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7 23:29:36 | 好学网
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建国之初,长江以南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有匪患,西南地区尚未平定,再加上台湾岛上的国民党蒋氏集团一直叫嚣着反攻大陆。安徽地处长江咽喉地带的战略要冲,把省会放在一个长江边上的城市有着很大的战略安全隐患,如果像武汉和南京这样的沿江战略重镇失守,敌人依靠长江便利的交通条件,顺水而至,极有可能在一天之内拿下两个省会城市。 好学网
合肥周边三百公里的方圆内,东,南,西都是山区,向北是平原地带,也就是说,如果军队东进,西进,南下设置集结点,合肥是最理想的地区,它是山区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地形能够缓冲敌军的进攻,容易展开反攻和推进前的物资和人员的准备。
合肥是作为军事价值存在的, 把省级机关和企业设在合肥,把其它地方的资源向合肥集中并在周边县市发展军工基础企业都是为了这个军事上的目的,安徽整个省就如同是一个军事泄洪区和军事缓冲区。从一定意义上说,合肥能成为安徽省会主要是“军事政治”的产物,而没有多少经济发展上的考量!
安徽建省后,事实上的省会在安庆府(今为市),计算安徽省第一个省会安庆作为省会的历史,应自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批准安徽建省开始。但因当时仍为守土的省官——安徽布政使司仍寄驻江宁城南的大功坊故江南布政使司旧址,这时的安庆城充其量只能视为安徽省的临时省会。
扩展资料 :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参考资料 : 百度百科“省会”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安徽有两个省会的相关内容。
安徽有两个省会:合肥和安庆。最早在1853年太平天国攻陷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时,安徽就将省会迁到了合肥。而后省会几经流转,最终才在1952年一锤定音。安徽省会会从安庆最终迁到合肥的原因:合肥位置好: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安庆是意见最大的,一来“安徽”省名中的“安”就指的安庆,历史上的安庆地位甚高;二来历史上的安庆就是安徽省会,历史底蕴都在,就和河北省的保定一样,在省内已经深入人心。且安庆比保定更加发达,位列长江五虎之一,这样的强有力的省会,不说带着全省一起飞,起码可以跑得更快。但长江边上的安庆也有一个巨大缺陷,那就是安徽不仅仅是一个长江沿岸省份,除了安庆所在的皖南,皖中和皖北也需要省会的照耀,可是安庆做不到。相比之下,合肥虽然基础差,交通不发达,但贵在地理位置居全省之中,和周边距离相对适中,这样的位置,即使徒步走过去,也用不了太长时间时间,这是安庆不能比拟的。不过随着淮南铁路的修建,搭上铁路快车的合肥逐渐成为安徽省的交通枢纽,安庆等其他城市被远远的甩在了身后。虽然合肥所在的皖中平原无险可守,一旦发生战争相当被动,但自古以来和平时间一般多于战乱,作为省会的合肥位置上还是非常合适的。合肥更本土:安庆的崛起,和长江这一黄金水道有密切联系,但长江在给安庆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为安庆的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使安庆成为典型的“易攻难守”的城市。1853年太平天国顺流东下占领安庆,开启了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的序幕;1862年,清军攻陷安庆,敲响了太平天国灭亡的丧钟;而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地处南京上游的安庆也迅速陷入日军敌手,安徽省会不得不搬迁到金寨。可以说,安庆不仅位置偏南,也是个危险的城市。但无险可守的合肥相比于易攻难守的安庆,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单纯因为安全性问题排除安庆是非常不公平的,而这当然也不是安庆被Pass的最终理由。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