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系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于1951年成立,具有良好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学科体育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综合实力在全校名列前茅。
学科设置:
物理学系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下设光学、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理论物理、
材料物理、生物物理、学科教学论等七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立2个本科专业(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纲光电与先进装备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光谱学与量子信息学、多维精密光子学与微纳米检测技术为“211工程”建设项目,波谱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物理学系现有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75名,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为32人(4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为48人(64%),绝大多数教师都有国外研究或学习经历;包括院士2名,“长江计划”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点项目、“973”等国家项目12项,还承担了面向企业的研究经费达几千万元以上的应用研究项目。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美国专利2项,发表SCI、EI学术文章数以及获得专利数均在全校名列前矛,飞秒激光相位控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刊物《Science》上发表。2004年物理系又取得重大成果:光频率合成及精密控制前沿领域研究实现重大突破,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发表题为“OpticalFrequencySynthesisandComparisonwithUncertaintyatthe10-19Level”的学术论文,这被认为是朝着研制基于光学频率的新一代原子钟迈出的重要一步。该论文作者马龙生教授应邀参加200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教学管理:物理系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完善与我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本科培养模式及其教学体系,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物理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夏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晨星杯”教学技能大赛、全国电子线路大赛等富有特色的课外科技活动,构建学生专业成才的平台。物理系所培养的毕业生中有多人在国内外取得杰出成就,其中1人获1994年美国总统奖,1人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1人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多人已成为国内外大学的年轻教授,2人的学术专著由国外出版社出版。本科生连续多年获得学校“晨星杯”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得2个全国一等奖、2个全国二等奖、4个上海市一等奖和4个上海市二等奖。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信息方向)(非师范)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近代电子学、激光电子学及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围绕有关学科和高新技术进行教学,涉及到信息的获取、处理、控制、显示等环节,并着重扩充近代物理学的高新技术应用的知识,跟踪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培养高新技术和电子工程的技术人才。主要开设无线电电子学、数字电路基础、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光通讯、弱信号检测、激光光谱、数字通讯与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计算机应用、图像显示与处理和有关的实验与实践课程。本专业毕业生能适应现代通讯、计算机应用、信息科学和光电子等行业需要,并能进一步在光学、无线电物理、微电子学等硕士点、博士点深造。
物理学专业(师范方向,非师范方向)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及其基本结构的学科,它是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本专业强化对学生数理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有能适应21世纪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科学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本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有普通物理及实验、理论物理、近代理实验、固体物理、电子技术及实验、电工学及实验、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和物理课程教学论等。高年级学生还可以在光通讯、激光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科技外语、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能等方向上选修。
师范方向:加强在教学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本方向毕业生能适应大学、中学的基础物理学教学工作,并能进一步在光学、无线电物理、微电子学、凝聚态物理、纳米物理学、生物物理、理论物理、物理学科教学论等硕士点、博士点深造。
非师范方向:加强在基础理论和实验方面的教育。本方向毕业生能适应物理相关的科研工作及产品开发工作,并能进一步在光学、无线电物理、微电子学、凝聚态物理、纳米物理学、生物物理、理论物理等硕士点、博士点深造。

全国师范排名三十强
师范专业排名
排名如下:
1、
北京师范大学
2、华东师范大学
3、
南京师范大学
4、
华中师范大学
5、
东北师范大学
6、
陕西师范大学
7、
华南师范大学
8、
湖南师范大学
9、
福建师范大学
10、
浙江师范大学
11、
上海师范大学
师范大学:
师范大学在中国的设置历史最为悠久,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主要是指培养各类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但就现代意义来讲,“师范大学”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使命,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师范大学正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培养文、理、工、教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教育在线网—中国大学排名
全国师范排名三十强有哪些?
在最新发布的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问鼎2021校友会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前3甲。
位居前10名的其他院校依次是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最好的师范类大学
1、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2、985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3、211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4、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首都师范大学。
师范类大学排名全国
师范类大学排名全国如下:
1、北京师范大学:全国第10名。
2、华东师范大学:全国第25名。
3、华中师范大学:全国第37名。
4、南京师范大学:全国第40名。
5、湖南师范大学:全国第52名。
6、东北师范大学:全国第53名。
7、华南师范大学:全国第57名。
8、陕西师范大学:全国第75名。
9、福建师范大学:全国第76名。
10、首都师范大学:全国第80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校介绍:
学校作为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办学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建设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并且还开设了3个学部、23个学院、2个系、11个研究院,本科专业76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师范大学
全国师范大学排名三十强
全国师范大学排名三十强介绍如下:
1、北京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0。
2、华东师范大学,全国排名:23。
3、华中师范大学,全国排名:36。
4、南京师范大学,全国排名:41。
5、湖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52。
6、东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56。
7、华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60。
8、陕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62。
9、福建师范大学,全国排名:78
10、浙江师范大学,全国排名:83。
11、首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91。
12、
山东师范大学,全国排名:94。
12、
河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94。
14、
江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05。
15、
天津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11。
16、上海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13。
17、
安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14。
18、
广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17。
18、
西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17。
20、
河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18。
21、
云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42。
22、
四川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52。
23、
哈尔滨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53。
24、
杭州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58。
25、
江苏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60。
26、
贵州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62。
27、
曲阜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75。
28、
重庆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77。
29、
山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81。
30、
内蒙古师范大学,全国排名:182。
全国师范大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出炉,排名前十的有哪些?
在现在的社会,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备受尊敬的职业,因此师范学校也是不少高考生报志愿时热衷选择的大学。全国师范大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已出炉,排在前十的学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下面给大家聊一聊这些师范大学的师资、实力、位置等,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参考。
1、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北京市合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985”双一流大学,也是师范生心中的理想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建于1902年,截止到现在,已经有着120年的悠久历史,是师范类院校里面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2、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也是一所“211”、“985”双一流大学,位于上海市,是华东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之一。和北京师范大学相比,华东师范大学的建校时间较晚,是在1951年成立的。不要因为其成立晚,而小看这个学校,现在的华东师范大学已经成为学科健全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每年也为国家输送大量的师范人才。
3、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湖北武汉,也是一所“211”、“985”双一流大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的华中师范大学也已经发展成了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很多师范学子的理想选择。
4、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三江师范学堂,创建于1902年,距今也已经有120年的时间,和北京师范的成立时间差不多。现如今的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5、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办的一所师范类学校,学校前身为1938年创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距今也已经有着80多年的历史。湖南师范大学位于湖南长沙,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越建越好,学科也越来越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湖南师范大学会更加完善。
后面的几所师范大学我就不给大家一一细说了,总的来说,这10所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师范类学校,有志于今后当老师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师范类大学排名
师范类大学排名全国如下:
1、北京师范大学:全国第10名。
2、华东师范大学:全国第25名。
3、华中师范大学:全国第37名。
4、南京师范大学:全国第40名。
5、湖南师范大学:全国第52名。
6、东北师范大学:全国第53名。
7、华南师范大学:全国第57名。
8、陕西师范大学:全国第75名。
9、福建师范大学:全国第76名。
10、首都师范大学:全国第80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校介绍:
学校作为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办学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建设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并且还开设了3个学部、23个学院、2个系、11个研究院,本科专业76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介绍如下:
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靠前的大学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
2023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新大学排名
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并列第一的院校:
1、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2、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并列第三的院校:
1、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2、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并列第五的院校:
1、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2、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第七的院校:
好学网
清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并列第八的院校: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档次A+。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
www.haoxuejiaoy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