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1 03:23:38 | 好学网
行志愿实行的是"一档一投",而且是同批次一次性投档,被退档或没投档出去的考生,只能参加该批次的"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多所院校都向同一考生发出录取通知书的情况。
平行志愿是一档一投。平行志愿按照科类对当批录取分数线上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队,排在队伍前面的考生,拥有优先投档的机会,位次在后的考生必须等位次靠前的考生检索投档结束后才能检索。相对于考生本人的志愿来说,排在前面顺序的志愿优先检索、优先投档。
“一档多投”投档模式,可以让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同时接受更多学校考核,由高校择优录取,赋予了考生更多的入学选择权。同一考生可能被多所招生院校预录取,这大大提高了学生被录取的概率。
二、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区别
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什么是志愿级差分。又称学校级差分,是指高校在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和第二志愿考生时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差。即:第二志愿考生按减去志愿级差分后的分数作为学校排分来确定录取。
确保第一志愿万无一失。高校当第一志愿人数比较充裕时,一般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很高,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80%左右。考生和家长要将所有精力和智慧用在使所报志愿能确保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上,力争不出现失误,要慎之又慎,稳之又稳。
"平均分"参考意义最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走出只关注提档线的误区,而应当详细了解欲报高校近三年实际录取的"实线"——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作志愿填报参考依据的风险非常大,多半要失败。最高分意味着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有很大的自主性,录取把握大。平均分最重要,最有实际意义。如果某考生的分数在该校录取平均分上下,在不发生以外的情况下,可以说稳操胜券。很多人主张用平均分或平均分与最低分之间分数段来考虑志愿。
第二志愿不可忽视
不能放弃第二志愿。很多考生出于自信或不了解第二志愿的含义,在志愿表的第二志愿一栏为空白,这实际上是放弃第二志愿。这种情况下一旦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则当年无学可上。
留出足够空间。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院校要适当拉开档次,给第二志愿录取留下足够空间。否则,会导致步步落空,全线崩溃。 高考填报志愿涉及到考生本人的背景情况,涉及到考生本人对各种不同类型层次高等学校的认识,涉及到考生上大学的基本出发点与目标,要综合考虑。
扩展资料
平行志愿四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平行志愿可以一档多投 ×
实际上,平行志愿是一档一投。考生选择了 N 所院校作为某一批次的平行志愿,录取时档案会被投至填报顺序排在前面且达到了投档条件的那所院校;不是投向 N 所中所有达到条件的院校;更不是这 N 所院校逐个都投档。
第二个误区是: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投档 ×
实际上,在某一批次的录取过程中,考生投档后如果因专业志愿填报过高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档,都不会再被投档,而是需要参加征集志愿。
第三个误区是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 ×
实际上,对考生而言,虽然 N 个院校为平行志愿均视为考生在本批次的第一志愿,但它们还是有先后顺序的。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而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因为,对某一考生来说,投档时是按其平行志愿中 N 个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投档的。如果符合其中一个,档案即投出,考生就不再有机会投档至该院校后面的院校。所以,填报志愿时仍需有顺序。
第四个误区是:实行平行志愿后就没有了风险 ×
平行志愿可以大大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考生仍将面对“平行志愿投档比例大于 100%”、“专业志愿填报过高”、“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等带来的退档风险。为此,填报平行志愿时务必要将 N 个院校间的志愿拉开梯度。
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与单个志愿的投档规则不一样,目前各省大都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即谁的分数高,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就占有优势,优先投档。投档时,计算机投档系统将严格按照考生的特征成绩分数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到低顺序逐个检索、投档。
1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1、分数优先:高考结束后省招办将所有的考生按类别(文科、理科)从分数高——低排成一队,从前到后向各高校投档,只要前一个考生还没有投档,就不会投档后面的考生;
2、遵从志愿:省招办只向考生填报的志愿学校投档,考生没有填报的学校省招办不会投档;
3、依次检索:填报平行志愿各个省份是有区别的,一般可以填报(这里以填报五所学校为例,分别是A/B/C/D/E学校)。当投档到某个考生时,先看A学校,如果此时A学校还有招生名额,就将考生投档到A学校,该考生的投档就完成了,后面的B/C学校就不再投检索了;如果此时A学校已经招满了,就继续检索B学校,情况同前直至D学校,如果D学校也已经招满了,再投向E院校,如果E也已满额,那该考生只能滑档,等待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了。
4、一次投档: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在一个批次中,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如前所说,如果考生投档到A学校,由于某些原因(如专业录取分数不够)被A学校退档,那是不可能再投档到后面的B/C/D学校的,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好学网
2高考志愿录取状态
1、自由可投(在架可投)
有些省份又叫做“在架可投”,指考生的档案没有被投出去或者被学校退档的一种状态。
2、正在投档
代表省招办正在将考生档案投给相关院校,而“已经投档”则代表学生的档案已经被投进某高校,这也意味着考生越过了被高校录取的第一道“门槛”。
3、院校在阅
表示高校已经接收到了考生的电子档案,并正在审阅。需要注意的是,录取状态显示“院校在阅”并不意味着考生将被录取了,因为通常省招生投给高校的档案数都是超过学校招生指标的,所以一般都会有少部分学生被学校阅档后却不录取。
4、预退档
如果录取状态是“预退档”,那就说明考生将因为种种原因而被退档,往往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不过,考生如果被退档,高校都会注明退档理由。
5、预录取
表示考生将被某所高校录取了,院校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
6、录取预审(录取待审)
部分地区也叫“录取待审”,代表省招生办已经在网上录检审核完院校的拟录取名单,但录取名册还未经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
7、录取
考生被院校录取。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是怎样投档的的相关内容。
平行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