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介绍

云南中医药大学简介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校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7-26 21:10:02 | 好学网

云南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5条校友口碑)

云南中医药大学真的好吗?口碑呢?值得一读吗?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由新高考网编撰,能客观反映学校真实情况。请参考他们!

云南中医药大学好吗

口碑1:

校园风景很美,有湖,有树林,还有一大片竹林。学习氛围也很好。我的专业就业面广,往年就业率都达到95%以上。

口碑二:

学校环境非常好,学习氛围很美,开设的专业也很多。学校的学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我的专业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专业,知识比较全面,但是需要认真学习中医。好学网

口碑三:

师资还是很不错的,学习氛围还可以,食堂也挺好的,还有很多不是很贵的款式。现在宿舍可以直接洗澡,还有公共澡堂。

口碑4:

学校面积大,绿化好,风景美。学校专业多样,师资力量雄厚。大部分老师都是讲师、教授、副教授。老师讲课认真仔细,教学水平高。

口碑5:

学校环境优美,绿化好。老师一般都是医生。图书馆的馆长很大,是全省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想学去图书馆,不一定要抢座位。

以上评论只是部分网友的评论。云南中医药大学怎么样,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最后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

云南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大学排名数据,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全国排名第332位,在武书连大学排名第570位。

院校排行榜排名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云南中医药大学校友会332昆明市医药类普通本科云南中医药大学武书连570昆明市医药类普通本科

云南中医药大学简介:

云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高等中医本科院校。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3年、2015年,中医、中药学专业相继通过教育部认证。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考核评估,2018年成为博士。秉承“尊德和谐,学而优则仕”的校训精神,学校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学院。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1943人。其中本科生10318人,研究生1352人,博士生5人,留学生268人。有11个二级学院和1个公共课教学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中医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个(涵盖28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本科专业27个,其中国家级专业2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云南八大重点产业龙头品牌专业2个,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其中直属医院2个,非直属医院14个。目前纸质图书980596种,纸质期刊384种,网上古籍18000种,电子资源61.78TB,中外文数据库51个,电子图书323万册(镜像42万册,远程使用103万册)。是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741人,学历、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博士生导师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首届全国名老中医1人,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千人计划有1名云岭青年人才;云南省有云岭学者1人,名医10人,产业技术带头人1人,文化大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2名,教学名师9名;云南省有名老中医4名,名老中医36名,名誉中医33名;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云南省后备人才5人;创新型人才2名,培养对象2名;云南省首批中医药领军人才3名,中医药高层次人才2名,培养对象2名。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420余人担任硕士生导师、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名誉教授。

50年来,几代名医潜心育人,培养了6万多名中医药人才,有的扎根云岭造福桑子,有的远涉重洋,在中医药事业上卓有成就。朱,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和李奖获得者已经崭露头角。法国中医专家、施空针灸创始人、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朱绵生;中国著名军医宁亚功;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院长王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陈本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影响力标兵王向明等多位享誉海内外的优秀校友。

学校重点建设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华南医药研究三大科研集群,包括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研究三级实验室,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2011年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1个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5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该校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推进校政、校校、校校、校企合作,建设“保健品和化妆品第三方检测、临床评价与研究、保健品研发、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运营中心”四大平台,弥补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研究平台的短板。云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建,“联合中医药专项基金”与省科技厅共建。是云南省中医药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云南省民族医药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

有世界上唯一的西医博物馆;2017年7月,国家汉办批准成立“孔子学院总部国际(西方)中医药文化推广研究基地”。建立云南民族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早在1990年,中国就与西班牙合作办学,成立了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这在60年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史上是有记载的。自2007年以来,发起并主办了第八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议”;2015年,老挝开设“中医药教育培训中心”;2016年,“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学学院”成立,举办首届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学学术交流和首届医学发展国际会议;2017年获批“中缅中医药中心”;2018年将举办首届国际哈尼族医药发展交流大会。在中医西医研究方面独树一帜,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医西医国际论坛,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士、韩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香港和台湾等3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是云南省中医药国际教育基地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成为南亚东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中医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盛世,中医以天时、地利、人和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中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云南省将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列为八大重点产业之首,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昆明获批设立国家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学校将顺应潮流、乘势而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行动、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围绕云南三大战略定位,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

是否是985否是否是211否是否是双一流否主管单位云南省创建时间1960年博士点数量一级:1,二级:0硕士点数量一级:4,二级:0学校类型医药类所在城市昆明市办学层次普通本科

云南中医药大学简介

云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3年、2015年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认证,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成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院校。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学生11943人。其中,本科生10318人,硕士研究生1352人,博士研究生5人,留学生268人。有11个二级学院、1个公共课教学部。有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涵盖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27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云南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200余项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有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其中,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现有纸本藏书980596册,纸质期刊384种,馆藏线装古籍图书1.8万册,电子资源总量61.78TB,拥有中外文数据库51个,电子图书323万册(镜像42万册,远程使用103万册),是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校本部有教职工741人,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首届全国名中医1人,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千人计划云岭青年人才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学者1人、名医专项10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文化名家1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2人、教学名师9人;云南省国医名师4人、名中医36人、荣誉名中医33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人、后备人才5人;技术创新人才2人,培养对象2人;首批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3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及培养对象2人。聘请420余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硕士生导师、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名誉教授。

59年来,几代名医名家倾囊相授,潜心育人,培养了6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有的植根云岭,造福桑梓,有的远涉重洋,光大中医,涌现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奖获得者朱兆云;旅法中医专家、时空针灸创始人、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朱勉生;军中国医名师宁亚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陈本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王向明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校友。

学校聚焦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研究三大科研集群,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各1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院士工作站站点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8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学校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推进校政、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打造“保健品化妆品第三方检测、临床评价研究、健康产品研发、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运营中心”四大平台,弥补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科研平台短板。与省药监局共建云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省科技厅共同设立“中医药联合专项基金”,是云南省中医药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云南省民族医药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

建有世界唯一的中医西学博物馆;2017年7月,国家汉办批准设立“孔子学院总部国际(西学)中医文化推广研究基地”。建有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是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早在1990年就代表中国与西班牙合作办学,建立了“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被载入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史册。从2007年发起并主办八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2015年在老挝开设“中医教育培训中心”;2016年成立“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院”,举办首届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暨首届国际佤医药发展交流会;2017年获批“中国-缅甸中医药中心” ;2018年承办首届国际哈尼医药发展交流会。在中医西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已连续举办五届中医西学国际论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士、韩国、泰国、越南、印尼及港台等3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云南省中医药国际教育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成为南亚东南亚区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传统医药教育交流合作平台。

欣逢盛世,中医药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云南省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八大重点推进产业之首,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昆明被批准设立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学校将顺势而上、乘势而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围绕云南三大战略定位,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云南中医药大学简介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校怎么样”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