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09:58:54 | 好学网
物化政适合理科优势较大,且有较强的自信心;具备文理科的素养,综合素质较为均衡;政治科目突出,文理科思维可以自由切换的考生。
一、学科组合特点
物理+化学+政治是一个偏理科组合。
1、有利于考研和考公务员。
2、专业选择面广。
3、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4、学科难度较高。
5、政治学科变化较大,考高分难。
6、整体关联度小,学习跨度大。
二、专业覆盖情况
1、专业覆盖率极高根据河北、湖南、湖北、江苏、辽宁等第三批新 高考改革 五个省份发布的2021专业选科要求来看,物化政这个组合可以说是专业覆盖率最广的一个组合。
2、可选专业范围极广物理+化学+政治可报专业大类较多,比如政法类专业、工科类的热门专业以及经管类的专业几乎都能选。除法学门类下的民族学类专业以外,其他所有 本科专业 未来都可报考。
三、适合的考研的热门专业推荐
1、 材料科学与工程 :这一专业的学生最好要具备物理学、化学等知识。研究的范围是关于材料的构成、成分、加工制作工艺、应用等内容。
2、经济学类:经济学类专业,如 国际经济与贸易 、投资保险等等。
3、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公共管理类专业包含: 公共事业管理 、行政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城市管理等。
只有对于你自身情况来说最好的是哪个,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物化生属于纯理科组合,而物化地组合也是偏理科组合。由于两种组合的大多优劣特性及专业覆盖较为相似,所以本文把这俩个组合一起详细分析。
学科特性分析:
我们将物理和历史看成是强理科和强文科,其他四科标记为偏弱理/文科,并分别标记为蓝色和红色,借此观察组合属性。
由上图可知,物化生连成的三角形中均为蓝色,而物化地连成的三角形中蓝色区域占比较多,所以两者都是理科的组合。
一、优劣分析
两个组合优势
1、明显的理科组合。物理+化学+生物选科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同时地理也是文科中的最强理科方案。
2、专业选择面广。物化生这类组合专业覆盖95.75%,不能选择的4.25%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物化地的可报专业也超过了95.16%;
3、学科之间关联紧密。学科之间关联极大,除了三科之间的关联,还与数学的一些通用的理科思维以及计算能力等都是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的。
4、记忆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较多。物化生三个科目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一般记忆的内容很少。
除此之外,理科思维学科理更具优势。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
两个组合劣势
1、学习起来难度大。尤其是物理学科难度较大,想得高分也不容易。
2、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物理、化学是理科学霸的首选科目,竞争会异常激烈。同时这两个组合都是是偏理学生最喜欢选择组合之一,人数多,高考竞争压力大。
另外,从专业发展来说,学生选择地理,对于打算学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帮助不大。比如学生如果打算学医学,那么最好学生物和化学,而如果选择了地理,很多专业就会受限,而选择地理,对于当医生来说,确实没有多大的帮助。
二、适合哪些考生
物化生适合考生类型
1、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幅度优于文科水平;
2、目标基于985/2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们;
3、大学不考虑学习哲学、历史类专业。
物化地适合考生类型
适合物化生的考生也同样适合选择物化地。但一般选择物化生的都是成绩拔尖的学霸,而成绩比较优秀但是又不是顶尖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对尖子生形成冲击。
解读:因为赋分制度的存在,成绩差的学生,多数选择政史地组合,这就导致选择地理的学霸不多,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虽然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自然地理则比较容易拿分,如果学霸能选择地理,多数情况下会赋出比卷面更高的分数,还是很有优势的。
综合以上,选择物理+化学+地理这个组合的学生,可以冲击更好的大学,甚至可以通过这个组合,和比自己优秀的学生竞争,所以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应该属于新高考的受益者。
除此之外,地理类专业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理科的。地形、地貌、气象、气压等诸多知识,几乎都围绕着各种物理、化学知识作为工具。所以这种组合还适合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学生:
1、善于独立研究、思考问题的学生。
2、对于自然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目标基于各大高校的科研课题(考研方向)。
三、专业覆盖
根据河北、湖南、湖北、江苏、辽宁等第三批新高考改革五个省份发布的2021专业选科要求来看,物化生及物化地两个选科的专业覆盖率极高,仅次于物化政,位居前三。
1、物化生组合的可选专业较多,专业覆盖率达95.75%,不能选择的4.25%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除此之外,其他所有专业,该选科组合的学生未来都可报考。
可选科目列举:工科类的热门专业、计算机类、经管类、医学也在选择之列。
限选科目:由于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要求再选科目中必须有政治,因此该选考科目组合不能报考以上专业类。
提示:如果家长不打算让孩子未来报考公安警校的话。考虑学科的相关性,选择物化生以及物化地的组合,都要比物化政更科学。
2、物化地组合的情况与物化生组合极为相似,大学可选的专业也有很多。
可选专业大类列举:地理科学,测绘,地质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统计学,农学,工学(如机械、水利、计算机、矿业类、建筑类等),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制药,,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体育类,艺术类,新闻传播。
限选科目: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专业与物化生一样,不能报考。
对于这个组合的学生,首先,大部分理科类专业都会需要物理基础;其次,很多医学、生物相关的专业也会需要生物基础;最后,一些水利水电,测绘类专业会需要地理基础。所以,选择物理生物地理,以上这些方面的专业,大多都可以选择。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物化生和物化地哪个组合好的相关内容。
只有对于你自身情况来说最好的是哪个,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物化生属于纯理科组合,而物化地组合也是偏理科组合。由于两种组合的大多优劣特性及专业覆盖较为相似,所以本文把这俩个组合一起详细分析。
学科特性分析:
我们将物理和历史看成是强理科和强文科,其他四科标记为偏弱理/文科,并分别标记为蓝色和红色,借此观察组合属性。
由上图可知,物化生连成的三角形中均为蓝色,而物化地连成的三角形中蓝色区域占比较多,所以两者都是理科的组合。
一、优劣分析
两个组合优势
1、明显的理科组合。物理+化学+生物选科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同时地理也是文科中的最强理科方案。
2、专业选择面广。物化生这类组合专业覆盖95.75%,不能选择的4.25%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物化地的可报专业也超过了95.16%;
3、学科之间关联紧密。学科之间关联极大,除了三科之间的关联,还与数学的一些通用的理科思维以及计算能力等都是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的。 好学网
4、记忆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较多。物化生三个科目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一般记忆的内容很少。
除此之外,理科思维学科理更具优势。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
两个组合劣势
1、学习起来难度大。尤其是物理学科难度较大,想得高分也不容易。
2、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物理、化学是理科学霸的首选科目,竞争会异常激烈。同时这两个组合都是是偏理学生最喜欢选择组合之一,人数多,高考竞争压力大。
另外,从专业发展来说,学生选择地理,对于打算学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帮助不大。比如学生如果打算学医学,那么最好学生物和化学,而如果选择了地理,很多专业就会受限,而选择地理,对于当医生来说,确实没有多大的帮助。
二、适合哪些考生
物化生适合考生类型
1、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幅度优于文科水平;
2、目标基于985/2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们;
3、大学不考虑学习哲学、历史类专业。
物化地适合考生类型
适合物化生的考生也同样适合选择物化地。但一般选择物化生的都是成绩拔尖的学霸,而成绩比较优秀但是又不是顶尖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对尖子生形成冲击。
解读:因为赋分制度的存在,成绩差的学生,多数选择政史地组合,这就导致选择地理的学霸不多,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虽然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自然地理则比较容易拿分,如果学霸能选择地理,多数情况下会赋出比卷面更高的分数,还是很有优势的。
综合以上,选择物理+化学+地理这个组合的学生,可以冲击更好的大学,甚至可以通过这个组合,和比自己优秀的学生竞争,所以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应该属于新高考的受益者。
除此之外,地理类专业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理科的。地形、地貌、气象、气压等诸多知识,几乎都围绕着各种物理、化学知识作为工具。所以这种组合还适合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学生:
1、善于独立研究、思考问题的学生。
2、对于自然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目标基于各大高校的科研课题(考研方向)。
三、专业覆盖
根据河北、湖南、湖北、江苏、辽宁等第三批新高考改革五个省份发布的2021专业选科要求来看,物化生及物化地两个选科的专业覆盖率极高,仅次于物化政,位居前三。
1、物化生组合的可选专业较多,专业覆盖率达95.75%,不能选择的4.25%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除此之外,其他所有专业,该选科组合的学生未来都可报考。
可选科目列举:工科类的热门专业、计算机类、经管类、医学也在选择之列。
限选科目:由于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要求再选科目中必须有政治,因此该选考科目组合不能报考以上专业类。
提示:如果家长不打算让孩子未来报考公安警校的话。考虑学科的相关性,选择物化生以及物化地的组合,都要比物化政更科学。
2、物化地组合的情况与物化生组合极为相似,大学可选的专业也有很多。
可选专业大类列举:地理科学,测绘,地质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统计学,农学,工学(如机械、水利、计算机、矿业类、建筑类等),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制药,,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体育类,艺术类,新闻传播。
限选科目: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专业与物化生一样,不能报考。
对于这个组合的学生,首先,大部分理科类专业都会需要物理基础;其次,很多医学、生物相关的专业也会需要生物基础;最后,一些水利水电,测绘类专业会需要地理基础。所以,选择物理生物地理,以上这些方面的专业,大多都可以选择。
以上就是物化政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选物化政女生适合的专业 选物化政女生适合的专业如下: 高中选择物理科目后,对应的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类)有:计算机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自动化类、土木建筑类、医学类、材料类等专业。 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通信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材料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还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选物化政女生适合的专业 选物化政女生适合的专业如下: 高中选择物理科目后,对应的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类)有:计算机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自动化类、土木建筑类、医学类、材料类等专业。 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通信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材料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还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选物化地的女生适合什么专业 选物化地的女生可以考虑学 电子信息类专业 ,医学专业,文科专业或者 师范类专业 。 其实我个人更推荐医学专业和师范专业,这两毕业出来就是医生和老师,对女生就业也友好,而且工作相对稳定,是很好的专业选择。别的专业呢就不是很推荐了,如果视力好也可以考虑报考警校。 第一可以进入到大专院校或者高中初中进行教学,考取相应的 教师资格证书 ,从事教育行业。 第二个
高中物生政组合可选的专业 高中物生政组合可选的专业如下: 高中选科物生政适合工学(如机械、电子、计算机、建筑类)、哲学、经济学、法学、生物环境类。 首先,高中选了物理,就可以保证专业的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在新高考的选课模式下,物理是读工科和理科的必要条件。但选物理的同学相对来说还是较少,主要是因为物理这门学科的难度较大,学生存在听不懂、不愿学的问题。 其次,选了生物,生物
物化政的选科组合怎么样? 高一选科组合有: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物理+化学+政治、历史+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历史+地理+化学。 1、理化生传统的“理科组合”,学科关联度大,理科优势显著,在新高考模式下依然保持热度,但该组合优生较多,竞争较大。 2、理化地的组合专业覆盖面也较广,可报考专业门类多,理科、工科类的热门专业都可以报考,此外经济类、管理类、农学类、
物化历组合适合学什么专业? 物化历可以报的专业有:工程类、建筑类、通信类、计算机、技术类、化学类、医学类、象类专业、地质类专业、勘测类专业、环境类专业等。除去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犯罪学、治安学等专业要修必须选考政治的专业基本都可以报考。 物化史组合可报考专业覆盖率高达99%,除去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犯罪学、治安学等专业要修必须选考政治的专业以及
2022政治化学生物选科组合能报什么专业?化学生物政治组合好不好? 新高考政策的广泛实行使得考生在选择高考科目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当然这也给很多学生造成了困难,许多学生在选课时存在着盲目的问题。小编认为高考选择哪些科目应该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未来规划,比如大学想要报考什么专业。小编认为在选科时既要选择文科科目,也要选择理科科目,比如政治、化学和生物这个组合就是比较不错的,在大学时能够选择的专业面
政治物理化学适合报考哪些专业? 物化政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应用物理学专业、化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哲学专业、医药类、理工类,具体如下: 1、应用物理学专业 应用物理学专业属于典型的物理学类专业,是一门理工科专业,主要学习的知识包括机械运动原理与规律、热运动、电磁与光的现象、物质微观结构、量子现象等。 2、化学专业 化学专业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煤气中毒、环境污染等。因此,化学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