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6 13:11:26 | 好学网
传统的 拜师礼 一般是由师父和徒弟两人完成,有的时候也会有新入门的徒弟和师娘一起参加。
拜师礼流程如下:
1、拜行业祖师,即保护神,以此祈求祖师爷的保佑,同时体现了对行业的尊重与拜师的虔诚。
2、叩拜师父,通常是师父、师母坐主位,需要拜师的徒弟对其行三叩首之礼,然后献上和投师帖子,有的习俗还会向师父敬茶。
3、师父讲话,告知新徒弟门规,赐名等。讲话内容一般是教育徒弟尊敬祖师爷,遵守行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要努力学习技艺。 好学网
《通典》 才开始提到拜师礼。该书卷六七“礼典”强调:“天子拜敬保傅”,说天子也要拜师,把拜师纳入国家典制中了。可是它内容仅谈了 汉成帝 等人敬师的事,并未记载其礼仪状况,所以我推测古代根本没有这种正式仪轨。
交手礼仅用于生向 孔夫子 行拜师礼时,师代孔夫子还礼。 孔子 像上,孔夫子用的是这个还礼动作。双手在胸前交叉叠并,推出,平示。
中国拜师习俗的形成主要受 儒家 传授学术的规制影响,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并由其演化而来。至现代,中国的中医药、传统艺术等行当仍采取拜师从业、传授技能的方式。
拜师礼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扩展资料:
拜师礼简介
中国人尊师重道,乃久远之传统,故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然而拜师却一直无专门礼仪。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似乎师弟关系之建立较为朴素,心仪成礼,辅以束修而已,乃一种私人关系。先秦诸子,私家讲学,大抵均是如此。
汉代以后,国家设学,博士员生弟子之从师,可能仍然依循此法,或迳由国家分配,也就不另设拜师之礼了。总之,拜师并没有进入国家正式的礼仪典制中,即或有之,概属私礼。
《通典》才开始提到拜师礼。该书卷六七“礼典”强调:“天子拜敬保傅”,说天子也要拜师,把拜师纳入国家典制中了。可是它内容仅谈了汉成帝等人敬师的事,并未记载其礼仪状况,所以我推测古代根本没有这种正式仪轨。
不过,既然《通典》特意论之,即显示唐人对此已甚重视了,正式的拜师礼也就是这时才确立的。该书卷一一七《开元礼类籑·皇太子束修条》就详细记录了皇太子拜师的过程与礼仪。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拜师礼流程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拜师礼,这一传统仪式,通常涉及师父和徒弟,有时亦包括新入门的徒弟及其师娘。整个拜师礼的步骤清晰而庄重,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