肚子,苟活人世。
同样地,如果子女搬出去后,父母常常跑去子女家,也会被视为过度介入子女生活、缺乏自理能力、不尊重孩子独立生活的权利等等。
其实仔细想想,和子女保持过分的距离恐怕会让老人非常孤独。 尽管美国现在的情况基本上仍旧和我上面说的差不多,但其实已经开始改变了。
不合理的 学生贷款 债务,再加上很多行业薪水不景气,使得美国出现了越来越多‘几代同住’的家庭。
究其原因,无非是受困于经济状况。比起从前,现在大多数人直到上了一定年纪才买得起房。
人们仍旧认为和父母住是一种失败的表现,但是因为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也就从‘失败’变为‘常态’了。
匿名
其实我是英国人,但是在英国也差不多。
对于条件富足的家庭,孩子都会离家上大学,在那里租房住(或住大学宿舍),之后就不会回到父母家生活了(通常只会探望或回家休假)。 子女和父母同住,可能出于很多原因(找不到工作、入不敷出、健康原因等)。然而独立居住和生活是人们努力达到的常态。
最近,我的办公室来了一名印度交换生。我和他有过几次不错的聊天。
在聊天中,我看到我们成长的文化和童年经历非常不同。希望这可以为解答你的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一次午饭时,我提到说自己18岁时有一阵子在一家仓库打工,负责装货盘,为上大学存点钱。
这名印度交换生非常惊讶,一个白人 中产阶级 家庭的孩子竟然也会干这样的工作。
他说,他的父亲绝对忍受不了让儿子做体力活这种耻辱。
就在那天,餐厅里还有一名工程总监曾做过建筑工人,一名高级程序员做过快递司机,还有其他人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过,有人做过邮递员。。。给我的感觉,在印度,如果子女做行业较低的工作,人们会认为他们的父母没有能力供养子女。
对于西方孩子来说,恰好相反。
如果上大学了还不能负担自己的部分花费,会被认为懒惰、被父母过度宠溺。
大学阶段,父母可能在经济上给子女很多贴补,但是大学生也需要有自己赚钱的意识。从事一些简单的服务性工作,是步入成年的良好预备。
在另一次聊天中,这名印度学生提到,他到26岁时才有了自己的银行账号。
他刚开始工作时,薪水是直接发给他父亲的。他父亲管理家里一切财务事宜。他说这在印度很普遍。
记得我8、9岁的时候,有天早上,有一名银行的女职员来学校教我们怎么办 银行业务 。
那天我们有了自己的储蓄账户,她鼓励我们每周往里存一些零花钱,比如2英镑或5英镑,以后给自己买新玩具或其他东西。
英国孩子9岁前,就会接受相关教育,开始练习财务独立所需的技能。 我并非要论断孰优孰劣,只是想分享一下西方是如何教育孩子重视独立的价值,其他文化可能并不那么重视这个。
Beth Knoll-Casey
作家/博主、三个孩子的妈妈、Avon销售代表、程序员
很多人是这样,但并不是全部。很多孩子至少在大学期间会住在家里。成年后还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确不多见。
大多数情况下,子女想要展开双翅,探索周围的世界,享受完全独立的美好感觉。
Carlos Eduardo Oliver
世界公民,住在 华盛顿特区
《发射失败》这部不是很有名的电影,或许可以解释这个现象。有人说,美国人性格的标志就是个人主义。美国人渴望独立,没有什么比不劳而获更令人不齿。
即使对于高中生而言,自己打工买车(哪怕是破车)也比接受父母送的德产豪车更受人尊重。
说实话,对于后者,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在有的小地方,如果有人开着父母的圣诞礼物 保时捷 招摇过市,一定没人愿意搭理他。
几乎所有上高中的孩子对父母的期待也是如此。不管是读大学还是工作,一旦成年,他们就想要独立生活。
当然,大多数家庭不会在孩子满18岁那天就等不及要把他们请出门。但是,有的父母会这么做,或许是出于同辈人的压力。
多数父母会给读大学的子女提供经济支持,但有的孩子要自己支付 高等教育 的费用(靠学生贷款)。
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在我自己的国家,有35岁的成年男人还住在父母家里,生活让妈妈照顾(做饭、洗衣、打扫房间。。。),把父亲当提款机,真是太可耻了。
3。 调查数据
看了以上网友的回帖,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了。是真的,只要可能,美国人最晚大学毕业后肯定会选择离开家独立生活。
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小编再给大家透露一个重要信息:
据 澳洲 一项最新调查表明:从父母家搬出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未来可能拥有的财富具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你认为和父母住在一起可以帮你存更多钱,那你就错了。
21-24 岁时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澳洲人比过早或过晚离家的人在人生的中后期可以多赚185,000美元(约126.7万人民币)。
该发现发布在 墨尔本大学 一份名为《澳大利亚家庭、收入与劳动力》的调查报告中。这项调查自2001年起已经采访收集了17,000名澳大利亚人的数据。
报告指出:21-24岁搬离父母家的人,到35-54岁时,收入和资产状况是最好的。
18岁之前就离家,会让自己的经济状况更糟。
报告显示:
成年之前就离开家的男性,其一生的资产比21-24岁离家的人少184,877 美元(约126.6万人民币);
女性少106,977美元(约73.3万人民币);
年收入平均低约3000美元(约2万多人民币)。
18-20岁离家,也很不错。
这个年龄段离家的男性资产比21-24岁离家的人低99,834美元 (约68.4万人民币);
女性低25,768 美元(约17.7万人民币);
然而,年均收入只低不到900美元(6165人民币)。
25岁以后才离家独立生活的人,年收入比21-24岁离家的人平均低5280美元(约3.6万人民币)。
资产同样受到影响,据估算:
25岁以后离家的男性一生的资产比21-24离家的人少20,779美元(约14.2万人民币);
女性的资产少95,676美元(约65.5万人民币)。
小编也是在21-24岁之间离开家的,看了以上信息,竟然莫名受到了鼓舞。小编以为,是鹰总要远走高飞,父母需要及早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然后在合适的时间放手。
或许如美国网友说的,美国人对‘独立’过于迷恋,但小编觉得,咱们中国的文化倒是可以多多借鉴美国人的‘独立精神’。所以,赶紧趁21-24岁之间离家吧,或说不定还能多赚点钱呢,嘿嘿。
以上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孩子18岁就能独立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为什么独立院校不能再本科一批招生 看这个学校发展得怎么样,发展好了有实力一样可以一本招生,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就是个例子,它虽然是民办,但被放在一本招生,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一本招生不一定是一本大学,许多二本大学有一本招生的专业,如沈阳建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所以你还是要弄清楚。 单招有本科院校吗 其他信息: 单招可以考大专或是本科院校,不过一般都是大专居多,只有福建、江苏等少数几个省份单
西南大学官渡实验学校高考成绩 您想问的是西南大学官渡实验学校高考总分成绩吗?750分。根据查询官渡实验学校官网显示,西南大学官渡实验学校高考总分满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总分满分450分,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每科原始分值满分均为100分,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每科满分仍为100分计入总成绩,总分满分300分。 为什
为什么全国高考试卷不一样?都是各省独立命题的吗? 因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全国高考试卷有甲卷(全国Ⅱ卷)、乙卷(全国Ⅰ卷)和丙卷(全国Ⅲ卷)三套试卷,各省市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试卷用于高考。 并不是所有的省市地区都是独立命题的,各地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用全国卷,使用的话是全部使用,还是只使用哪些科目的试卷,这些都是各省市地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的。2018年可以
19岁的孩子没有高中毕业证,还能参加高考吗? 都是在瞎扯,怎么可能能参加高考呢?首先的条件就是你符合高中毕业条件才能参加,如果你是在校生,那么首先要的就是所在学校的学籍证明,很明显,这一点你肯定是没有的,另外的办法就是在报名参加成人高考之前,会有一个成人高考报考能力的考试,意思就是看你到底有没有能力去参加这个高考,如果这个考试合格了,然后才可以去参加高考,这是社会工作人员普遍的一种方式,我觉得
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2022年高考起施行 近日,贵州省公布的《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明确了贵州将逐步取消 少数民族 高考加分,从2022年高考开始实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贵州省将对 高考加分政策 进行调整,自2022年高考起施行。其中,全国性加分项目中将逐步分区域分时段调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地方性加分项目中
能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的孩子算学霸吗?为什么呢? 北京理工大学 是重点大学,考上这所学校的孩子都是学霸。这所大学很难考,每年招收学生的人数少之又少,能够考上真的是要凭本事。作为一所工科院校,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的丰富,更重要的是里面有很多的理科专业优势也很多。如果是学理科的政治所学校,那么未来也非常的好,更重要的是前途一片光景。 考上之前都是学霸,考上之后都是普通的学生,而且这个学校的学习
为什么不建议孩子上体校 不建议孩子上体校的原因有:教育缺失、健康问题、心理压力、竞争激烈、家庭分离。 1、教育缺失。 体校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运动员,而不是提供全面的教育。如果孩子在体校中花费大量时间,可能会影响他们接受一般教育的机会和能力。 2、健康问题。 过度训练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身体受损。尤其对于一些青少年身体还未发育健全的孩子,过度的体育锻炼可能会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如
为什么同样的高考分数,北京孩子上重点大学,山东孩子落榜 这是既定的事实,这个问题国家教育部都不想解决。另外,不能单纯比分数,卷子是不一样的。即使一样,发达地区城市的孩子往往外语等能力更强一些(当然这不是他们分数低的理由)。另外,每个省的大学都是招收本省的多。北京重点高校多,也是地域优势。 还有,你对比的参考对象不能只是北京,山东。应该看到全国全面比较。 或者,你想自己孩子有优势的话也可以把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