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高考家长必修课:如何规划志愿结构,避免高分落榜

发布时间:2024-07-24 18:28:29 | 好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考家长必修课:如何规划志愿结构,避免高分落榜相关的问题,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家长必修课:如何规划志愿结构,避免高分落榜

【高考】怎样避免报志愿扎堆现象

1.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再根据考分选择开设了这些专业的学校。
2.一般热门专业、热门学校容易吸引考生,如果分数不是很高,可以避开热门专业和热门学校,就能避免报志愿扎堆。
3.先看看自己的同学们都报了什么志愿,也能帮助你避免报志愿扎堆

高考家长必修课:如何规划志愿结构,避免高分落榜

高考家长必修课:如何规划志愿结构,避免高分落榜

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由两方面因素形成: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二是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三是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 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上线落榜的具体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种类型:

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这种录 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①“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 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 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 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 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好学网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③宣传力度;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 “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 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地区、院校和专业)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高考家长必修课:如何规划志愿结构,避免高分落榜

如何填好高考志愿?重要是怎么填?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填好高考志愿?重要是怎么填?的相关内容。

第一,要注意“两个梯度”的问题。

考生一定要实现同批大学各志愿间的梯度。比如说,文科考生报考时,第一批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第二志愿最好不要报复旦、南大等学校,因为第一志愿报复旦、南大的学生非常多,而各所学校都愿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如果报复旦或南大,等于浪费了第二志愿。事实上,每年第一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占80%以上。

考生还要实现同一大学各专业间的梯度。比如说,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第一志愿是计算机专业,第二志愿最好不要报电子信息等非常热门的专业,因为学校各院系喜欢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但是一定要慎重填报第一志愿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因为被同一所学校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的考生还是相当多的。

第二,家长、老师做参考,学生拿决定。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认真地听取家长和老师的建议,毕竟他们的阅历和见识能起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是最好还是由考生自己作最后的决定。家长不宜将自己的人生态度、职业倾向强加给孩子,因为家长不一定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而且有时候家长也会有从众和盲目心理。考生应该慎重选择,并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第三,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填报志愿的不同策略。

高分考生如果对某所重点大学情有独钟,可以报考该大学,但最好要填写服从调剂,免得落入第二批;第三批以后的学校就不一定要填报了。中档分数的竞争最为激烈和复杂,因为这个档次的学校和考生都是最多的,建议考生优先选择一个理想的专业、再考虑学校,慎重填写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低分考生目标如果是升入大学,也应该认真科学地填满志愿卡,并选择一些偏远城市的非热门学校。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家长必修课:如何规划志愿结构,避免高分落榜”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