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1 06:36:46 | 好学网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艺术类跨专业考研可选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1、文学类专业需要艺术背景和审美能力,这些专业需要进行文学研究、创作或批评,常见的文学相关专业有中文、外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等。文学专业一般都注重人文素养的修养和思辨能力的提高。艺术生能跨专业考研。艺术生考研虽然没有条件限制,但跨专业考研在经济层面、心态层面、复试层面、作品以及实习实践经验层面等会跟本专业考研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如果没有毅力就不要轻易尝试。
艺术类考生是指报考艺术类院校艺术专业或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考生,这类考生与其他类型的考生不同,除了要参加高考外,还必须参加所报考学校或者本地区组织的专业考试。
一、艺术生能跨专业考研吗
艺术生能够跨专业考研,但是跨专业考研复习是个艰巨的任务,难度比较大,备考过程也很辛苦。
1、专业课程难
对于艺术生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专业基础知识没有很扎实,细节也没钻研过,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脑海中也没有印象,所以在复习的时候,需要花更多时间在专业课和基础课上面,一科没有学好,会影响到整个考试心态和考试结果。
2、收集信息难
艺术生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对于其他专业考试内容大都不怎么了解,所以在备考时就要比别人多走很多步,备考中的专业试题,可能会不知道答题惯例,导致分数丢失,这就需要搜集资料,掌握好答题技巧,才能在答题中把每一道题答好。
3、维持心态难
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是会从一个熟悉的集体来到一个不熟悉的集体,陌生的环境会让你和同学之间话题变少,老师给的建议也十分有限,备考压力也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维持自身心态,积极阳光向上,这样才能把考试考好。
二、艺术生跨专业考研要注意什么
1、专业方面是否受限制
艺术生跨专业考研需要对目标专业有一定了解,是否能够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有的专业是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
2、专业方面是否需要基础
艺术生在跨专业考研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对所报的专业是否有一些不一样的要求,对于一部分专业来说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不然的话很难考上。
3、专业方面是否需要加试
艺术生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历的考生,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只要有本科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均不用加试,考上后有的学校是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
4、地域是否有限制
艺术生跨专业考研考生是可以跨地区考研,并且可以换一所学校,不一定要与本科是一所学校,只不过相对于难度来说是稍微大一些,但政策上是允许的。
5、分数线是否不同
艺术生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分数线和正常考生分数线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没有基础来放低要求或是提高分数。
三、艺术生考研考什么内容
艺术类考生在考研之前,首先要确定报考院校专业以及方向,然后通过学校招生简章及目录了解具体考试科目。
1、初试
初试的科目为4门,分别是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一科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政治理论和外国语这2门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校组织命题,而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方向考试的专业课是不同的。
例如:
(1)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美学与艺术学理论、艺术批评与文化产业理论。
(2)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与艺术教育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中西音乐史、艺术概论。
(3)美学与艺术评论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艺术美学、中西文艺理论。
(4)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中外工艺美术史及现代设计史、艺术概论。
(5)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
2、复试
复试一般考试形式都是面试,还有各个学校加试的要求,在面试的过程中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知识面、考生的性格、基本素质、对专业理论的掌握程度、回答老师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除了一些特殊的专业要求现场展示才艺外,基本上都是采取和导师见面、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考试。
例如: 好学网
(1)北京电影学院规定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需要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专业课程笔试。
(2)中央音乐学院规定专科学历者、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有报考音乐教育方向考生需要加试视唱练耳。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艺术类跨专业考研可选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适合艺术生跨专业考研的专业有播音主持专业、广告学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新闻学等专业。
1、播音主持艺术学:播音主持专业所培养的对象,要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广泛文化知识、艺术水准和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般主持播音基础理论知识,多种语言艺术表达技巧,能够在各级各类电视台、电台、广告公司、教育、旅游、电信等单位从事语言艺术工作的高等职业人才。
2、广告学专业:广告学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广告学旨在培养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隶属计算机学科,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专业具有文、理、工、艺等学科交叉特点,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结合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游戏、动画、影视特效、虚拟现实等是此专业的符号。
4、新闻学专业:新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新闻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艺术生能跨专业考研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艺术类跨专业考研可选的专业 1、文学类专业需要艺术背景和审美能力,这些专业需要进行文学研究、创作或批评,常见的文学相关专业有中文、外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等。文学专业一般都注重人文素养的修养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2、对于感性和讲究视觉、声音和艺术表达的艺术生,传媒与新闻类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专业需要对艺术表达有独特的理解和创作能力。常见的传媒与新闻相关专业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
艺术类跨专业考研可选的专业 适合艺术生跨专业考研的专业有播音主持专业、广告学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新闻学等专业。 1、播音主持艺术学:播音主持专业所培养的对象,要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广泛文化知识、艺术水准和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般主持播音基础理论知识,多种语言艺术表达技巧,能够在各级各类电视台、电台、广告公司、教育、旅游、电信等单位从事语言艺术工作的高等职业人才
艺术专业考研可以跨专业吗? 艺术专业考研可以跨专业。 跨专业考研的要求介绍如下: 1、专业限制。 一些专业是明确规定不接受跨考生的,这也并不是说有什么“歧视”,而是因为这部分专业的专业性太强,例如医学类专业就不接受跨考,相比较本科就读于该专业的考生,跨考生最少会少于他们4年的学习和研究,即使让我们跨考,可能我们也很难完成研究生的学习。 2、是否要加试。 一些跨考的专
本科非艺术类的可以跨专业考艺术类研究生吗? 可以。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跨专业考研顾名思义,这个经常出现的词汇中,重要的是跨专业。考研是大学生或是已经工作的人,为求得自己的完善,或是为了规避严苛的社会竞争,选择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 拓展资
能不能跨专业报考艺术类研究生 可以跨专业报考,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复试也不用加试。 但如果你报考艺术类的研究生,考试的试题就是艺术类的了,英语和政治是国家统一卷,专业课会考理论和手绘,理论为美术史和工艺美术史及设计史的相关资料,手绘为一幅命题画,除油画外表现手法不限。如果LZ现在大三,建议再仔细斟酌斟酌,手绘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练就的。 举个例子,清华美院去年专业两门各150的卷,单科线划
适合艺术生跨专业考研的专业有什么? 非艺术生考研是可以报艺术专业的。 大部分的院校专业是不限制跨考的,但是仍旧有一些院校专业对于考生的本专业有严格的限制。 这些限制并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出于该专业的专业性很强,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 扩展资料: 跨专业考研的介绍如下: 如果已经确定好了目标院校和专业,最直接和准确的方
我本科是经济类的,想跨专业上艺术类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最终考个硕士学位,请大家给点意见! 首先我告诉你艺术类的是三年,美院的学费不同,大多都在一万左右,也有公费的,其次我想知道你说的是专业硕士(MFA)还是全国统招硕士。 如果你考的是设计: 1美院类的不要求四六级,但是不管纯艺还是设计都要考绘画,当然有的是考专业,比如环艺类的会要求画手绘图和平面图之类的,综合类的学校有的在初试省去考专业,
艺术类怎么才可以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考研在艺术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跨专业考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跨专业考研的建议: 1.了解目标专业:首先,你需要对你想要跨入的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该专业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这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加讲座、咨询在读学生等方式来获取。 2.提升专业技能:跨专业考研需要你具备一定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