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2 16:56:26 | 好学网
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及评价好不好 山东中医药大学口碑如何?高考结束后就应该是准备志愿填报了,想要报考山东中医药大学的考生和家长一定想知道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口碑如何。为了让考生和家长有一个全面对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了解,丑瓜高考小编整理了一些山东中医药大学基本资料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口碑评价,希望能帮助到考生和家长。
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培养出十余万中医药人才和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综合影响力持续增强。
序号 | 专业名称 |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运动康复 |
3 | 英语 |
4 | 法学 |
5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6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7 | 公共事业管理 |
8 | 护理学 |
9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10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11 | 市场营销 |
12 | 眼视光医学 |
13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14 | 临床医学 |
15 | 中药学 |
16 | 药学 |
17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18 | 药物制剂 |
19 | 中医学 |
20 | 针灸推拿学 |
21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22 | 眼视光学 |
23 | 康复治疗学 |
24 | 应用心理学 |
25 | 生物医学工程 |
26 | 制药工程 |
27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28 | 智能医学工程 |
29 | 康复作业治疗 |
30 | 康复物理治疗 |
31 | 中医骨伤科学 |
32 | 中医康复学 |
33 | 中医养生学 |
3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应届毕业月薪3350元、应届生平均月薪4376元、毕业两年月薪6573元、毕业5年薪酬8702元。
药物制剂专业应届毕业月薪7880元、应届生平均月薪8921元、毕业两年月薪11854元、毕业5年薪酬14813元。
英语专业应届毕业月薪6470元、应届生平均月薪7502元、毕业两年月薪10444元、毕业5年薪酬12872元。
武书连排名309位、校友会排名310位、U.S.News排名311位、武书连排名271位、校友会排名202位。
学校学习氛围不错,大家都特别朴实,求知欲比较强。校园环境还可以,有湖,有桥。近年来也不断改善环境。老师们比较严谨认真,作风优良。缺点就是老校有点小,新校还可以。
学校特别穷,做不起实验,老师还看不起学生,老师要是这么厉害请去教山大……毕业因为没人通知我交四级成绩单差点不让我毕业……毕业班主任非拉着女生喝酒,说不喝不给面子……
学校拥有较多先进的专业设备,同时在制药车间部分配备有小型制药设备车间,在仪器设备上也具备较好的实验条件,能使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精华。
以上就是小编这里的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及评价好不好 山东中医药大学口碑如何?希望能对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能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的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各省录取分数、任何填报山东中医药大学志愿及各个省山东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专业人数等,请访问查看《高考志愿》里面有关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详细资料。
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首届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
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好学网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顽强拼搏,砥砺奋进,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培养出十余万中医药人才和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人才。
学校致力于高水平中医药特色名校建设,2007年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现在学校三校区(含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办学,总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56.5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87.1万册、电子图书50.4万册、古籍善本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设置17个教学机构,4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97处实践教学基地、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8家中医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大医精诚,努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拥有28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点,学位点涵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全部二级学科;拥有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中医学、中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截至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学校与40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9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589人。荣获国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者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优秀教师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96人。有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1个,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2项。
学校坚持突出特色、争创一流,形成一批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现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1个;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和制药工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2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3个重点培育专业群。建设3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33门省级精品课程,立项建成在线课程23门。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学校充分发挥孔孟之乡、扁鹊故里、针灸发源地的文化优势,坚持把中医文化和齐鲁文化作为以文化人的重要资源,塑造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品格。成立了省级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策划承办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儒家思想与中医药文化专题论坛,成立儒医文化研究会,首次将中医药文化推向高层次国际学术平台。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敦厚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鲜明特点,涌现出一批获得“全国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山东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的优秀学生。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驱动,打造一流科研平台,取得丰硕成果。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7个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近十年,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95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3项,连续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建校以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奖励的科研成果共计25项,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中药单元平台。
新时代谱写新篇章,新征程再创新辉煌。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一流学科和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内涵式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大学,努力在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征程中争创一流,走在前列。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