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8 12:03:07 | 好学网
2023年清华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如下:
1、宁夏:理工类非定向已投考生最低分数603分。
2、上海:零志愿批次最低录取分618分。
3、江苏:清华大学02专业组(不限)投档最低分680(物理)。
4、江西:非军事类单志愿658分。
5、广东:清华最低是理科634分。
高考录取分数线分为本科线和专科线。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在本省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
投档以后学校招生办从这1.2倍中以分数和志愿为主,参考学生档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计划内人数录取,其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就是该校的录取线。2023年6月23日,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开始公布。
高考报志愿重要性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志愿填报非常重要,这是学生踏入大学校园的必经之路,看似是简单的选城市、选大学、选专业,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在选择你的人生和工作。因此大家在高考报考时要仔细考量。
专业如果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状况。轻者产生厌学情绪学艺不精,重者需要调换专业(大学换专业并不容易)甚至会退学。一般来讲,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的职业。
2019年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是527分,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计划与录取
1、清华大学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及重点支持政策、历年计划安排等因素,确定分省招生计划,报教育部审批后由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2、清华大学录取工作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在教育部领导下,在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下进行。清华大学按照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分类录取考生,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按照各省相关规定执行。
3、清华大学根据本校在各省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确定调档比例和调档分数线。根据教育部规定,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4、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高考投档成绩达到本省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清华大学调档要求的情况下,学校将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根据考生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
5、清华大学在调档时,原则上承认各省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同一考生如有多项政策性加分,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原则上加分不得超过20分。对清华大学认定的特殊类型候选人,其认定结果另有规定的以认定结果为准。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京高考清华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2022年清华大学在北京投档线为689分。
2023年北京高考生成绩表现很好,696分以上考生有104人,600分以上考生达到一万多人,约占北京高考总人数的17%,达到本科线的考生有42347人,占北京高考总人数的70%以上,527分以上考生有25551人,约占北京高考总人数的43%,
清华大学2022在北京的投档分数线为688分;参照近三年清华大学在京招生情况来看,北京考生高考成绩进入全市前390名才有机会被清华大学录取,按照历年高考成绩排名类推,北京考生高考成绩低于684分就无缘清华大学,而北京大学历年在京招生要求也很高。
近三年招生录取最低分全市排名为第478名,参考此排名,北京考生2023年高考成绩低于682分就无法被北京大学成功录取,所以北京考生想要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高考成绩不能低于682分,所以说北京考生想要上好大学,高考成绩一样需要非常出色才行。
历史分数
2022年北京高考:688分能上清华大学,687分能上北京大学。
2021年北京高考:681分能上清华大学,678分能上北京大学。
2020年北京高考:687分能上清华大学,683分能上北京大学。 好学网
清华大学王牌专业
一、金融专业
清华大学的金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8名、副教授13名、助理教授8名。想要考上清华大学金融专业,还是比较难的,可以说,里面的学生,都是各省市的理科状元,但是如果考上清华大学金融专业,大学生毕业出来基本都是有机会找到非常好找的工作,因为清华大学本身与汇丰等各大银行建立的人才输送联系,毕业之后就等于拥有了“金饭碗”。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始建于1958年。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已发展成为我国大学计算机学科领域内具有优秀教学、科研实力同时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计算机系,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建设中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一代一代的清华计算机系学子,也是不断的突破创新,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了很多的大奖。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于1988年,由化学工程系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物理系的材料物理专业、原机械工程系的金属材料专业组成。20多年来,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做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大大提升了清华大学材料学科的实力、学术声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华大学高考分数线历年 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高考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2023 2023年北京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685分,学校详细介绍如下: 一、清华大学简介: 1、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截至2022年8月,学校校园面积460.19公顷,建筑面积303.32万平方米,馆藏总量565.87万册。 2、设有21个学院,59个教学系,开设88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6270人,在校
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 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如下: 一、录取分数线 2022年,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根据不同的招生省份和招生类型有所差异。总体上,理科录取分数线在680分左右,文科录取分数线在670分左右。具体分数线请关注清华大学招生网站或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官方数据。 二、详细解释 录取分数线的设定 :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根据每年高考的难度、招生计划以
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 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如下: 一、录取分数线 2022年,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根据不同的招生省份和招生类型有所差异。总体上,理科录取分数线在680分左右,文科录取分数线在670分左右。具体分数线请关注清华大学招生网站或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官方数据。 二、详细解释 录取分数线的设定 :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根据每年高考的难度、招生计划以
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 650分以上。 根据清华大学官网查询:广西:理科690分、文科670分;贵州:理科684分、文科679分;吉林:理科676分、文科626分;其录取分数线通常都较高,基本在650分以上。 清华大学的前身为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
北大清华高考录取分数线 北大录取分数线620,清华录取分数线630。根据查询清华大学官网和北京大学官网可知,2022年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最低630,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最低620。北大仅在一个地区得分高于清华,其余地区均高于清华,平均分在8-10分,吉林甚至高达29分,北大在吉林报了断,湖北、河南、陕西、青海、贵州得分均在10分以上,理科:北大12个领域最低分高于清华,清华8个领域高于北大,2个
清华录取分数线? 北京:录取分数线688分海南:录取分数线834分山东:录取分数线672分浙江:录取分数线695分天津:录取分数线708分。 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1、位次优先 一个考生对应一个位次,这个位次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说,考生的分数在排序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分数高的考生排在前面,就会比分数低的考生先检索。 同一分数在排名时,不同省份有不同的规定,文理科一般也规定不一样。
清华强基录取分数线 2022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 2022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在山东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65分,文科/历史类658分,在北京入围分数线:理科/物理类665分;文科/历史类667分;在广东理科/物理类673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2年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 12022年清华清华大学在北京综合类的最低录取分数为685
清华北大分数线 北大清华录取分数线是:北京大学为697分;清华大学670分。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