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5 19:46:35 | 好学网
多地高考查分时间和志愿填报时间“出炉”,考生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什么?
高考刚结束,填报高考志愿又被推上考生与家长们的重点考虑日程,有人说“选择对的比努力更重要”,这话是颇有一定道理的,高考填志愿同样是高考整体中的重要一环,做的好了,有可能在高考录取时占尽便宜,做的不好,也可能会使高考努力功亏一篑!对于“高考填志愿”需要注意的事项,笔者作为一名有着15年高三班主任经验的教师,给出三点意见或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合理估分、充分准备。科学合理填报高考志愿的前提,是要客观合理的预估自己的高考成绩,“最了解自己的,只能是自己”,每场考试结束,就已经对自己考得如何有了一个大致的回数了,绝大多数考生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既不高估,也不低估,实事求是地预估自己的高考成绩,是为准备高考志愿填报做好准备的基本前提。依据估分,需要为填报高考志愿准备的事项有三: ①搞清楚近三年来本省的参加高考人数和高考录取率,认清大形势②了解近三年来的本省高考录取分数,分析自己高考的优劣态势③定位自己能够被录取的层次,有的放矢。
其次、要立足现实、把握机会。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和捋顺个人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方向、和国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等之间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需要,无限制地、一厢情愿地满足个人的私欲。高考是社会给予人生的一场机遇,能否抓住机遇?能够抓机遇到什么程度?主要看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在高考考场上的水平发挥程度;同时,填报高考志愿,是建立在高考成绩基础上的一次博弈,高考成绩越好,自己的主动性也就越大,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多,实现甚至是超越自己梦想的可能性也就距离现实越近!
再者、要稳定心态、精准填报。填报高考志愿不能心浮气躁,要稳定心态,做足功夫,既不轻言放弃,又不好高骛远,要努力做到恰如其分、精准填报;做到这一点,要在精心准备和分析的前提下,耐心等待高考成绩的出炉,一旦高考成绩发布,快速查看自己的高考成绩及其在全省的排名情况,换算成等效分,结合近两年的高考录取情况,进行精准填报。做到精准高考志愿填报,必须把握住两点: 其一“同类大学选取好专业,同类专业选取好大学”,这个在准备阶段,都应该心中有数了;其二“不选最好的,只选最适合自己的”,无论是大学还是专业,都以能够被录取为最高原则,国内的好大学好专业特别多,那些特别适合自己现实情况和需要的,就是你最该填报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考填志愿”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概述起来也无非就是要合理估分充分准备、立足现实把握机会、和稳定心态精准填报,做好这三个方面,及时、果断、有效填报,达到自己的心愿并不困难!
高考志愿冲稳保之间分差在2-5分左右,冲的一般高出10分,稳的在自己分数加减5分,保的低于自己10分。
如果从分数的角度来看,一般采用平均分差法,冲的2-3个一般高出10分以上;稳得在自己分数加减5分;保的低于自己10分;垫的低于自己30分内。
冲稳保垫四个阶段志愿要有一个合理的梯度,经过几年的总结,很多人认为每一个志愿之间30分的梯度比较合理。现在主流报考平行志愿的技巧是冲、稳、保、垫。“冲”的意思是,把自己最理想的高校放在第一位,万一这所高校录取分数线有所下降,不至于被其它高校所录取。
高考志愿拉开梯度的原则:
高考志愿 ”梯度” ,是指在填报志愿时的录取分数差距。假如某个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学校分数相近,甚至越往后面录取分数越高,那么,一旦第一个学校没有录取,后面的志愿同样由于分数的原因也没有可能被录取。
换句话说,除了第一个志愿以外,其余的都是无效志愿,报了也白报. 只有拉开梯度,越往后分数越低,第一个高分志愿没录取,第二个稍低分的志愿才有机会与其他考生竞争。如果不行,还有更低的第三、第四个。这样,才能起到充分发挥志愿的作用。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报志愿时是不是要报比自己分数高很多的学校。的相关内容。
高考报志愿若报了一个分数比自己成绩高很多分的学校结果是不会被这所学校录取。
志愿填报的顺序应该是——第一志愿的参照线差要和所考成绩接近,而对于高分人数较多的情况,还应该再稍微低一点,因为高分人数有可能扎堆,对应的位次还要再低些。以此类推,各志愿应该都要有梯度感,才会在录取检索过程中确保不被退档。
扩展资料:
高考报志愿注意事项:
1、在填报之前,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科兴趣和能力做一个基本评估,对未来职业取向有一个基本了解,然后再搜集学科专业和学校的信息,对自己、学校、专业做出基本的判断,这是填报成功的首要条件。2、要仔细看学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了解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报志愿的重要资料。
3、不可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尤其北京今年面临新高考,并且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在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考生可以关注近几年录取情况,关注分数线和批次线差值,分数线对应考生“位次”来作判断。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志愿填报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高考生填报志愿要避开这些误区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专家详解高考志愿填报技巧:避免高分低录退档
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