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华南师范大学是985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香港硕士专业的名校推荐及优势专业
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这几所大学都是香港比较有名的大学。
1.香港大学:
最新的2023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21位。
成立于1911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总部位于香港岛薄扶林。作为本港最早成立的高等教育机构,HKU设有10个学院和一个独立的研究院。它是一所跨学术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被誉为亚洲常春藤联盟。
强势专业:社会科学与管理、艺术与人文、生命科学与医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专业排名世界前50。其中,QS最著名的牙科专业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2.香港中文大学:
最新的2023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38位。
成立于1963年,由新亚书院、崇基书院和联合书院合并而成。1966年,香港第一所研究院成立,这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强势专业:传播和媒体研究,地理,
护理,现代
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系统,
哲学,数学,
会计和金融。QS跻身中国内地和香港,有22个专业进入全球前50名。
3.香港科技大学:
最新的2023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40。
成立于1991年,位于清水湾半岛。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在全球250所年轻大学中排名第一。虽然年轻,但他们的学术水平很高。由理学院、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霍英东研究院五个研究所组成,其中霍英东研究院位于广州南沙。
强势专业:
土木工程、
化学工程、机械、电子、计算机、经济、会计、金融QS排名进入全球前50。
4.香港理工大学:
最新的2023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54位。
成立于1937年,前身为香港政府高等科技学院。1994年正式更名为香港理工大学。
是一所拥有AACSB、EQUIS、AMBA三重认证的商学院。它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强势专业:理大有很多香港独有的专业,包括设计、服装纺织、理疗、
生物医学工程、国际航运、
物流管理等。王牌专业是
酒店管理,亚洲第一,世界第七。
5.香港城市大学:
最新的2023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65位。
前身为香港城市理工学院,1994年正式升格为香港城市大学。它是一所位于香港九龙塘的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程度高,学术氛围自由。
强势专业:会计与金融、语言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商业与管理研究、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
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政治学与国际研究、媒体与传媒研究、土木与结构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都是优势专业。
6.香港浸会大学:
最新的2023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281位。
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香港浸会学院,1994年正式升格为浸会大学。是由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中医学院、
传播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视觉艺术学院、继续
教育学院八个学院组成的国际化研究型文科大学。
7.香港岭南大学:
创建于1967年,前身为岭南学院,1999年更名为岭南大学。
强势专业:现代语言、会计与金融、哲学、
英语语言文学、经济学、商学、
税务、
审计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8.香港教育大学:
成立于1853年,是香港唯一一所以教师为本的教育大学,前身为
香港教育学院,设有一个研究生院和三个学院,分别是博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和人文学院。
强势专业:教育学、语言学、
心理学、社会科学和管理学。
每个学校的不同专业都会有自己的特别要求,如果大学需要了解更为详细的申请要求,可以通过留学志愿参考系统按照自己的院校背景和成绩情况查询一下过往的申请的成功案例,
留学志愿参考系统如下:
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我们会看到自己院系的师哥师姐们都去了哪些学校,具体申请了哪些专业,他们都考了多少的语言成绩,用了哪个留学中介等信息。
查询如下图:

香港求学(留学)的前世今生
您好,我是专注留学考试规划和留学咨询的小钟老师。在追寻留学梦想的路上,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准备相关考试,都可能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扰。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留学顾问,我在此为您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咨询和指导。欢迎随时提问!
其实,老查我和香港留学有特别深的渊源。2023年,我在深圳,是国内留学机构里面第一个做香港留学的,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香港和中国那么近,而且也没有什么语言的障碍,学生不太可能找中介办理香港留学的,但实际上,我们推出香港留学的第一年,就有上百人通过我们办理香港留学,同时也最早积累了香港留学的经验。之后,很多留学机构纷纷推出了香港留学的办理业务。目前每年去香港求学的学生本科阶段大约在2000人左右,硕博大约在6000人左右。实际中国大陆地区学生去香港求学的学生已经和法国和德国这些传统留学大国(地区)不相上下。
那么,为什么学生很喜欢去香港留学呢?
首先,香港有非常好的大学,例如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尤其是对于内地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能够到香港的大学读书,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
其次,香港离大陆比较近,也没有时差,文化冲突小,比较容易融入,如果会广东话,更加容易。
还有,香港这几年经济形势不错,失业率创历年新低,如果到香港留学,有机会在当地找到工作,如果在香港持有工作签证7年,有机会申请成为香港的永久居民。
那么,如何才能去香港留学呢?
目前香港不接受内地居民到香港就读政府中小学,所以只能到香港就读副学士、本科、硕士和博士。目前到香港就读大学,主要有几个选择。选择之一就是以国际学生的身份,主要针对在国内就读A-LEVEL、IB的学生,同时也要有托福或者雅思的成绩,国际学生的身份申请难度相对小,但是需要支付比较高的学费,奖学金比较少。选择之一是以内地生的身份通过高考,有些学校纳入国内的统招系统,属于提前录取批次,有些学校属于自主招生,既参考高考成绩,也要面试。选择之三是先去读副学士,这个路比较容易,但读完之后,能升入香港的大学再读2年完成本科的学生比例不高,大部分学生可以转学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完成本科。现在香港浸会大学和城市大学的副学士比较发达,也提供了方便的升学通道,对于成绩一般,当又想去香港读大学的学生来说可以考虑。如果具体不清楚怎么办理,可以找我咨询。
香港的硕士分成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两种,英联邦国家基本都是这种分法。香港的授课型硕士是1年,和英国类似,9个月上课,3个月做小论文。授课型硕士的申请比较简单,一般需要要求雅思或者托福的成绩(也有学校接受CET6的成绩),例如雅思达到6.5, 除了顶尖的MBA项目需要GMAT成绩外,不需要其他标准化考试的成绩。另外,申请的时候提交推荐信和PS等。而研究型的硕士以做论文为主,需要先联系导师,导师决定录取才提交申请。 现在去香港读硕士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的授课型硕士课程里面大陆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另外一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热门课程,例如会计、金融、计算机等的门槛越来越高,录取率越来越低,所以建议早一点最好准备和申请。
目前,香港,可以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有17所,其中包括八所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院校,分为为: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大家可以到牛校网了解其中最著名的6所大学的各专业和各层次最详细的录取要求和申请方法。
另外,香港还有8所
财政自给的院校,分为是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恒生管理学院、东华学院、明爱专上学院、明德学院、职业训练局-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以及由政府资助的香港演艺学院。
香港有,20多所提供副学士课程的院校:包含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下属的专上学院或者专业进修学院等; 香港职业训练局(VTC)下属的13个机构为不同背景及程度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包含提供职前,在职技能培训,内地学生可申请旗下4个学院的课程:香港高等教育学院,才晋高等教育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香港知专设计学院。
在学历认证方面,2023年7月,内地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统筹局(现特区教育局签署《内地和香港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率》,相互认可指定院校的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文凭;具体认可院校及内容将文件夹《香港文凭认可问题》; 副学士及副学士以下文凭不能收到内地政府承认; 学生要回内地做学位认证必须获取中联办出具的《在港澳地区学习证明》。
小编顶着巨大压力整理了这几个
酷炫狂拽
的专题,还不赶快戳图!!!
希望以上的答复能对您的留学申请有所帮助。留学的道路充满了无限可能,但选择和准备的过程可能也充满挑战。如果您有任何更详细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协助,我强烈推荐您访问我们的留学官方网站
。在那里您可以找到更多专业的留学考试规划和留学资料以及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我们的专业团队会全程陪伴您,助您圆梦海外学府。祝您留学申请顺利!

华南师范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华南师范大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南师大”,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国培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广东省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学校前身是1933年创立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35年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后历经广东省立教育学院、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广东省文理学院等发展时期。1951年10月,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并入广东省文理学院,设立华南师范学院。1952年,南方大学俄语系、私立岭南大学教育系、国立海南师范学院、国立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修科、国立南昌大学师范部地理专修科和海南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及系科并入。1970年,学校改称为广东师范学院,1977年复名为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5月,学校下设32个二级学院,拥有91个本科专业,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
2022年2月,学校新增工业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数字经济专业、金融科技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
好学网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6日,学校有专任教师2577人,其中副高635人,正高674人,博硕生导师1227人,有博硕士学位2287人。现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5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7名,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7名。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 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地理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19个):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英语语言教育(师范)、体育教育、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含6个攀峰重点学科,14个优势重点学科和3个特色重点学科,共19个一级重点学科和4个二级重点学科);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物理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技术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植物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心理学、体育学、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光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育)
二级学科:植物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地理学、生态学、光学工程、公共管理、政治学、世界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音乐学、美术教育
对外交流
截至2021年4月,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学硕士录取率屡创新高。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入LHCb、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4个省部级高端智库平台。“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连续举办四届东南亚论坛,“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先后获批教育部、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与柬埔寨发展资源研究院合作申报的澜沧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获批通过。在柬埔寨、缅甸和印尼设立了3个海外研究基地。马来西亚研究生教学点完成招生并正式开学。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孔子学院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其教学点总数达32个。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拥有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光信息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发平台示范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海外移民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备案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有1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30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智库、1个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等。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此外,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华南足球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约计416万册(件),电子图书1000多万册,电子期刊将近4万种,逐渐形成了以教育文献和古籍文献为特色,覆盖全学科的完整馆藏体系。图书馆线装古籍约14万册,善本古籍6000册,地方志1600种,在广东省高校位居前列。2009年,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
www.haoxuejiaoy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