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2 17:54:17 | 好学网
2023年专科大学排名中,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519名,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铜陵市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学院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中国古铜都、生态旅游城市—铜陵市城区。
年份 | 院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2023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 519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排名是517;铜陵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排名是530;铜陵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的排名是591。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往年的排名,大家可以参考。
年份 | 院校名称 | 排名 |
2021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 517 |
2020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 530 |
2019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 591 |
2018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 655 |
2017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 549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在安徽排名第22,安徽排名第5的专科学校是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5★ |
2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 5★ |
3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5★- |
4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 5★- |
5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5★- |
6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4★ |
7 |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 4★ |
8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4★ |
9 |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 3★ |
10 |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 3★ |
11 |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3★ |
12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 3★ |
13 |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 3★ |
14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 3★ |
15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3★ |
16 |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3★ |
17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 3★ |
18 |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3★ |
19 |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 3★ |
20 |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3★ |
21 | 民办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 3★ |
22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 3★ |
23 |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3★ |
24 |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3★ |
25 |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3★ |
26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 3★ |
27 |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 3★ |
28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3★ |
29 | 淮南联合大学 | 3★ |
30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3★ |
2019年铜陵学院优势重点专业排名,铜陵学院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在选择填报铜陵学院后,同时也非常关注铜陵学院有哪些重点优势专业。每个院校都有会自己的优势王牌专业,相对其他专业来说这些优势重点专业在就业和师资配备方面都会占有很大优势。本文爱扬教育网带你一起了解关于2019年铜陵学院优势重点专业排名,铜陵学院专业排名及分数线,希望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你在选择铜陵学院的专业方面有帮助。
一、铜陵学院师资介绍
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47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教授、副教授近20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00多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478人。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0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各类校舍面积30多万㎡,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6000多万元。
学校现有12个系, 43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建有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等16个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
二、铜陵学院特色优势专业好学网
专业名称 | 专业详情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以此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毕业后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
会计学 | 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